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

搜索文档
镇江边检站优化口岸治理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镇江日报· 2025-07-21 23:42
镇江港战略地位提升 - 镇江港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点,是开普型船舶进入长江的终点站,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1] - 今年实现20万吨级船舶常态化靠泊,大宗货物中转进出加速 [1] - 1月至6月查验出入境(港)船舶1400余艘次,20万吨级以上船舶同比增长83.7% [4] 口岸治理模式创新 - 构建国际航行船舶"三维评估体系",整合8项核心指标进行风险等级评估 [2] - 对"绿色层级"船舶推行"免打扰式"查验服务,实现到港即作业、完工即离港 [2] - 上半年镇江港设备出口量激增近10倍,平均每艘船舶缩短通关时间约3小时 [2] 精准服务机制 - 针对农用物资、铁矿石等重点船舶推出"一船一策"精准服务机制 [3] - 提供7×24小时全天候通关保障和随到随检服务 [3] - 五六月份为钾肥等农用物资进口高峰开辟"绿色通道" [3] 港口运营效率提升 - 智能化信息系统实施高效后台监管,提升港口周转效率 [2] - 推行"一次检查、一次办结"联合查验模式,压缩船舶在港非作业时间 [3] - 1月至6月带动港口货物吞吐量超1.4亿吨 [4]
水润民生“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改造让千家万户喝上“放心水”
镇江日报· 2025-07-20 23:30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背景 - 2007年前镇江采用"小总表"模式导致多头管理问题突出 包括泵房标准不一 设备老化 职责模糊等 引发水质水压不稳 水费分摊过高等居民痛点[2] - 2007年起出台《镇江市住宅增压供水设施管理办法》明确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专一化管理 破解"多头管理"困局[2] - 2018年公司制定二次供水泵房建设标准 启动标准化建设和老旧泵房改造[2] 改造实施进展 - 1996年全省率先试行"一户一表" 2006年起3年完成33个片区改造 2020年实现供水范围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全覆盖 领跑全省[3]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完成179个小区改造 其中2025年计划改造45座老旧泵房 实际完成59座 进度超预期[3][6] - 创新防汛方案为68座地下室泵房加装防水淹设备 新建泵房采用不锈钢管道和全国领先增压设备保障水质[3] 智慧化管理升级 - 2021年投用二次供水监控管理平台 实时监测全市354座泵房 故障响应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4] - 平台具备地图定位 设备状态监控 水质数据分析和自动报警功能 替代原有人工巡检模式[4] - 居民可线上办理接水报装和缴费 服务便捷性显著提升[4] 未来规划与政策支持 - 165座未改造老旧泵房整合为国债支持项目 计划2027年底前完成标准化改造 实现"四同"目标[6] - 后续改造将融入低碳理念 采用节能水泵 光伏供电等技术打造现代化泵房[6] - 依托《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政策红利加速项目落地[6] 社会效益 - 改造后水质投诉率下降 维修效率提升 居民水费纠纷减少[7] - 通过错峰施工 临时供水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影响[3][7] - 实现从"用水难"到"用水安" 从"人工巡"到"智能守"的城市治理升级[6]
大路机场水上机场通过验收
镇江日报· 2025-07-20 23:20
7月17日,镇江大路通用机场正式获颁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换发的《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成为 长江流域首个同时具备"跑道型机场"与"水上机场"双资质的通用机场。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标志着机场 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更为长三角区域通用航空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坐落于镇江经开区的大路机场地理位置优越,往来交通便利,机场紧邻长江夹江,南侧与圌山风景 区交相辉映。 陆地机场占地439.7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中跑道长800米、宽30米,停机坪3万平方米,机库 8000平方米,3600平方米的综合楼辅以先进的助航灯光系统,为运5以下机型的常态化运行提供坚实保 障。 水上机场占地57.6亩,水上跑道长1400米、宽100米,滑行道宽78米,满足海王、双水獭、塞斯纳 208B等主流水上飞机的起降需求。 此次资质升级工作由民航华东管理局成立专项审查组,对机场的运行保障能力、安全管理体系及新 增水上设施展开全面、严格的核验。面对审查提出的优化要求,大路机场迅速响应、高效整改,最终以 全项达标完成升级,构建起"陆空联动、水陆协同"的立体化运营格局。 以双资质落定为新起点,镇江产发集团将全力优化"双类型"运营模式,聚焦水 ...
