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O HOLDINGS(00328)

搜索文档
ALCO HOLDINGS(0032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9 12:55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營業额达到85,6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6%[2] - 期内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613,38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溢利为14.26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提升[3] - 每股基本盈利在持续经营业务方面呈现增长趋势,二零二三年达到14.26港元[22]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录得營業額为575千百万港元,擁有人應佔溢利为9千百万港元[44] - 自有品牌笔记本电脑的营业额上升至千百万港元,主要因为新产品和市场开发[44] - 公司毛利率改善主要受益于生产模式转型,从OEM/ODM自营来料加工转为更具成本效益的生产模式[44] - 公司取消綜合入賬附属公司的收益约为613千百万港元,导致淨业绩扭亏为盈[44]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的总亏损为795亿港元,现金及存款为124亿港元,应收贸易账款为48亿港元[50] 资产情况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占比较大,达到36,723千港元[5] - 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较大,达到65,079千港元[5] - 现金及现金等值增加净额为2,3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8] 负债情况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录得约億千百万港元的总负债和约億千百万港元的净负债,负债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取消终止经营业务[16]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157,328千港元,较三月三十一日增长了89.9%[34] - 公司股东贷款总额为85,553千港元,未来将按固定年利率或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计息[35] - 公司承担了一定的或然负债,向银行提供公司担保以支持附属公司的一般性银行贷款[40] 经营策略 - 本集团已采取多项成本削减措施,精简核心业务活动并裁减冗余经营活动,预计日常维护成本将显著减少[14] - 公司将继续依靠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来解决财务挑战,寻求稳定和盈利的经营模式[48] - 公司将采取多项措施以降低固定运营成本,寻求与业务合作伙伴合作机会,出售资产以降低负债率,通过发行新股份和债券筹集资金[49] 法律合规 - 本集团已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本集团的财务表现和披露没有重大影响[11]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进行股份的购买、出售或回购[57]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企业治理规定和相关条文[5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遵守相关规定[60] - 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的中期业绩[62]
ALCO HOLDINGS(0032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9 14:15
财务业绩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Alco Holdings Limited的营业额为85,6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6%[2]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Alco Holdings Limited的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613,38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154.6%[2]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Alco Holdings Limited的期内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6.7%[2]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Alco Holdings Limited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溢利为14.26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6%[3]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Alco Holdings Limited的期内溢利为572,35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8%[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录得營业额为52亿港元,擁有人應佔溢利为8.6亿港元[35] - 自有品牌筆記型电脑的營业额上升至5亿港元,主要因为新产品及市场的开发[35]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转变至,主要原因是受到生产模式影响,銷貨成本减少[35] - 淨業績扭虧為盈,由去年同期的虧損6.13亿港元转变为盈利4亿港元[35] 财务状况 - 公司已用股东贷款向贷款人偿还约2千万港元,将继续与贷款人磋商并制定还款时间表[11] - 公司采取多项成本削减措施,精简核心业务活动,重组业务运营以释放资源[12]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录得总负债约億千百万港元,净负债约億千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取消綜合入賬已終止經營業務[13] - 公司认为将有充足的营运资金满足其现有需求,但未能实现计划和措施可能导致调整资产账面值[14]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1.91亿港元,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账款净额为6.59亿港元[24] - 按照付运条款计算,应收贸易账款账龄分析显示超过90天的金额为4.83亿港元[25] - 应付贸易及其他账款总额为1.67亿港元,其中保修备用金为14.15亿港元[26] - 按照发票日期计算,应付贸易账款账龄分析显示超过90天的金额为5.03亿港元[27] - 银行借贷总额为1.57亿港元,其中有抵押的银行借贷为1.33亿港元[28] - 股东贷款总额为8.55亿港元,按固定年利率或按一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或伦敦银行同业拆息上浮计息[29] 公司运营 - 公司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消费电子产品,包括音响、影像和笔记本电脑产品[15] - 公司主要營運于亚太地区,分别在北美洲、亚洲、欧洲和其他地区有业务[16] - 公司仍面临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需要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36] - 公司需要更多资源来完善运营,包括利用商业合作夥伴和投资者的网络提高營運效率和優化流程[37] - 公司在此期间仍将面临淨虧損,建议在營運和现金流方面保持谨慎[38] - 公司将继续依靠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努力确保未来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弹性[39] 公司治理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本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中的企业治理准则[46] - 本公司董事已确认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中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47] - 審核委員會已与管理层审阅本集团的会计原则和内部控制事项[48] - 審核委員會目前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9] - 本中期报告可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和公司网站上查看[50] - 董事会包括两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和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2]
ALCO HOLDINGS(0032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31 08: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营业额由2022年的5.42亿港元减少84%至8900万港元[7] - 公司持续经营情况下净亏损由2022年的3.32亿港元减少72%至2023年的9200万港元[7] - 公司报告期内行政开支较上年减少2600万港元[7]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呈报持续经营净亏损约9191.9万港元[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9.21749亿港元[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包括分类为持作出售之借贷)约1.99874亿港元已逾期[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分类为持作销售者)仅约294万港元[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亏损7.95亿港元,2022年总权益2.73亿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每股总亏损52.22港元,2022年每股总亏损18.87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200万港元,2022年为1000万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净借贷1.54亿港元,2022年为7.41亿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存货3800万港元,2022年为3.54亿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原材料1000万港元,2022年为8300万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半制成品为0,2022年为1600万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制成品2800万港元,2022年为2.55亿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800万港元,2022年为1.51亿港元[106] - 2023年3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4900万港元,2022年为2.08亿港元[107] - 