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

搜索文档
1.14亿元!中国药科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8-22 03:58
导读: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2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1.14亿元。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中国药科大学发布 2 6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 1 . 1 4 亿 元,涉及小动物三维光学活体成像仪、小动 物活体原位细胞动态分析成像、小动物辐照仪、小动物近红外Ⅱ区成像仪、全场景显微成像分析平台、小动物核磁共振 成像系统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 0 2 5年 6 ~ 11 月。 部分采购仪器: 小动物三维光学活体成像仪 小动物三维光学活体成像仪是一种先进的生物医学研究设备,主要用于在活体状态下对小型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 进行非侵入性、实时的光学信号三维成像。该技术结合了二维平面成像与三维断层重建算法,能够精确定位发光或荧光 信号在动物体内的空间分布,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干细胞研究、药物开发和基因表达分析等领域。 小动物辐照仪 小动物辐照仪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对细胞、细菌、组织器官及小型实验动物(如小鼠)进行精确辐射照射的设备 ...
此物一出,万年不降解!最新成果发现3种PFAS已广泛存在于血液
仪器信息网· 2025-08-22 03:58
导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亚岐团队建立了QuEChERS-UPLC-MS/MS方法,测定人体血液中20种PFAS,山东地区15份样本中10种PFAS检出率达 100%。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亚岐团队 在 环境化学 上发表了题为: QuEChERS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血液中 20种全氟/多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的研究成果。基于QuEChERS前处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通过优化萃取溶 剂和净化吸附剂,对山东地区15份人体血液样本分析发现,10种PFAS检出率达100%,其中PFOA、PFOS和6:2 Cl-PFESA为主要污染物, 需引起关注。 1.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用于提取和净化人体血液中的PFAS。 2. 优化UPLC-MS/MS仪器参数,实现20种PFAS的高灵敏度、准确定量。 3. 验证方法的可靠性(线性、检出限、回收率等),并应用于实际血液样品分析。 三、实验原理 一、摘要 人 ...
近1亿元!中国医科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含设备更新)
仪器信息网· 2025-08-22 03:58
采购规模与时间安排 - 中国医科大学发布21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9898万元[2][3]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4月至12月 部分设备细分至4月、6月、8月、10月、12月等不同月份[3][9][10][11][12][14] 高端科研仪器采购详情 - 全息无标记3D活细胞断层扫描成像系统预算178万元 分辨率达x y≤200nm z≤400nm[9] - 细胞能量代谢仪预算260万元 一次可平行检测大于90个样品[9] - 纳米级大视野三维联用系统预算1200万元 电子分辨率≤0.7nm@15kV[9] - 超速离心机预算85万元 转速达100000rpm 离心力802000g[9] - 全自动3D细胞培养仪预算65万元 采用鳍状设计降低细胞剪切力损伤[9] - 第三代基因测序仪预算75万元 支持直接DNA/RNA测序及核酸修饰检测[9] - 多光谱超高分辨率倒置荧光显微系统预算85万元 用于肿瘤及神经生物学研究[9] - 光电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预算400万元 整合荧光与电子显微镜功能[10][11] - 胸阻抗断层成像仪(EIT)预算65万元 支持儿童呼吸系统实时监测[11] 常规实验与教学设备采购 - 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预算80万元 支持9个数量级动态范围检测[9] - 多功能酶标仪预算67万元 覆盖光吸收 荧光 发光等多模式检测[10] - 蛋白制备层析系统预算180万元 用于蛋白质 核酸等生物分子分离[10] - 医学形态互动教学平台预算90万元 含150个学生端及2个教师端[11][12][13] - 学生端显微镜采购150台 预算105万元 用于网络化显微教学[14]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备更新项目预算5999万元 包含64类设备 从3D细胞分析系统到AI+HPC调度软件[14] 学科专项建设采购 - 法医学院共享实验平台采购实验台21套 预算95万元 含中央实验台15个及边台6套[14] - 实验动物部采购31套小鼠IVC笼具 预算341万元[14] - 人体生理实验系统采购6套 预算300万元 支持虚实结合生理实验[11]
最高支持3500万!怀柔科学城出台18条新政推动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