锚定新质生产力 培育经济增长点 镇江经开区精准招商赋能高质量发展
镇江日报· 2025-07-18 23:50
招商策略与成果 - 镇江经开区推进"划片定区集中攻坚"行动,围绕5条产业链组建26支招引攻坚小分队,已奔赴9个重点城市、22个重点区域招商拜访164批次 [1] - 2024年完成市口径亿元以上签约项目88个,累计总投资465.1亿元,同比增长22.2%、41.8%,其中47个项目为2024年新谈新签约 [2] - "四群八链"项目占比保持在70%以上,新签约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项目26个,总投资约127亿元 [2] 重点项目引进 - 引进总投资20亿元中交二期等7个央国企项目,参与瑞莱和博沃2个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项目的股权投资 [2] - 瑞莱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诊断仪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2031年达产后年销售额不低于2亿元 [3] - 2024年签约16个外资项目,包括总投资1亿美元的奥音研发中心和3000万美元的合瑞迈高端合金管材项目 [3] 产业布局与优势 -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通过"杭州研发-镇江生产-长三角分发"闭环方案吸引项目落户,利用土地资源、人才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 [3] - 划分4大招商战区,明确6条重点招引赛道,编制10张产业图谱,成立招商中心大学园分中心和欧洲招商代表处 [4]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289个,年均增长9.9%,在项目数量、投资体量、外资总量保持全市前列 [4] 外资与创新驱动 - 2024年完成实到外资7564万美元,占全市近40%,外资项目占签约项目总量近20% [3] - 践行投行思维参与股权投资,聚焦生命健康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 [2] - 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和产业圈链,建立靶向目标企业库开展精准招商 [4]
守护环卫工人 高温防护有“凉”策
镇江日报· 2025-07-18 23:45
高温天气应对措施 - 市环卫中心部署科学调度措施 要求主城区市场化保洁公司执行"做两头、歇中间"避高温作业模式 重点安排清扫时间在5时至11时和15时至19时 11时至15时停止露天人工作业 [1] - 采用"歇人不歇车"方法 增加道路机械化保洁清扫、洒水、冲洗力度和作业频次 推行机械换人精细化作业 最大限度使用机械代替人工 [1] - 市场化保洁公司为工人配发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提供盐汽水、绿豆汤、大麦茶等清凉饮品 配备遮阳帽、冰袖、清凉油、便携小风扇等防护用品 [2] 环卫工人保障工作 - 加强作业车辆安全检查 检修维护"爱心驿站"等休息点空调、风扇设备 确保环卫工人休息环境安全清凉 [2] - 市场化保洁公司加强高温防护及中暑急救知识培训 提升工人自救互救技能 建立高温中暑应急预案 加大巡查频次关注工人状态 [2] - 市环卫中心开展"情系环卫工作者 炎炎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 向工人代表发放"清凉礼包" 叮嘱注意劳逸结合和自我防护 [2] 持续管理优化 - 市环卫中心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 动态优化防暑降温措施 保障一线环卫工人安康 [3] - 通过科学管理和暖心关怀 确保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3]
本月起,我市生育保险待遇提高标准 住院分娩范围内费用“零”自付
镇江日报· 2025-07-18 22:18
生育保险待遇提升政策 - 核心政策调整:7月1日起镇江市将生育保险住院分娩待遇从定额支付(顺产2700元/剖宫产5400元)改为按医疗机构等级比例支付,三级/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分别按80%/100%比例报销[1][2] - 职工医保案例:首例受益者朱女士剖宫产费用9041.48元,新政后报销比例达80%(7233.18元),剩余1800余元目录内费用获财政全额补助,较原政策多报销1833.18元[1] - 城乡居民医保升级:产前检查报销比例提升至50%(年度限额1000元),住院分娩取消起付线并按70%比例报销,较原定额标准(顺产1000元/剖宫产1200元)显著提高[2] 财政补助机制创新 - 补助范围扩展:覆盖职工医保灵活就业人员/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及其配偶等群体,对基本医保报销后的目录内自付部分实施财政全额补助[3] - 执行方式优化:实行"免申即享"机制,孕产妇无需主动申请即可自动享受财政补助[3] 政策影响范围 - 待遇结构变化:新增流产/引产相关待遇,居民医保生育待遇与门诊住院支付限额合并计算[2] - 医疗机构分级支付:三级医院设置80%支付比例,二级及以下实现100%全额报销,形成阶梯式报销体系[2]
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努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 马明龙主持并讲话
镇江日报· 2025-07-18 22:09