本年度固定资产资本开支为0港元,2022年为2600万港元[10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于中国内地、台湾及香港聘用约59名雇员,2022年为625名[110]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银行借贷情况:2023年一年内为68,318千港元,2022年一年内为250,460千港元,一年后但于两年内为2,122千港元,两年后但于五年内为6,558千港元,五年后为25,827千港元[12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零,2022年亦为零[11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约91,919,000港元[154]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921,749,000港元[154]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包括分类为持作出售)约199,874,000港元已逾期[154]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分类为持作出售)仅约为2,940,000港元[15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8.9321亿港元,2022年为54.2408亿港元[16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毛损为1.0952亿港元,2022年为11.1811亿港元[16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为9.1919亿港元,2022年为33.1678亿港元[16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9.1919亿港元,2022年为33.1678亿港元[168] - 2023年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42.3695亿港元,2022年为26.2916亿港元[168] - 2023年公司亏损为51.5614亿港元,2022年为59.4594亿港元[16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5.10242亿港元,2022年为5.94575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171]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3353港元,2022年为0.04110港元[171] - 2023年全面开支总额为5.28727亿港元,2022年为6.03109亿港元[17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46449亿港元,2022年为2.64545亿港元[176] - 2023年流动资产为5388.5万港元,2022年为5.69232亿港元[17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0.58588亿港元,2022年为10.93552亿港元[176]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9.21749亿港元,2022年为5.2432亿港元[17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7.88648亿港元,2022年为 -2.72273亿港元[178] - 2023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5.7万港元,2022年为1389.84万港元[183] - 2023年发行新股份所得金额为698万港元[181] - 2023年投资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831.6万港元,2022年为-2924.6万港元[186] - 2023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711.3万港元,2022年为829.29万港元[186]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895.4万港元,2022年为-8530.1万港元[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产生亏损约9191.9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92174.9万港元[1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未能按期偿还若干银行借贷,金额约为17811.8万港元[1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与贷款融资协议相关的银行借贷约13306.8万港元[18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须按要求或于一年内偿还及已拖欠还款的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19987.4万港元[19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约47619万港元股东贷款中,约28976.6万港元来自已故前主席Wilson,约7820万港元来自已故股东梁剑文先生[193] - 2023年3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约为19493.8万港元[194] 股息分配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发2023财年末期股息(2022年:无)[8] 业务转型与模式转变 - 公司业务全面转型,重点为精简组织机构及优化资源配置[9] - 公司业务模式从自营合同加工生产转变为OEM/ODM生产模式[9] 债务处理与融资计划 -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及与债权人谈判降低债务负担[11] - 公司未来将优先开展减债工作,加强财务状况及降低财务风险[14] - 公司拟探索供股等资本市场融资方案,以筹集资金用于战略投资及未来增长计划[14] - 2023年6月13日,董事会建议供股发行最多6364.5492万股供股股份,以每股1.425港元认购价,最多筹集约9069万港元(扣除开支前),预计7月完成[66] - 2023年6月13日,董事会建议供股发行最多6364.5492万股,筹集最多约9069万港元[197] 核心业务 - 公司核心业务为发展及销售自有品牌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9] 人员信息 - 朱凯勤36岁,有逾10年会计及企业融资经验,2022年9月起任马可数字科技独立非执行董事[17] - 林至頴43岁,有丰富履历,现任伟鸿集团、数科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12月辞任爱帝宫独立非执行董事[17][20] - 邓社坚53岁,有约30年工程及项目管理经验,现任广联工程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21] - 黎嘉峰32岁,2022年6月加入公司附属APL任财务总监,有逾8年审计、会计及金融经验[22]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从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25] - 董事会目前有两位执行董事何泽宇、李锦秋,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凯勤、林至頴、邓社坚[27]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董事会评估其均具独立身份[28]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将不时检讨[30] - 董事会为公司主要决策机构,将日常管理及营运权利和责任授予高级管理人员[31] - 董事会授权管理实行策略方针,处理日常管理及营运,会定期检讨转授权力安排[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十二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35] - 全体董事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并符合资格接受重选[3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所有董事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内遵守规定标准[39] - 薪酬委员会由邓社坚、朱凯勤及林至颖组成,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41][44] - 审核委员会由朱凯勤、林至颖及邓社坚组成,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45] - 公司已设立提名委员会并书面列明职权范围[47]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48] - 公司已采纳一项提名政策,载列提名董事会候选人的甄选标准及程序[49] - 提名委员会将适时审查提名政策,并向董事会提出修订建议[53] - 廖开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0%(1/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0/0)[35] - 钟孝扬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8/8),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35] - 叶永成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6/6),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0/0)[35] - 梁锦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0/0)[35] - 蔡家莹女士出席率为50%(1/2),朱凯勤先生出席率为100%(1/1),林至颖先生出席率为100%(3/3),邓社坚先生出席率为100%(3/3)[48]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89]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有为期3年的服务合约[129] - 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为期3年的委任函件[130] 股份与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梁伟成先生持股76,706,986股,占已发行股本9.64%;Webb David Michael先生持股46,840,884股,占5.88%;李颖妍女士持股45,584,000股,占5.73%[140] - 本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公司股份公众持股量充足,超过已发行股份的25%[150] - 2023年3月31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或其各自联系人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无相关权益或淡仓[136] 核数师相关 - 集团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经另一名核数师审核,于2022年7月27日出具不发表意意见声明[59] - 核数师对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及本年度数字及相应数字的可比性的潜在影响不发表审核意见[59] - 本年度支付核数师上会栢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相关服务酬金780千港元[80] - 综合财务报表由上会栢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该核数师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任满告退并符合续聘资格[151] - 