仪器信息网· 2025-08-22 03:58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怀柔科学城发布18条新政支持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发展 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达3500万元 明确五大支持方向包括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集聚和发展、企业做大做强及产品应用场景拓展 [3][5][6] 适用对象和重点领域 - 支持对象为登记注册在怀柔科学城范围内开展服务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及在怀柔科学城开展创新活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登记注册在怀柔区、密云区的相关创新主体参照执行 [7]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培育孵化、技术转化、成果应用、维修运维等活动 [8] 支持关键技术研发 - 企业围绕科学城设施平台需求开展前沿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经评审认定后按研发投入给予最高不超过30%、500万元资金补贴 [9] -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依托设施平台开展合作研发并成果转化的 给予企业一次性不超过300万元资金支持 [9] - 企业牵头联合开展先进工艺技术开发应用 按实际研发支出给予最高不超过30%、500万元资金补贴 [9] - 企业使用北京市共性技术平台或其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行测试验证评价的 给予不超过合同金额30%、50万元资金补贴 [10] 支持成果转化 - 支持在科学城开展创新创业专业培训 给予培训主体不超过100万元资金支持 [11] - 支持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 结合运行绩效给予最高不超过3500万元资金支持 第一年不超过1500万元 第二三年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 [11] - 支持建设硬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中心 给予建设单位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自筹部分50%、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贴 另给予每年不超过服务合同执行总额30%、最高500万元资金补贴 支持不超过3年 [11] - 为硬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创新创业培育服务的运营单位 给予每年不超过100万元资金支持 支持不超过3年 [11] - 支持成立产业促进组织并开展标准制定验证评价等工作 给予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支持 支持举办产业论坛专业赛事等活动 按实际支出给予不超过300万元资金补贴 [12] 支持企业集聚和发展 - 对技术产品转化的创新创业团队 根据知识产权技术领先性产业化前景等情况 给予每个项目团队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资金支持 对获得国家专项或赛事奖项的团队成果转化的 给予不超过150万元支持 [13] - 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科学城设立总部或子公司并建立生产基地联合实验室等 给予不超过500万元资金补贴 企业建设运营科学仪器供应链平台 每年给予不超过100万元资金补贴 建设运营试剂耗材配送中心 每年给予不超过50万元资金补贴 均支持不超过3年 [13] - 支持企业协同发展 对形成合作的企业给予不超过合同金额10%、总额不超100万元补贴 企业为设施平台提供设备及服务的 给予不超过合同额10%、总额不超100万元补贴 链主企业建设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 给予不超过100万元资金支持 [14]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 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对首次获得国际奖项、首笔海外订单或参加国际展会论坛的 给予每次最高不超20万元资金支持 [15] - 支持企业开展产业并购重组 对1亿元以内项目并购的贷款利息分年度给予事后贴息 贴息率不超过同期LPR 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 单个项目年度贴息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15] - 专精特新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系列产品首次达到企业市场应用规模60%的 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支持 [15] - 企业运用AI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发智能化仪器控制系统等解决方案并应用的 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金支持 [16] 支持科学仪器产品拓展应用场景 - 支持创新主体对科学城内企业的国产仪器设备开展测试验证评价 对形成实质性合作并产出报告的 给予创新主体最高50万元资金支持 [17] - 支持科学城内企业与跨行业企业、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 对在关键领域首次实现自主化产品市场应用的 按产品类别和规模给予不超过100万元资金补贴 [17] - 支持建设专利先使用后付费应用示范场景 给予企业支付许可费用的50%、不超过50万元资金支持 [17] 申请流程与监督管理 - 项目申报单位按指南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多项资金的按对应条款分别提供材料 同一事项满足不同款项的按从优从高不重复原则支持 [18] - 怀柔科学城管委会负责受理申请材料并组织评审 审核通过后官网公示拟支持项目及单位 公示无异议的拨付资金 有异议且属实的撤销申请资格并纳入失信管理 [19] - 管委会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获得支持单位需接受监督检查和审计并报告项目进展 配合绩效评价项目验收等工作 [20] - 对不按规定使用资金且情节严重的企业取消申请资格并追回资金 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弄虚作假骗取资金的追回资金并记入诚信档案 失信信息纳入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0]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共660人!
