Workflow
王氏港建国际(00532)
icon
搜索文档
WKK INTL (HOLD)(00532) - 致非登记持有人之通知信函 - 刊发2025年中期报...
2025-09-29 08:25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通知[1] - 可在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查阅报告中英文版本[1] 通讯获取 - 索取日后全部公司通讯印刷本要求有效期为一年[4] - 难收邮件或访问网站可填申请表获取印刷本[3] - 香港邮寄申请表用标签无需贴邮票[3][18] 咨询联系 - 对函件有疑问可办公时间致电联系公司过户处[5] 资料处理 - 个人资料收集用于收取公司通讯[17] - 个人有权查询和更改资料并书面申请[17]
WKK INTL (HOLD)(00532)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刊发2025年中期报告之...
2025-09-29 08:24
报告获取 - 2025年中期报告可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查阅[1][7] - 可申请索取印刷本,费用全免[2][7] 通讯接收 - 可选择电子或印刷方式收取公司日后通讯[11] - 索取印刷通讯要求有效期为1年[4][8][11] 股东责任 - 股东有责任提供有效邮箱,否则公司将邮寄通知及印刷本[3][8] 邮箱相关 - 仅登记最近或表格首个邮箱,更改需提交新申请表,7个工作日生效[11] 咨询方式 - 对信函有疑问可工作日致电或发邮件咨询[5][8] 其他 - 公司股份代号为532[11] - 个人资料可书面申请查询、更改或删除[11]
WKK INTL (HOLD)(0053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08:2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8.6%至18.18亿港元(2024年同期:16.73亿港元)[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益为1,817,90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673,274千港元增长8.6%[40][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8亿港元,同比增长8.6%[85] - 经营溢利扭亏为盈达1278万港元(2024年同期:经营亏损6416万港元)[5] - 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亏损收窄至1104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8409万港元)[5] - 公司股东应占期间亏损为1104.2万港元[12] - 公司分部业绩从去年同期亏损64,162千港元改善为盈利12,783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40][4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1.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4.1百万港元大幅收窄86.9%[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8410万港元大幅改善[85]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至1.51港仙(2024年同期:11.52港仙)[5] - 每股基本亏损为1.51港仙,较去年同期的11.52港仙改善86.9%[52] - 合營公司溢利贡献增长37.1%至1179万港元(2024年同期:860万港元)[5]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328.7万港元,其中非控制性权益贡献1578.1万港元[1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其他开支总额为99.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8.5百万港元增长1.4%[47] - 融资成本净额为11.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3百万港元改善22.2%[48] - 所得税支出总额为16.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8百万港元增长49.8%[50] - 主要管理人员2025年上半年酬金总额为1941.3万港元,同比下降34.2%[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贸易及分销分部收益同比增长25.7%至1,063,693千港元,原产品制造分部收益同比下降4.2%至877,533千港元[40][41] - 公司原产品制造分部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84,694千港元收窄至58,466千港元,减亏31.0%[40][41] - 贸易及分销部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9亿港元,同比增长25.7%,经营溢利6910万港元[85] - 原产品制造部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8.8亿港元,同比下降4.2%,经营亏损5850万港元[86]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印刷电路板及电子产品的化学品、物料和设备贸易与经销,以及为原产品客户制造电器及电子产品[16] - 公司分为两个经营分部:贸易及分销以及原产品制造[38] 各地区表现 - 香港、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收益同比增长12.2%至961,312千港元,欧洲地区收益下降7.4%至445,094千港元[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3428名雇员,其中香港175名、中国内地2446名、海外807名[9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不派发中期股息(2024年:0港元)[84] - 公司资本开支从去年同期5,364千港元减少至4,119千港元,降幅达23.2%[4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为4.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4百万港元减少23.5%[54] - 新增使用权资产1.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7百万港元增长81.2%[5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综合债务净额为1.16亿港元,股权总额为14.72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7.9%[8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已获取银行及其他融资共25.8亿港元,已动用7.75亿港元[87] 现金流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368.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795.6万港元有所改善[1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达3957.4万港元,主要因短期银行存款增加3666.2万港元[14] - 融资活动通过新增银行借贷获得15.87亿港元,偿还银行借贷14.74亿港元[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35亿港元,较期初增加4769.2万港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4.4%至5.35亿港元(2024年末:4.67亿港元)[8][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11.1%至11.75亿港元(2024年末:10.58亿港元)[8] - 存货增长7.0%至6.68亿港元(2024年末:6.24亿港元)[8] - 银行借贷增长19.9%至6.81亿港元(2024年末:5.68亿港元)[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部总资产达3,141,784千港元,较2024年末2,905,646千港元增长8.1%[42] - 