2022年7月27日,另一名核数师对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不发表意见声明[71] - 2022年7月27日,另一名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不发表意意见声明[158][160] - 审计项目合伙人为钱宏亮先生,报告日期为2023年6月27日[167] 业务终止情况 - 2022年8月31日,公司董事停止东莞生产线运营并获地方政府批准,相关注销及破产申请正在进行[71] - 集团本年度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4.23695亿港元,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8295.4万港元,与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相关的若干负债9078.2万港元[72] - 因中美贸易战及疫情,集团于2022年8月31日终止东莞生产线,当地政府查封工厂及办公室致无法查阅账簿记录[75] - 管理层已尽力提供未被封锁的证明文件,并向东莞当地法院申请解除会计文件,预计下次年度审计解决其他事项[75] - 2022年8月31日,公司董事决定停止东莞生产线运营并获地方政府批准,相关注销及破产申请正在进行[160] - 公司未能取得足够审核凭证,无法确定是否需对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4.23695亿港元、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8295.4万港元及相关负债9078.2万港元进行调整[161] 业务销售预期 - 基于笔记本电脑产品截至2023年6月手头销售订单,公司董事预计未来几个月销量较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同期有所增长[65] 采购与销售占比 - 本年度,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38%,五大供应商合计占63
ALCO HOLDINGS(0032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7 14:53
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变化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8932.1万港元,2022年为5.42408亿港元[1][2]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中,笔记本电脑产品分类营业额为89321千港元,2022年为542408千港元[27] - 2023年北美洲分类营业额为60479千港元,2022年为417286千港元[28] - 回顾年度集团营业额由542百万港元(2022年)减少84%至89百万港元[48] 公司亏损情况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654.7万港元,2022年为3.31659亿港元[1][3] - 2023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3353港元,2022年为0.4110港元[3]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产生亏损约9191.9万港元[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分类业绩为11464千港元,2022年为14688千港元[27]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营业额为0千港元,2022年为48884千港元[3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510,242千港元,2022年为594,575千港元[35]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6,547千港元,2022年为331,659千港元[38]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亏损为每股27.84港元,2022年为每股18.17港元[39] - 持续经营情况下,公司净亏损从去年的33.2亿港元减少72%至本年度的9200万港元[49]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亏损为7.95亿港元,2022年为总权益27.3亿港元;每股总亏损为18.87港元,2022年为每股总亏损52.22港元[6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呈報持續經營淨虧損約9191.9萬港元,流動負債淨額為約9.21749億港元,銀行及其他借貸約1.99874億港元已逾期,銀行結餘及現金僅約294萬港元[73] - 公司本年度已終止經營業務虧損4.23695億港元,分類為持作出售資產8295.4萬港元,與分類為持作出售的資產相關的若干負債9078.2萬港元[81] 财务指标变化 - 2023年全面开支总额为5.28727亿港元,2022年为6.03109亿港元[4]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4315.9万港元,2022年为1.33963亿港元[5]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9.21749亿港元,2022年为5.2432亿港元[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 7886.48万港元,2022年为 - 2722.73万港元[6] - 2023年未分配收入为 - 59705千港元,2022年为 - 125044千港元[27] - 2023年财务成本为 - 91919千港元,2022年为 - 331678千港元[27] - 2023年按性质分类开支中核数师酬金为91352千港元,2022年为524867千港元[30] - 2023年财务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为28千港元,2022年为4千港元[31] - 2023年3月31日,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总值279,323千港元,2022年为255,107千港元[34] - 2023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217,855股,2022年为14,464,893股[36]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账826千港元,流动应收贸易账款8,199千港元[40]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其他应付账款17,879千港元,流动应付贸易账款49,134千港元[41]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股东贷款须一年内偿还,2023年为85,553千港元,2022年为401,966千港元[4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00万港元,2022年为1000万港元;净借贷为15.4亿港元,2022年为74.1亿港元[60]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存货为3800万港元,2022年为35.4亿港元;应收账款为800万港元,2022年为15.1亿港元;应付账款为4900万港元,2022年为2.8亿港元[61] - 本年度,公司固定资产资本开支为0,2022年为2600万港元;已签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为0,2022年为100万港元[61] 银行借贷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能按期偿还银行借贷金额约为1.78118亿港元[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与贷款融资协议相关的银行借贷约为1.33068亿港元[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须按要求或于一年内偿还及已拖欠还款的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1.99874亿港元[10] - 2023年3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按1.3%至5.2%之固定年利率或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等利率计息[41] 股东贷款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约4.7619亿港元来自过往及现有股东的贷款,其中约2.89766亿港元来自已故前主席Wilson,约7820万港元来自已故股东梁剑文先生[12] - 公司将与遗产管理人讨论约2.89766亿港元及7820万港元贷款延期,与其他股东讨论约1.08224亿港元股东贷款延期[12] 应付贸易账款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约为1.94938亿港元[13] 供股计划 - 2023年6月13日,董事会建议供股,拟发行最多6364.5492万股供股股份,每股认购价1.425港元,最多筹集约9069万港元[16] - 2023年6月13日董事会建议供股,发行最多63,645,492股,认购价每股1.425港元,最多筹集约90,690,000港元,预计7月完成[43] 财务报告准则应用情况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4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8] - 集团未提早应用12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分别于2023年、2024年及待定日期生效[19][20][21]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2] 业务终止情况 - 东莞影音产品生产线及笔记本电脑产品制造业务于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终止[25] - 2022年8月31日董事会决定停止东莞生产线运营,相关注销及破产申请正在进行中[32] - 2022年8月31日公司董事決定停止東莞生產線運營,相關註銷及破產申請在地方政府協助下進行中[79] 其他收入及开支情况 - 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中政府补助为2655千港元,与COVID - 19相关补贴有关,约82000港元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就业计划有关[30] 法律诉讼情况 - 2023年4月24日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接获阪东电源收回582,375.78美元的传讯令状[44] - 2022年4月22日集团接获精工收回9,386,954.55港元的传讯令状,判决利息年利率8% [44] - 2022年4月28日集团接获天将收回537,767.96港元的传讯令状,判决另加6,000.00港元固定费用[45] - 2022年6月9日公司接获永光人民币3,700,000.00元及652,174.00港元索赔,2023年4月21日清盘呈请,4月28日已偿还[45] - 2022年7月15日集团接获山威尔收回709,868.21美元及172,401.43港元的传讯令状[45] - 2022年10月3日集团接获Forever Products收回2,363,250.00港元的传讯令状,判决利息年利率8%,另加7,130.00港元固定费用[46] 员工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内地、台湾及香港聘用约59名员工,2022年为625名[6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4]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内,公司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的所有适用条文[6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内部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度遵守规定标准及行为守则[66] 核数师相关情况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經另一名核數師審核,於2022年7月27日出具不發表意見聲明[76][77] - 公司核數師上會栢誠不會就集團之綜合財務報表提供意見,未能取得足夠及適當審核憑證[72] - 公司董事制定多項計劃及措施以減緩集團流動資金壓力等,但核數師未能信納使用持續經營會計基礎屬適當[74][75] - 核數師因未能進入東莞生產設施及辦公室,未能取得足夠審核憑證核實已終止經營業務相關數額[80] - 核數師未能就已終止經營業務業績、分類為持作出售之資產及負債賬面值等取得足夠審核憑證[81] - 上會栢誠已就初步公告所載集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綜合財務報表數字與經審核報表核對一致,但工作不構成核證聘用[69] 业绩公告及年报情况 - 末期業績公告可在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網站和公司網站閱覽,年報將於適當時候刊登[82] 董事会情况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公告日期 - 公告日期为2023年6月27日[83]