仪器信息网· 2025-08-22 03:58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规模 -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39人[1] -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1][2] - 两院院士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2] 中国工程院各学部候选人分布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68人[2][5][6][7]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8人[2][8][10][11] -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1人[2][12][13][14] -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2][15][16][17][18] -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1人[2][19][20][21][22][23] -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73人[2][24][25][26] - 农业学部83人[2][27][28][29][30] - 医药卫生学部91人[2][31][32][33] - 特别通道43人[2] 候选人提名渠道特征 - 中国科协作为主要提名渠道出现在多个学部候选人信息中[5][6][7][8][10][11][12][13][14] - 高校及科研机构学者通过院士或机构提名参与增选[5][6][7][8][10][11] - 企业界代表通过中国科协渠道获得提名[6][7][10][11] 增选工作时间节点 - 增选工作于2025年4月25日正式启动[2] - 有效候选人名单于2025年8月20日公布[2][4] - 提名工作已结束进入评审阶段[1][2][4]
最新!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发布:施一公、曹雪涛、裴钢等上榜
仪器信息网· 2025-08-21 04:25
文章核心观点 - iNature系统总结了生命科学领域8个细分学科在中国单位任职的前20位学者排名 基于D-index指标进行评估[1][2] - D-index是学科H-index 仅包括被调查学科的论文和引用值 评估标准包括D指数 特定领域贡献比例 研究人员奖励和成就[2] - 各学科分析的研究人员规模差异显著 从遗传学领域6162名到生物化学领域88978名不等[3][5][7][9][10][11][12][13] 分子生物学领域 - 对6162名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D指数门槛设为40[3] - 香港中文大学David J Chen以D指数105位列第一 暨南大学Pan Tao(88)和中国科学院李家洋(84)分列二三位[4] - 前20名D指数分布从62到105 涵盖中国科学院 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等14家机构[4] 神经科学领域 - 对30084名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D指数门槛设为30[5] - 中国科学院蒲慕明以D指数125位列第一 中国科学院Nikos K Logothetis(123)和Helmut Ketternann(116)分列二三位[6] - 前20名D指数分布从70到125 香港地区学者占6席 内地机构以中国科学院和高校为主[6] 生物化学领域 - 对88978名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D指数门槛设为40[7] - 上海科技大学Katsuhiko Mikoshiba和澳门大学邓初夏并列第一 D指数均为145[7] - 前20名D指数分布从101到145 西湖大学施一公(122) 清华大学陈国强(117)等入选[7] 遗传学领域 - 对6162名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D指数门槛设为40[7] - 南方科技大学朱健康以D指数173位列第一 北京大学邓兴旺(134)和华大基因杨焕明(126)分列二三位[8] - 前20名D指数分布从73到173 华大基因有3位学者入选 中国科学院占4席[8][9] 免疫学领域 - 对11980名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D指数门槛设为40[9] - 香港大学管轶以D指数132位列第一 中国科学院高福(115)和香港大学Leo L M Poon(112)分列二三位[10] - 前20名D指数分布从63到132 香港地区学者占9席 清华大学有3位学者入选[10] 医学领域 - 对70665名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D指数门槛设为70[10] - 清华大学黄天荫以D指数202位列第一 香港中文大学沈祖尧(177)和Joseph Lau(163)分列二三位[11] - 前20名D指数分布从117到202 香港地区学者占16席 澳门大学邓初夏(145)等入选[11] 微生物学领域 - 对44555名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D指数门槛设为40[11] - 香港大学袁国勇以D指数164位列第一 香港大学Kwok-Hung Chan(112)和华南农业大学肖立华(110)分列二三位[12] - 前20名D指数分布从75到164 香港大学占11席 浙江大学李兰娟(103)等入选[12][13] 植物科学与农学领域 - 对10707名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D指数门槛设为30[13] - 中国科学院朱永官以D指数135位列第一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132)和南京农业大学赵方杰(126)分列二三位[14] - 前20名D指数分布从74到135 浙江大学有4位学者入选 中国科学院占3席[14]
国自然放榜信号再升级?系统罕见二次维护!(附近四年资助获批情况分析)