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1,058,22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港币1,175,177千元,增长11.1%[61]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1,031,86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港币1,095,931千元,增长6.2%[60][61][64] - 应收账款亏损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25,89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港币17,049千元,减少34.2%[61][63] - 0至30天账龄的应收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344,24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港币684,433千元,增长98.8%[62] - 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524,90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港币604,598千元,增长15.2%[65][66]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89,88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港币123,754千元,增长37.7%[66] - 银行借贷期末余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港币817,70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港币681,103千元,减少16.7%[74] - 新增银行借贷所得款项从2024年上半年的港币1,311,975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港币1,587,409千元,增长21.0%[74] 金融工具和投资 - 按公平值入账金融资产减值34.7亿港元(2024年同期:收益22.5亿港元)[7]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股本投资产生税后公平值亏损3467.8万港元[12] - 按公平值入账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净额为34.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2.7百万港元[57]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账面价值为36.9百万港元,较期初的70.7百万港元减少47.8%[56] - 公司金融工具公平值估计中,上市投资及衍生金融工具列入第1层,非上市投资列入第3层[28] - 公司远期外币合约公平值估计全部计入第2层[32] - 公司非上市投资公平值估计全部计入第3层[36] 会计准则和报告 - 中期简明合并财务资料以港币呈列[17] - 中期报告依据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D2及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8] - 公司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版,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20] - 公司已颁布但未采纳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第7号、第9号、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的年度改进,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22] - 公司风险管理政策自2024年12月31日以来无任何变动[25] 其他收益和损失 - 汇兑储备因货币汇兑差额增加2665.2万港元[12] - 汇兑净亏损为9.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收益2.8百万港元[47] - 公司政府补贴收入从去年同期152千港元大幅增加至967千港元,增幅达536.2%[46] - 公司模具收入同比增长56.5%至7,207千港元,其他收益净额增长77.3%至8,242千港元[46] - 非控制性权益获得股息支付1196.9万港元[12] - 关联人士交易中票务及旅游收益2025年为38,000港元,同比下降88.9%[79][82] 股东结构和购股权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本保持稳定,为港币72,990千元,对应729,897,964股面值港币0.10元的普通股[67] - 购股权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权从2024年1月1日的61,950,000股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7,100,000股,减少40.1%[71] - 购股权储备因购股权失效减少75.7万港元[12] - 董事长王忠桐持有公司股份总计338,932,723股,占已发行股本46.44%[95] - 主要股东Greatfamily Inc.通过信托持有207,800,000股,占股本28.47%[100] - 王艺桥通过个人、家庭及公司权益合计持股243,408,028股,占比33.35%[95] - Senta Wong (BVI) Limited持有122,012,723股,占已发行股份16.72%[100] - 王贤德持有240,630,02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2.97%[95] - 张瑞燊通过分居配偶权益持有240,558,028股,占比32.96%[95][99] - Cantrust (Far East)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51,003,881股,占比6.99%[100] - 王忠梴个人及关联方合计持有42,715,701股,占股本5.85%[100] - 梁锦芳夫妇共同持有18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2%[95][99] - 谢宏中、叶维晋等四位董事各持有3,000,000股购股权,分别占比约0.41%[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授出额外购股权[104] - 期内注销/失效购股权数量为735万份[104]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结余总数3710万份[104] - 董事谢显年辞任导致300万份购股权注销[104] - 其他雇员购股权期内注销435万份[104] - 授予日期购股权公平值约为737.9万港元[106] - 期内无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开支[106] - 授予日期每股股份公平值为0.10港元[107] - 2019年6月14日授出7165万份购股权[108] - 2025年可授出购股权授权数目为477.3596万份[108]
WKK INTL (HOLD):台湾港建8月营业收入净额约8208.3万新台币,同比下降14.96%
智通财经· 2025-09-09 00:18
单月营收表现 - 台湾港建2025年8月营业收入净额8208.3万新台币 同比下降14.96% [1] 累计营收表现 - 台湾港建2025年1-8月营业收入净额14.60亿新台币 同比增长134.16% [1]
WKK INTL (HOLD)(00532):台湾港建8月营业收入净额约8208.3万新台币,同比下降14.96%
智通财经网· 2025-09-09 00: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8月单月营业收入净额8208.3万新台币,同比下降14.96% [1] - 2025年1-8月累计营业收入净额14.60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34.16% [1]
WKK INTL (HOLD)(00532)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9-08 23:59
业绩总结 - 公司8月营业收入净额82,083千新台币,去年同期96,526千新台币,减幅14.96%[5] - 公司本年累计营业收入净额1,460,463千新台币,去年累计623,690千新台币,增幅134.16%[5] - 114年8月年度营收增加134.16%主因机器设备销售增加[5]