ALCO HOLDINGS(0032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8 02:45
营业额与收入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51,977千港元,同比下降85.3%[2] - 公司2022年中期总营业额为51,97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53,347千港元大幅下降[36]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营业额为5200万港元,同比下降85%[77] - 公司二零二二年中期报告显示,营收同比增长15%至12.5亿港元[102] 亏损与利润 - 公司期内亏损为465,691千港元,同比增长170.9%[2] - 公司2022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48,57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32,827千港元减少63.4%[43] - 公司2022年中期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417,12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9,037千港元大幅增加[48]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4900万港元,同比减少63%[77][78] - 公司总亏损为7.39亿港元,每股总权益为0.93港元[86] - 净利润增长20%至1.8亿港元,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102] 研发与投资 - 公司研发开支为12,345千港元,同比下降64.1%[2]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投资2亿港元用于新技术研发[102] - 研发支出占总营收的比例提升至8%,以支持创新和产品开发[10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64,450千港元,同比下降37.8%[8]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892,295千港元,同比增长70.2%[8] - 公司股东贷款为432,692千港元,同比增长7.6%[8] - 公司总负债为10.4亿港元,净负债为7.39亿港元,其中6.21亿港元归属于已终止经营业务[3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负债为4.19亿港元,资产为2.15亿港元[31] - 公司股东贷款为7000万港元,与有意继续支持公司的股东相关[31]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242,897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14.8%[61] - 公司股东贷款总额为432,692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7.6%[65] - 公司现金及存款为1000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净额为2.33亿港元[86]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81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213亿港元有显著改善[13] - 公司投资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26.3万港元有所改善[14] - 公司融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852.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509.6万港元有所减少[1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3.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630.1万港元有所改善[16]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86.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184.8万港元有所减少[18]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公司已采取措施削减成本,停止自营来料加工制造业务,并引入OEM/ODM生产模式[28] - 公司毛亏率从2.9%下降至2.6%,主要由于成本效益的OEM/ODM生产模式[77] - 公司停止对北美市场的销售,并采取外包生产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80] 战略合作与市场扩张 - 公司与新加坡公司Giken Sakata建立策略分销商关系,并与日本公司Jasmy Incorporated进行策略投资[30] - 公司与Jasmy Incorporated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开发安全PC设备及DaaS解决方案[82] - 公司与Giken Sakata签订分销协议,缓解现金流压力[82] - 市场扩张策略包括进入东南亚市场,预计将带来5%的额外收入增长[102] 财务报告与股东权益 - 公司每股亏损为64.3港仙,同比增长171.3%[3] - 公司2022年中期每股基本亏损为6.7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18.3港仙减少63.4%[43]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95,568,65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69] - 公司总亏损为7.39亿港元,每股总权益为0.93港元[86]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公司2022年中期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3,01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50,566千港元大幅减少[50] - 公司2022年中期应付贸易及其他账款为35,86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03,068千港元大幅减少[50]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为189,912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8.5%[61] - 应收贸易账款为300万港元,较年初减少1.48亿港元[86] - 应付贸易账款为1.9亿港元,较年初减少1800万港元[86] 资本与投资 - 公司资本承担为1,232千港元,用于模具、厂房及机器的资本开支[71] - 公司计划通过出售资产、发行新股份及债券筹集资金[84] - 公司通过出售香港物业获得4300万港元贷款抵押[83] 员工与组织结构 - 公司员工总数为69人,主要分布在香港、中国及台湾[88]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货币汇兑差额为7,849千港元,同比增长93.8%[6] - 公司2022年中期其他收入及收益为5,014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199千港元减少55.2%[37] - 公司2022年中期雇员福利开支为14,29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9,918千港元减少71.4%[39] - 公司经营租赁未来可收取最低租赁款项总额为22,942千港元[75] - 公司存货为8900万港元,较年初减少2.65亿港元[86] 未来计划与预期 - 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增长率为12%至15%[102] - 新产品线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出,预计贡献10%的年度营收[102] - 公司正在评估一项并购交易,目标公司年收入约为3亿港元[102] - 用户数量增加至500万,同比增长10%[102]
ALCO HOLDINGS(0032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9 14: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额从12.79亿港元减少54%至5.91亿港元[21] - 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从3.6亿港元增加65%至5.95亿港元[21] - 公司2022年净亏损约5.94594亿港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38984亿港元[82] - 公司总亏绌约2.72923亿港元,流动负债净值约5.2432亿港元,其中逾期银行及其他借贷约2.14359亿港元[82]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仅约1020.2万港元[82] - 公司2022年净亏损约5.94594亿港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38984亿港元[176] - 公司总亏绌约2.72923亿港元,流动负债净值约5.2432亿港元[176]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约2.84967亿港元,其中2.14359亿港元已逾期[176]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仅约1020.2万港元[176] - 公司2022年营业额为591,292千港元,同比下降53.7%[189] - 公司2022年毛损为295,998千港元,较2021年的62,308千港元大幅扩大[189]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63,855千港元,同比下降19.7%[189] - 公司2022年财务成本为25,887千港元,同比增加125.8%[189] - 公司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94,594千港元,较2021年的360,639千港元扩大64.9%[189]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82.2港仙,较2021年的49.8港仙扩大65.1%[189] - 公司2022年全面开支总额为603,109千港元,较2021年的350,734千港元扩大71.9%[193] - 公司总亏损为2.73亿港元,每股亏损为0.38港元[125]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千万港元,净借贷为7.41亿港元[125] - 公司存货为3.54亿港元,包括原材料2.78亿港元、半制成品1.6千万港元及制成品8.4千万港元[125] - 应收贸易账款为1.51亿港元[126] - 应付贸易账款为2.08亿港元[127] - 