仪器信息网· 2025-08-21 03:56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放榜时间预测 - 系统于8月14日和18日两次维护 放榜时间引发科研界热议[1] - 申报流程已完成关键环节 常规进度推算结果大概率8月下旬公布[2] - 过往遵循"8月中下旬周五效应" 猜测可能8月22日或月底揭晓[3] - 官网客服回应项目结果尚未公布 时间待定需等待官方通知[4][6]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据变化 - 申请总数达384,564项 较2023年激增80,231项 增幅26.36%创历史纪录[7] - 资助总数仅小幅提升至49,805项 较2023年增加1,020项[7] - 整体资助率从2023年16.06%骤降至13.00% 一年内下跌3个百分点[7] - 取消面上项目"申二停一"限制 直接导致申请量爆发式增长[7] 2024年各项目类型资助率详情 - 面上项目受理177,982项 获批20,758项 资助率11.66%[8] - 青年项目受理149,489项 获批23,226项 资助率15.54%[8] - 优青项目受理8,394项 获批654项 资助率7.79%[8] - 杰青项目受理6,117项 获批433项 资助率7.08%[8]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受理28,174项 获批3,519项 资助率12.49%[9] - 重点项目受理4,514项 获批745项 资助率16.50%[9] 2021-2024年主要项目资助率变化趋势 - 面上项目资助率从2021年17.43%持续下降至2024年11.66%[8] - 青年项目资助率从2021年17.29%波动下降至2024年15.54%[8] - 优青项目资助率从2021年9.22%连续下降至2024年7.79%[8] - 杰青项目资助率2023年8.07%降至2024年7.08% 但高于2021年7.65%[8][9]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从2021年14.47%下降至2024年12.49%[9] - 重点项目资助率从2021年18.89%下降至2024年16.50%[9]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特征 - 呈现面上项目资助率可能跌破10%与青年基金持续下滑的严峻挑战[10] - 创新群体B类等新通道开辟与交叉学科预算大幅增长的积极信号[10] - 反映科研体系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与希望[10]
预算9526万元!上海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8-21 03:56
上海大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 上海大学发布28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9526万元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8月[2][3][7] 高端光学与光谱分析设备 - 亚皮米级光学麦克风光频谱成像仪预算140万元 用于高灵敏度声学信号检测与空间分布分析 具备非接触式成像能力和亚皮米级位移分辨率[4][6] - 中远红外光谱高分辨智能测试仪预算130万元 测量波长量程1900-5500nm 波长精度±0.5nm 最高波长分辨率0.2nm[5][6] - 光学特征分析仪预算115万元 波段1525-1625nm 波长分辨率1.6pm 损耗动态范围80dB[8] 半导体与微电子制造设备 - 步进式光刻机预算3200万元 支持8英寸晶圆 分辨率0.5μm 套刻精度≤0.35μm[10] - 混合键合设备预算750万元 对位精度≤1μm 支持6英寸和4英寸晶圆 应用于HBM和先进逻辑芯片制造[11] - 晶圆级物理气相介质薄膜沉积设备预算255万元 支持300mm直径晶圆沉积 镀膜均匀性优于5%[8] - 半导体显示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预算300万元 支持200mm*200mm基板 刻蚀均匀性优于±5%[9] 精密检测与测量仪器 - 显微粒子成像测速仪预算120万元 图像分辨率500万像素 测量视野0.8mm×0.7mm至400mm×300mm[6] - 晶圆翘曲检测设备预算275万元 检测精度≤1μm 分辨率≤0.1μm[9] - 3D探针式轮廓仪预算120万元 台阶高度测量范围纳米级至1000μm 扫描范围100μm*100μm*15um[9][10] - MEMS器件参数分析仪预算300万元 分辨率0.5μV和0.1fA 支持多频率电容测量[8] 光子学与量子技术设备 - 智能光子器件封装测试平台预算110万元 集成高精度封装与性能测试 支持光通信和量子信息领域[6] - 光电一体飞秒瞬态吸收光谱仪预算360万元 时间范围8ns 延时分辨率14fs 探测光波长范围320-1000nm[11] 人工智能与计算基础设施 - AI芯片算法加速测试系统预算100万元 配置192GB显存显卡 支持两颗40核心处理器 最大内存容量12TB[6] - 垂直领域大模型数据平台预算150万元 提供数据抽取、标注和训练功能 支持大模型智能化全局管理[6] 先进材料加工与制备系统 - 五轴加工中心预算360万元 重复定位精度1-2微米 主轴转速≥20000r/min 最大扭矩≥150Nm[10] - 自动化高通量合金制备系统预算350万元 感应熔炼和快速烧结最高温度2000℃[10] - 激光焊接设备预算155万元 用于Micro-LED芯片制造 光斑尺寸80mm*10mm 光斑均匀性>90%[11] 专业特殊应用设备 - 玻璃基2.5D/3D封装激光器预算125万元 脉冲宽度≤35fs 单脉冲能量≥3mJ 用于玻璃基驱动背板TGV制造[9] - 电谱与相噪分析仪预算130万元 频率范围1MHz-40GHz 相位噪声灵敏度-175dBc/Hz[8] - 微纳尺度加工及测量设备预算800万元 SEM分辨率0.8nm FIB分辨率5nm 支持原位加工与成像[11]
1.11亿元!南开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含设备更新)
仪器信息网· 2025-08-21 03:56