WKK INTL (HOLD)(0053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
2025-09-02 07:48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较上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729,897,964股,较上月无增减[2] - 截至2025年8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较上月无增减[2] 购股计划 - 截至2025年8月底,购股计划股份期权数目为36,700,000,较上月无增减[3] - 截至2025年8月底,本月因行使购股计划期权利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股份数目为36,700,000[3] - 购股计划行使价为港币0.906元[3] - 2025年8月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增减为0普通股[5] - 2025年8月内库存股份总额增减为0普通股[5]
WKK INTL (HOLD)(00532.HK)上半年营业额18亿港元 同比增长约8.6%
格隆汇· 2025-08-29 14: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达港币18亿元 同比增长8.6% [1]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净亏损港币1100万元 较去年同期净亏损港币8410万元大幅改善 [1] 业务部门表现 - 贸易及分销部表现强劲 [1] - 原产品制造部成功应对地缘政治压力及全球经济局势动荡 [1] 融资成本优化 - 银行借贷利息支出减少导致融资成本净额下降 [1] - 反映整体利率下行的有利影响 [1]
WKK INTL (HOLD)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1104.2万港元,同比减少86.8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3:54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益18.18亿港元,同比增长8.64% [1]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亏损1104.2万港元,同比大幅减少86.87% [1] - 每股基本亏损1.51港仙 [1] 业务部门表现 - 贸易及分销部营业额达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7% [1] - 贸易及分销部取得经营溢利69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450万港元 [1] - 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中国台湾及中国内地附属公司分销产品需求上升 [1] 业绩驱动因素 - 客户扩大库存水平及增加资本开支带动需求增长 [1] - 原产品制造部成功应对地缘政治压力及全球经济局势动荡 [1] - 融资成本净额下降反映银行借贷利息支出减少及整体利率下行有利影响 [1]
WKK INTL (HOLD)(0053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2:5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益增长8.6%至18.18亿港元(2024年同期:16.73亿港元)[4] - 经营利润改善至1278万港元(2024年同期:经营亏损6416万港元)[4] - 每股基本亏损收窄至1.51港仙(2024年同期:11.52港仙)[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益为18.18亿港元,同比增长8.6%(2024年同期:16.73亿港元)[17][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341.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8163.5万港元大幅收窄95.8%[17][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1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410万港元大幅收窄86.9%[23][3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达18亿港元,同比增长8.6%[31]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原材料成本下降2.0%至8.33亿港元(2024年同期:8.50亿港元)[4] - 购买成品成本大幅上升59.4%至5.05亿港元(2024年同期:3.17亿港元)[4] - 净融资成本下降22.6%至1185万港元(2024年同期:1530万港元)[4] - 所得税支出增长49.8%至1614万港元(2024年同期:1077万港元)[5] - 融资成本净额118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530.4万港元下降22.6%[19] - 所得税支出1613.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077.4万港元增长49.8%[21]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520.8万港元,同比增长51.9%(2024年同期:342.9万港元)[21] - 台湾企业所得税支出708.2万港元,同比增长215.9%(2024年同期:224.2万港元)[21] 业务分部表现 - 贸易及分销分部收益同比增长25.7%至10.64亿港元,分部业绩为6800.9万港元(2024年同期:8464.3万港元,业绩1309.3万港元)[17][18] - 原产品制造分部收益同比下降4.2%至8.78亿港元,分部亏损4613.8万港元(2024年同期:9.16亿港元,亏损6796.7万港元)[17][18] - 贸易及分销部营业额9亿港元,同比增长25.7%,经营利润6910万港元(去年同期1450万港元)[31] - 原产品制造部营业额8.8亿港元同比下降4.2%,经营亏损5850万港元(去年同期8470万港元)[32] - 贸易及分销部增长主要受台湾和中国内地客户库存水平提升及资本开支增加驱动[31] - 原产品制造部亏损收窄得益于运营成本削减计划及运营效率提升举措[3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增长8.1%至31.42亿港元(2024年末:29.06亿港元)[9][10] - 流动负债增长19.0%至16.12亿港元(2024年末:13.54亿港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4.4%至5.35亿港元(2024年末:4.67亿港元)[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部总资产31.42亿港元,较2024年末29.06亿港元增长8.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部总负债16.70亿港元,较2024年末14.19亿港元增长17.7%[19] - 应收账款及票据增至10.96亿港元(2024年末:10.32亿港元),其中0-30天账期占比62.5%[26][27] - 应付账款及票据增至6.05亿港元(2024年末:5.25亿港元)[28][29] - 净资本负债比率7.9%,综合债务净额1.16亿港元,股权总额14.72亿港元[33] - 已获取银行融资25.8亿港元,已动用7.75亿港元[3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条文(除偏差外)[38] - 董事轮换机制与守则B.2.2存在偏差(执行主席/董事总经理除外)[38]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会计原则及风险管理体系[40]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合并财务资料[40] - 2025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发布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41] 董事会构成 - 执行董事包括王忠桐、王艺桥、王贤德及张瑞燊[4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谢宏中、梁锦芳、叶维晋及林耀荣[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