固定资产资本开支为2.6千万港元[127]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1年的275,055千港元减少至2022年的264,545千港元[196]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从2021年的1,088,058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的569,232千港元[196]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021年的753,847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的1,093,552千港元[196] - 公司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从2021年的334,211千港元转为2022年的(524,320)千港元[196]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1年的609,266千港元转为2022年的(259,775)千港元[196]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2021年和2022年均为72,324千港元[199] - 公司储备从2021年的330,817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的(272,273)千港元[199] - 公司总(亏绌)权益从2021年的330,186千港元转为2022年的(272,923)千港元[199]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1年的279,080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的13,148千港元[19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对陈旧原材料作出额外减值1.98亿港元[23] - 公司对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作出进一步减值拨备2950万港元[23] - 公司已出售市值约2.63亿港元的物业以偿还借贷[29] - 公司办公场所及投资物业估值约1.886亿港元,用于与银行磋商债务重组[86] - 公司股东贷款约4.02亿港元,其中2.78亿港元来自已故前主席Wilson,7800万港元来自另一名已故股东Kimen[87]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约2.08亿港元,涉及追讨金额约1600万港元的诉讼[88]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2.85亿港元[145] 业务运营 - 公司因停止生产若干影音及无盈利产品导致原材料减值[23] - 公司因COVID-19影响导致物流及交付成本大幅上涨[22] - 公司因销售需求下降导致工厂产能过剩及劳动力无法充分利用[27] - 公司因原材料价格攀升导致品牌开发成本增加[27] - 公司因前任主席离世导致业务计划及营运出现严重中断[26] - 公司计划通过品牌授权或与其他投资者合作,扩大现金及信贷融资至最多1300万美元以支持业务[29] - 公司通过裁减办公室及工厂人员,进一步精简运营并采用更节省成本的外包服务[29] - 公司探索出租或出售生产设施及机器,为其他笔记型电脑及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分包服务[29] - 公司与潜在投资者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条款书及谅解备忘录,以支持销售及生产[29] - 公司预计未来几个月笔记本电脑销量较2022年同期有所增长[92] - 公司与中国内地、台湾及香港聘用约625名雇员[132] - 最大供应商占采购额的18%,五大供应商合计占48%[132] - 最大客户占销售额的22%,五大客户合计占48%[132] - 公司与潜在投资者签署投资条款清单及谅解备忘录,以扩展笔记本电脑业务及获取其他融资[9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目前包括三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53]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批准所有政策事务、整体策略及内部控制系统[54] - 公司管理层由执行董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实行董事会采纳的策略及方针[57] - 公司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十二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58] - 廖開強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62] - 全体董事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并接受重选[63] - 薪酬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邓社坚先生、蔡家莹女士及林至頴先生组成[66] - 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蔡家莹女士、林至頴先生及邓社坚先生组成[69] - 提名委员会由林至頴先生、蔡家莹女士及邓社坚先生组成[72]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讨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68]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审阅中期及年度财务业绩[69]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审阅董事会架构及组成[72]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载列提名董事会候选人的甄选标准及程序[73] - 公司董事会认为良好的企业管治可保障有效之资源配置并保护股东权益[108] - 公司董事会须就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负上最终责任并检讨其成效[100] - 公司审核委员会要求管理层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消除持续经营相关不发表意见的不明朗因素[96]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主要股东梁剑文先生通过Shundean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2.678125亿股,占已发行股本37.03%[161] - 公司主要股东梁伟成先生实益拥有7670.6986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0.61%[161] - 公司主要股东Webb David Michael先生实益拥有2726.4043万股,并通过Preferable Situation Assets Limited持有4808.0841万股,合计占已发行股本10.42%[162] - 公司主要股东梁伟立先生实益拥有6345.646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8.77%[161] - 公司主要股东Preferable Situation Assets Limited实益拥有4808.0841万股,占已发行股本6.65%[161] 股息与分红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2财年末期股息[24]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且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116][117] 审计与内部控制 - 公司支付核数师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审计相关服务费用为150万港元[99] - 公司已外包内部控制检讨工作给第三方咨询公司以审阅集团各项系统的内部控制有效及充足程度[101] - 核数师对公司2022年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了不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184] 持续经营风险 - 公司面临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主要由于与贷款人及债权人的还款期限重组缺乏充足支持性依据[179] - 公司若无法达成财务改善计划,可能无法维持持续经营,需对资产账面值进行撇减[180]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致力于管理及尽量减少其营运对环境的影响,积极控制及减少排放及浪费[119] - 公司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维持良好关系,视雇员为宝贵资产并提供合理薪酬[120]
ALCO HOLDINGS(0032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23 09:49
营业额与亏损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400,152千港元,同比下降32.2%[2] - 公司期内亏损为171,86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8,256千港元有所增加[2]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400,152千港元,同比下降32.2%[24] - 公司2021年中期亏损为171,85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58,031千港元有所扩大[31]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9亿港元下降32%[62] - 公司净亏损增加约9%至1.72亿港元,若剔除出售物业的公平值收益,净亏损较上年有所减少[63] 研发与开支 - 公司研发开支为34,432千港元,与去年同期的34,174千港元基本持平[2] - 公司2021年中期雇员福利开支为84,135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6,815千港元有所减少[27] - 公司2021年中期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05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938千港元有所减少[27] - 公司2021年中期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82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205千港元大幅增加[27] - 公司2021年中期无形资产摊销为203千港元,2020年同期无此项开支[27] 现金与融资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1,84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5,509千港元大幅减少[12] - 公司经营业务所用之现金净额为122,13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8,930千港元有所减少[13] - 公司融资业务产生之现金净额为75,09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8,502千港元大幅减少[13]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现金及存款为3200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净额为2.92亿港元[72]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固定资产资本开支为16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00万港元大幅增加[7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97,99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5,055千港元有所增加[5] - 