南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概况 - 南开大学发布49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11亿元,采购时间覆盖2024年12月至2025年10月 [2][3] 采购设备技术领域分布 - 采购涵盖X射线微焦成像仪、台式近红外系统、稳态/瞬态光谱仪、多功能复合量子薄膜材料制备系统等高端科研设备 [3] - 设备应用领域包括工业无损检测、材料科学、电子制造、生命科学研究、量子通信、环境监测等 [4][5][6] 重点采购项目详情 - 商学院采购台式近红外系统(509万元)用于认知科学、神经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配置包括主机、数据采集软件、光纤定位系统等 [9] - 商学院系统仿真与数字孪生智能实验室建设项目(540万元)采购AI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用于算法改进和数字孪生环境搭建 [9] - 金融学院采购行为决策与认知神经科学视线交互系统20套(总预算1130万元),用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实践 [9][23] - 物理科学学院采购红外量子密钥分配原理教学系统(106万元),基于BB84协议支持量子通信教学实验 [9] - 物理科学学院采购稳态/瞬态光谱仪(148万元),信噪比不低于35000:1,寿命测试范围5微秒至50秒 [9][11] - 物理科学学院采购多功能复合量子薄膜材料制备系统(320万元),极限真空度达6.6x10⁻⁶Pa,支持4英寸样品制备 [12] - 物理科学学院采购傅里叶光谱系统(105万元),波段范围350-5600nm,光谱分辨率0.025nm@1µm [13] - 物理科学学院采购动量空间多维光谱检测系统(220万元),工作波段覆盖400-1650nm,角度分辨率优于0.5° [14][16] - 物理科学学院采购晶圆加工系统(120万元),加工晶片平面度≤0.001mm,粗糙度≤0.5nm [17] - 物理科学学院采购原子力显微镜升级模块(130万元),扩展高压PFM、磁场、高温测试等功能 [18]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195万元),用于有机污染物分析和代谢组学研究 [21] - 化学学院采购化学合成高通量工作站(180万元),实现投料、合成、分析全流程自动化 [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材料电磁功能测试系统(150万元),测试频率覆盖0.5GHz-40GHz [2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太赫兹光谱仪(130万元),频带宽度0.1-4.5THz,动态范围>75dB [2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动态多蒸汽吸附仪(126万元),支持重量法、高压模块及气体吸附测试 [24][2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空间序构复合材料高速光场调控及测试系统(420万元),集成可调谐激光二极管、飞秒脉冲激光等模块 [2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高性能服务器集群(160万元),包含29台双路计算节点,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 [27] - 生命科学学院采购高速超高分辨率单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599万元),XY分辨率≤80nm,支持活细胞动态监测 [31] - 生命科学学院采购流式细胞仪2台(240万元),检测速度≥8000事件/秒,配置至少三个激光器 [35] - 生命科学学院采购细胞分选仪(349万元),分选速度≥70,000事件/秒,分选纯度≥98% [35] 采购时间规划 - 主要采购集中在2024年12月(物理科学学院多项设备)和2025年9月(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多设备) [9][21][31][35]
50+产业资本与基金机构8月齐聚上海,共赴仪器仪表投融资峰会
仪器信息网· 2025-08-21 03:56
上海AI+仪器仪表产业政策与投资环境 - 上海近三年密集出台科学仪器政策 包括《上海市科学仪器与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年—2027年》《关于促进徐汇区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25年度上海市关键技术研发计划"科学仪器"项目申报指南》 最高资助400万元[3] - 全国首个"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于2025年3月14日在上海徐汇区成立 依托漕河泾现有产业基础及AI先发优势[3] - 徐汇区具备硬科技基础与AI产业优势 集聚上海仪电、岛津、梅特勒-托利多等龙头企业 形成从传感器、整机到检验检测的完整链条 同时拥有580余家大模型企业 50款备案大模型占全市61%[3] 高峰论坛会议概况 - 会议将于2025年8月29日在上海徐汇鑫耀中城多功能厅举办 由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上海仪电集团联合主办[4] - 峰会设置"智造·共融"主题 涵盖政府答疑、投资对话、产业研讨等环节[3][4] - 已确认5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 包括赛伯乐(科技/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德福资本(医疗健康/成长期企业)、君联资本(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4][5] 产业投资价值与参会收益 - 著名投资人朱敏将作"AI时代的科学仪器投资价值研判"报告 其曾成功投资中芯国际、ZOOM、聚光科技等高科技企业[6] - 会议提供五大核心收益:全链条AI+科学仪器研讨、投融资趋势洞察、10家优质企业路演对接、徐汇区需求场景直连、高规格自由交流平台[15][16][17][18][19] - 路演采用"8分钟演讲+2分钟专家点评"形式 项目征集截止日期为8月25日[13][17] 目标参会群体 - 仪器企业高管/创始人:可对接战略规划、投融资需求及政府面对面交流[8] - 研发负责人/技术带头人:聚焦AI算法、数据融合及仪器智能化应用[9] - 投资机构:关注仪器仪表产业及AI与实验室结合领域[10] - 检验检测机构:作为仪器需求方了解应用场景[11] - 政府代表及供应链企业:包括区科委、市场监管局、投促办及园区管委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