公司流动负债为802,09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53,847千港元有所增加[5]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274,422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01,243千港元下降8.9%[38]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应付贸易账款为262,927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91,380千港元下降9.8%[44]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323,745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90,930千港元增长11.3%[49]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股东贷款总额为342,582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78,000千港元增长23.2%[55]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中超过90天的账款为167,424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61%[44]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应付贸易账款中超过90天的账款为134,265千港元,占总应付账款的51%[49]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资本承担为3,330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326千港元基本持平[58]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经营租赁未来可收取最低租赁款项总额为1,343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626千港元下降17.4%[60] - 公司存货为6.09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6.24亿港元有所下降[72]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为2.74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01亿港元有所下降[72]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主要股东梁伟成先生承诺提供不超过300,000,000港元的财务资助[18] - 梁偉成先生持有公司76,706,986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61%[76] - 梁劍文先生(已辭世)通过Shundean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67,812,5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7.03%[80] - Webb David Michael先生通过Preferable Situation Assets Limited持有48,080,841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65%[81] - 梁偉立先生持有60,676,464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8.39%[80] - 公司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购买或出售任何股份[8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梁偉成先生同时担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对公司有利[84]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公司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86] - 公司中期报告可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网站和公司官网查阅[87] 产品与市场 - 自有品牌(AVITA)笔记本电脑的营业额增长49%至3.37亿港元,主要由于需求强劲和消费者认可度高[62] - 公司毛损率由去年同期的5.7%减少4.3个百分点至1.4%,主要由于笔记本电脑销售大幅增长[62] - 公司计划在2022年第一季度末推出首款一体机电脑系列产品[69] - 公司自有品牌电脑的销量持续增长,预计将实现规模经济和经营杠杆,提升整体盈利能力[71] 其他收入与收益 - 公司2021年中期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4,69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5,671千港元大幅下降[25] - 公司2021年中期分租收入为7,045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6,140千港元有所增加[25] 每股亏损 - 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为23.7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1.9港仙有所增加[2] - 公司2021年中期每股基本亏损为23.7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21.9港仙有所增加[33]
ALCO HOLDINGS(0032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9 09: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额增长33%至12.79亿港元,其中笔记本电脑产品占比49.4%,影音产品占比50.6%[11][12]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净亏损减少40%至3.6亿港元,主要由于笔记本电脑产量大增及行政开支减少22%至1.14亿港元[27][28] - 公司2021年毛损大幅改善,从2020年的6.7%降至4.8%[20] - 公司2021年股东权益为1.846亿港元,较2020年的1.729亿港元有所增长[13] - 公司2021年通过出售新界元朗锦田土地获得重估收益2600万港元[28] - 公司2021年笔记本电脑产品营业额增长261%至6.32亿港元[12] - 公司2021年按地区分类的营业额中,北美洲占比48.5%,欧洲占比9.7%,亚洲占比39.1%[15] - 公司董事会并无宣派中期股息[196]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197] 产品与市场 - 公司2021年销售笔记本电脑数量接近25万部,主要来自AVITA品牌[27] - 公司在亚太地区多个国家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AVITA品牌笔记本电脑销量接近25万部[31] - 在印度市场,AVITA笔记本电脑销量较去年增长逾十倍[31] - 公司预计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旺盛需求将持续到2021年底甚至2022年[36] - 公司计划开发更多种类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以占据新价位和新市场[36] - 公司正在为Wi-Fi不普及的市场开发LTE版平板电脑[36] - 公司预计即将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数量可能很快达到每年7位数[38] - 公司将继续投资于AVITA笔记本电脑的独特功能开发,并开发各种配件以完善产品线[38] - 公司计划关注物联网产品、支持5G设备、边缘计算及电动汽车等未来技术趋势[40] 生产与设施 - 公司在中国东莞的生产设施持续升级机器人化和自动化,新增水性漆车间、UV打印机及键盘印刷组装设备等[33] - 公司在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的生产厂房通过了ISO14001:2015认证[109] - 公司生产厂房的空气质量检查结果符合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110] - 公司实施了内部指引以提高资源消耗及减少废物产生的效率[111] - 公司设有专门部门负责维修及保养电子硬件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111] - 公司有害废弃物包括废机油、废胶管、废锡绵等,无害废弃物包括纸皮、纸带等[11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2021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9,084千克,较2020年的64,284千克有所增加[114] - 公司2021年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569,412千克,较2020年的4,867,154千克大幅减少[114] - 公司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69,985克,较2020年的259,250克有所增加[114] - 公司2021年购买电力为4,211,461千瓦时,较2020年的4,035,960千瓦时有所增加[124] - 公司2021年每件生产产品总耗电量为3.467千瓦时,较2020年的3.714千瓦时有所减少[124] - 公司2021年水消耗为190,377吨,较2020年的188,789吨有所增加[124] - 公司2021年每件生产产品总耗水量为0.0997吨,较2020年的0.115吨有所减少[124] - 公司2021年包装物料塑胶使用量为3吨,较2020年的51吨大幅减少[124] - 公司2021年包装物料瓦楞使用量为705吨,较2020年的730吨有所减少[124] - 公司致力于管理及在可行情况下尽量减少其运营对环境的影响[199] - 公司积极控制及致力于减少排放及浪费,善用能源及资源[199] - 公司在其生产运作中使用环保生产部件[199]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位执行董事梁伟成先生、梁锦辉先生及姚宏峻先生,以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德志先生、张富绅先生及伍志凌先生[56] - 梁伟成先生同时担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63] - 姚宏峻先生及伍志凌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并接受重选[64] - 李德志先生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九年,董事会评估其仍具独立性[64]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载列之所有适用守则条文[54] - 张嘉荣先生辞任后,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条的规定[55] - 伍志凌先生于2021年3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使公司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再次符合相关上市规则的规定[55] - 公司董事会于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曾举行六次会议[62] - 公司已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各自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所呈交有关其独立性之年度确认函[6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之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内已遵守该标准[65] - 薪酬委员会认为本年度薪酬方案公平并与市场行情一致,包括基本薪金、根据表现酌情发放之花红及附带福利[70]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所采纳之会计原则及惯例,并讨论有关内部控制及财务呈报之事项[72] - 提名委员会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样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技能、知识及专业经验等因素[77] - 董事确认其须负责拟备集团之财务报表,并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79] - 公司支付核数师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之酬金为1,380千港元[84] - 内部审核部已检讨集团对买卖周期、存货、支薪及固定资产管理所实施之内部监控成效及充足程度[85] - 所有董事均已参加与业务发展及监管更新有关之专业培训,并向公司提供培训记录[88] - 公司已制定股东通讯政策,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邮寄方式向公司秘书发出书面查询[90] 员工与培训 - 公司2021年女性员工占比为37.8%[136] - 公司员工总数为946人,较2020年的961人减少1.6%[141] - 男性员工占比62.2%,较2020年的59.0%上升3.2个百分点[141] - 女性员工占比37.8%,较2020年的41.0%下降3.2个百分点[141] - 30岁以下员工占比36.5%,较2020年的23.3%上升13.2个百分点[141] - 40-49岁员工占比26.6%,较2020年的35.2%下降8.6个百分点[141] - 行政人员占比6.9%,较2020年的12.5%下降5.6个百分点[141] - 新聘男性员工311人,女性员工161人[141] - 男性员工流失346人,女性员工流失141人[141] - 公司无短期临时工,所有员工均为长期员工[141] - 公司员工自然流失比例偏高,主要原因为年轻员工更倾向于灵活度高的工作[145] - 2021年参与培训员工人数为670人,占员工总数的71%[160] - 2021年男性员工培训总时数为14,940小时,女性员工为9,180小时[160] - 2021年行政人员培训总时数为2,340小时,其他员工为21,780小时[160] - 厚街厂房的雇员需通过最少32小时的年度培训[160] 供应链与合规 - 公司共有约300名供应商,主要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168] - 公司未接获针对产品及服务质量的重大客户投诉或赔偿要求[172] - 公司已遵守所有相关反贪污法律及法规[177] - 公司未发现任何有关贪污、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钱的重大违规行为[181] - 公司制定了《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以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104] 社区与社会责任 - 公司在报告期间参与了捐血活动、青少年义工活动和社区篮球赛,并提供了场地[182] - 公司在运营所在社区聘用了20名人士[182] 业务与战略 -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设计、制造及销售影音及笔记本电脑产品[98] -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其附属公司的业务载列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9[193] - 公司在本年度按产品及地区分类的表现分析载列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194] - 公司在本年度的业绩载列于第56页的综合损益表[195]
ALCO HOLDINGS(0032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23 08:35
营业额与收益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589,759千港元,同比增长27.6%[2]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5.9亿港元,同比增长28%[7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北美洲地区营业额为347,62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2%[32] - 亚洲地区营业额为213,31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9%[32] - 欧洲地区营业额为28,04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6.5%[32] - 笔记本电脑产品销售收益增长超过139%[71] - 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占总收入比例从去年的77%降至59%[78] 亏损与利润 - 公司期内亏损为158,2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7,025千港元有所减少[2]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58,03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7.1%[40]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5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7亿港元有所减少[71] - 每股基本亏损为21.9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27.0%[42] - 公司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潜在摊薄普通股[43] - 公司预计从物业出售中获得约36,480,000港元的净收益,用于一般营运资金[26] - 公司通过出售锦田土地股权获得重估收益2600万港元[72] - 投资物业的公平值收益为26,252千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益[33] - 公司出售元朗物业,公平值超出账面值部分为26,252,038港元,已作为公平值收益入账[46]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所用之现金净额为188,93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39,146千港元有所改善[13] - 公司投资业务所用之现金净额为18,54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627千港元有所增加[14] - 公司融资业务产生之现金净额为188,50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4,754千港元有所增长[1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净额为18,97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5,019千港元有所改善[16] - 公司期初现金及现金等值为104,48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7,474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5,509千港元,较上期减少16.5%[18][20] - 公司现金及存款为8600万港元,银行借贷净额为1.8亿港元[8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31,99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0,223千港元有所减少[6] - 公司流动资产中,存货为745,09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36,572千港元大幅增加[6] - 公司总权益为527,06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80,920千港元有所减少[8] - 公司非流动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账款从59,932千港元减少至47,546千港元,减幅为20.7%[47]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从387,052千港元增加至399,534千港元,增幅为3.2%[47]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从39,637千港元大幅增加至379,916千港元,增幅为858.5%[53]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从157,370千港元增加至266,082千港元,增幅为69.1%[57] - 公司股东贷款总额从161,200千港元增加至244,200千港元,增幅为51.5%[63] - 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模具、厂房及机器资本承擔从2,914千港元增加至3,803千港元,增幅为30.5%[67] - 公司存货为7.45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增加121.66%[84]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为4亿港元,应付贸易账款为3.8亿港元[84] - 公司固定资产资本开支为20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60%[85]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4] - 公司董事梁伟成先生持有公司9.45%的已发行股本[88] - 公司主要股东梁剑文先生(已辞世)持有公司40.51%的已发行股本[92] - 外聘核數師尚未審閱公司中期業績[98] - 審核委員會由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包括張富紳、李德志及張嘉榮[98] - 董事會包括三位執行董事梁偉成、梁錦輝及廖開強,以及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李德志、張富紳及張嘉榮[100] 业务发展与市场 - 笔记本电脑在亚太地区某些国家的市场渗透率几乎达到两位数[75] - 公司自10月起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售价平均提高20%到30%[79] - 公司正在开发融合音频、视频及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家具产品组合,计划于2021年推出[81] - 公司收到越来越多关于笔记本电脑产品的OEM/ODM询价[81] - 公司预计2021年及2022年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强劲需求将持续[82] 行政与员工 - 行政开支减少约34%至4000万港元,主要由于节流措施[72] - 公司雇员总数为1070名,分布于香港、中国及台湾[86] 其他 - 公司总权益为5.27亿港元,每股总权益为0.73港元[84]
ALCO HOLDINGS(0032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27 14:5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集团营业额为9.61亿港元,2019年为15.45亿港元,销售减少约38%[27][31] - 2020年股东应占净亏损为5.99亿港元,2019年为5.63亿港元[26][31] - 2020年股东权益为19.85亿港元[27]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0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019年也无股息派发[32] 资产减值相关 - 存货除往年计提拨备1.53亿港元外,2020年额外减值2400万港元[32] - 2020年对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等作出进一步减值拨备1.36亿港元[32] - 2020年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亏损约为1800万港元[32] 按地区分类营业额情况 - 2020年按地区分类营业额中,欧洲占2.9%,亚洲占14.9%,其他占0.4%,北美洲占81.8%[27] 工厂产能与零部件情况 - 自2020年4月以来,东莞工厂产能已恢复至近80%[36] - 至少在2020年7 - 9月,公司仍将面临若干零部件的短缺[36] 笔记本电脑业务发展情况 - 回顾年度集团组合中有20多种笔记本电脑型号,除去年进入的10个主要亚洲市场外,还进入了孟加拉国、中东、英国、爱尔兰、美国、非洲、澳大利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市场[40] - 2020/2021财政年度第一季度笔记本电脑发货量与2019/2020年全年几乎相同,第二季度发货量预计至少是2019/2020年全年的两倍[46] - 2019年前9个月笔记本电脑发货量与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的发货量相同[39] - AVITA笔记本电脑获得2020 CES Innovation Awards及2019 Computex Best Choice Award等国际奖项[43] - 2020年3月一款AVITA笔记本电脑成为香港最畅销机型[43] 市场活动与合作情况 - 集团参加拉斯维加斯的CES(2020年1月)、新加坡的COMEX(2019年9月)、香港电脑通讯节(2019年8月)及台湾的COMPUTEX(2019年6月)等电脑展览会[43] - 集团与大型分销商及国际连锁店合作,就零件购买批量折扣与供应链合作以提高毛利率[49] - 集团将在直接在线商店及数字营销活动投入更多资源,目标是在线销售成为总营业额主要贡献者[49]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除偏离守则条文第A.2.1条外,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所有适用条文[67] - 董事会目前有3位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6次会议[68][69] - 梁伟成先生、梁锦辉先生、李德志先生、张富绅先生出席率为100%(6/6),张嘉荣先生出席率为100%(5/5),梁伟明先生出席率为100%(5/5),廖立民先生出席率为100%(6/6),廖开强先生出席率为0%(0/0),李华明先生出席率为100%(2/2)[69] - 梁锦辉先生及廖开强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并符合资格接受重选[74]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12个月内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5] - 公司根据守则条文设立薪酬委员会,由张富绅先生、李德志先生及张嘉荣先生组成[76][77]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就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及架构提建议,审议及批准薪酬,现有方案包括基本薪金、酌情花红及附带福利[7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张富绅先生、李德志先生、张嘉荣先生出席率为100%(1/1),李华明先生出席率为0%(0/0)[78] - 审核委员会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张富绅、李德志、张嘉荣出席率均为100%(2/2),李华明出席率为100%(1/1)[82] - 提名委员会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三次会议,梁伟成、李德志、张富绅出席率均为100%(3/3),张嘉荣出席率为100%(2/2),李华明出席率为100%(1/1)[85] - 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富绅、李德志及张嘉荣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等事项[81] - 提名委员会由梁伟成、李德志、张富绅及张嘉荣组成,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样化政策[84] - 董事会负责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管,内部审核部协助评估和监察[92][93] - 年内内部审核部检讨集团内部监控成效及充足程度,提出建议并推行改善计划[96] - 所有董事于回顾年度均参加与业务发展及监管更新有关的专业培训[97] 核数师酬金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支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相关服务酬金2380千港元,税务合规服务酬金233千港元[91] 股息政策情况 - 公司无预先厘定的派息比率,董事会宣派及派付股息时考虑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水平等因素[98] 股东权利情况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0] 环境指标数据变化 - 2020年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64,284(单位未提及),2019年为120,770,同比下降约46.77%[122] - 2020年范围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电力消耗,二氧化碳当量)4,867,154千克,2019年为5,359,698千克,同比下降约9.19%[122] - 2020年纸张消耗6,672(单位未提及),2019年为17,184,同比下降约61.17%[122] - 2020年水消耗151,000(单位未提及),2019年为199,275,同比下降约24.22%[122] - 2020年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259,250(单位未提及),2019年为571,580,同比下降约54.64%[122] - 2020年废气中硫氧化物排放398克,2019年为747克,同比下降约46.72%[122] - 2020年废气中悬浮粒子排放25,444(单位未提及),2019年为54,622,同比下降约53.42%[122] - 2020年污水排放151,000(单位未提及),2019年为199,275,同比下降约24.22%[122] - 2020年无害废弃物排放123(单位未提及),2019年为218,同比下降约43.58%[122] - 2020年有害废弃物排放1(单位未提及),2019年为2,同比下降约50%[122] - 2020年电力消耗6,083,942千瓦,较2019年的6,699,623千瓦有所下降;纸张消耗1,390千克,较2019年的3,580千克大幅减少;水消耗188,789吨,较2019年的249,094吨减少;汽车燃料消耗25,612公升,较2019年的47,828公升减少;塑胶包装物料消耗51吨,较2019年的42吨增加;瓦楞包装物料消耗730吨,较2019年的1,711吨大幅减少[131] 能源节约情况 - 公司使用新型具变频功能的空气压缩机取代旧式、低效的空气压缩机,一年节省80,000千瓦的电力消耗[129] 员工结构数据变化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员工总数为961人,较2019年的1,296人减少;男性员工占比59.0%,较2019年的58.6%略有上升;女性员工占比41.0%,较2019年的41.4%略有下降[141] - 2020年长期员工占比100%,与2019年持平;临时/兼职员工占比为0,与2019年持平[141] - 2020年行政人员占比12.5%,较2019年的11.1%有所上升;其他人员占比87.5%,较2019年的88.9%有所下降[141] - 2020年30岁以下员工占比23.3%,较2019年的25.8%有所下降;30 - 39岁员工占比29.9%,较2019年的30.2%略有下降;40 - 49岁员工占比35.2%,较2019年的34.5%略有上升;50 - 59岁员工占比10.9%,较2019年的9.0%有所上升;60岁或以上员工占比0.7%,较2019年的0.5%有所上升[141] - 2020年行政人员平均服务年期为11.2年,较2019年的11.8年略有下降;其他人员平均服务年期为9.1年,较2019年的8.1年有所上升;男性员工平均服务年期为9.4年,较2019年的8.3年有所上升;女性员工平均服务年期为9.4年,较2019年的8.3年有所上升[141] - 2020年新聘男性员工83人,较2019年的190人减少;新聘女性员工47人,较2019年的99人减少[141] - 2020年男性员工流失295人,较2019年的291人略有增加;女性员工流失170人,较2019年的222人减少[141] 员工培训情况 - 2020年参与培训员工723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75.2%;2019年参与培训员工936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72.2%[163] - 2020年男性员工培训总时数为15300小时,平均时数为36小时;女性员工培训总时数为10728小时,平均时数为36小时[163] - 2020年行政人员培训总时数为2448小时,平均时数为36小时;其他人员培训总时数为23580小时,平均时数为36小时[163] - 厚街厂房雇员须通过最少32个小时的年度培训[163] - 2020年男性员工培训总时数较2019年的20698小时减少,女性员工培训总时数较2019年的15245小时减少[163] - 2020年行政人员培训总时数较2019年的3725小时减少,其他人员培训总时数较2019年的32218小时减少[163] 员工相关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自然流失比例偏高,但公司认为流失率符合行业水平,且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影响公司补偿、解聘、招聘等重大事件[149]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安全事故及工伤,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影响安全工作环境及保障雇员职业健康的事件[160] - 报告期内公司无雇佣童工或强迫劳动情况[168] 供应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约300名供应商,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及台湾[172]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供应商保持沟通,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内部评估并更换[172] 客户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未接获针对产品及服务质量的重大客户投诉或赔偿要求[176] 知识产权与资料隐私情况 - 公司制定严格指引防止员工不当使用知识产权,并向员工传达和加强相关内容[177] - 公司业务不涉及资料隐私,但有明确的处理及保护资料隐私规则,员工须遵守[178] 法律法规遵守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健康与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事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179] - 公司遵守所有相关反贪污法律法规,组成审核委员会并聘请外部律师及核数师[183] - 报告期内未发现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违规行为,将定期检讨内部反贪污制度[184] 社区参与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捐血、青少年义工活动,参加社区篮球赛并提供场地,在营运所在社区聘用20名人士[185] 财务报表相关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财务报表[199]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