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 聚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推动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焕新,形成体现镇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发挥镇江交通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临港产业,推动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海洋经济 [1] 文化发展与人才建设 -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抓好文化保护传承 [2] - 持续深化人才"镇兴"行动,为青年和青年学生创造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良好条件 [2] - 引领各领域优秀干部人才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高质量发展一线奋勇争先 [2] 生态环保与绿色转型 - 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2] -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完善生态治理水平,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2] 资产管理与监督 - 高质量开展村(组)集体资产管理试点工作,深化协同联动与总结推广 [3] 全面从严治党 - 突出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建强干部队伍,推进正风反腐 [3]
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第四十次主任会议
镇江日报· 2025-07-18 22:09
会议核心内容 -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主任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并将自我革命要求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绩 [1] - 会议讨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听取深化改革任务汇报,并通过乡村振兴相关法规的执法检查方案 [1] - 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方向,包括持续抓好学习教育、推进深化改革任务、统筹谋划多项专题活动及代表调研工作 [2] - 会议要求做好上半年工作总结,抓紧抓实重点工作推进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2] - 会议讨论了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建议时间和议程 [3] 乡村振兴工作 - 会议讨论通过了《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执法检查方案,并要求按照计划推进实施 [1] 代表活动与监督 - 下一阶段工作将统筹谋划全市“人大监督村(组)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现场会 [2] - 将筹备开展“代表融入'大思政',校地融合育新人”活动专题研讨会 [2] - 将筹备南京组镇江组全国人大代表、在镇省人大代表的两项年中专题调研 [2] - 将做好“立法这十年”系列活动等工作 [2]
海外华裔青少年开启“诗词镇江”寻根之旅
镇江日报· 2025-07-18 00:23
活动概况 - 由中国侨联主办 江苏省侨联 镇江市侨联承办 江苏大学语言文化中心协办的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镇江营开营仪式于7月17日上午在江苏大学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举行 [1] - 来自西班牙 加拿大 菲律宾等国家的36名华裔青少年齐聚镇江开启为期7天的中华文化寻根之旅 [1] - "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是中国侨联的品牌活动 旨在增强海外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1] 文化表演内容 - 开营仪式呈现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展现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融 [1] - 江苏大学教师 北京大学博士吴芸莉女士带来古琴独奏《酒狂》 [1] - 西班牙营员沈馨宜献上感染力十足的舞蹈表演 [1] - 加拿大营员郭伯恩和郭安雅演绎男女声二重唱《推开世界的门》 [1] - 加拿大营员何舒窈和李馨怡献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1] - 江苏大学志愿者团队以原创朗诵《北固山下的寻根之旅》诠释文化寻根情怀 [1] 活动行程安排 - 夏令营为期7天围绕"诗词镇江"主题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 [2] - 行程包括登北固山感怀辛弃疾名句 徜徉京杭大运河了解漕运文化 在华山村古槐树下追溯梁祝传说 [2] - 非遗课程涵盖古琴艺术 宋代点茶 太平泥叫叫与甲胄制作 [2] - 文化活动包括排练情景剧《千古江山情》 古琴伴奏吟唱《山园小梅》 [2] - 参访地点包括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江苏大学校史馆 [2] - 安排观看电影《哪吒2》并撰写影评 参加趣味运动会 [2] - 完成江苏省侨联"三个一"活动要求:学唱中文歌《水调歌头》 观看一场中国电影 通过家庭日活动结识一位中国小伙伴 [2]
丹阳吕城镇村BA乡镇篮球邀请赛落幕 12个乡镇的13支队伍参赛,吕城镇两队获二三名
镇江日报· 2025-07-18 00:17
赛事概况 - 丹阳市吕城镇"国缘金K杯"第三届村BA乡镇篮球邀请赛由丹阳市体育总会、吕城镇人民政府主办,吕城镇体育总会、吕城镇文体中心、吕城康乐篮球俱乐部联合承办 [1] - 赛事吸引了常州、丹阳两地12个乡镇的13支代表队参赛 [1] - 比赛历时23天,自6月24日开赛至7月16日晚落幕 [1][2] 比赛结果 - 常州西夏墅慧匠涂层队获得冠军,吕城华发队获得亚军,吕城康乐队获得季军 [1] - 季军争夺赛中,吕城康乐队以46:33战胜常州薛埠春晖队 [1] - 冠军争夺战中,常州西夏墅慧匠涂层队以66:62战胜吕城华发队 [2] 赛事影响 - 赛事展现了各队不俗的篮球技艺和顽强拼搏精神,球员精湛球技和默契配合赢得观众掌声 [1] - 比赛为各乡镇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2] - 赛事进一步推动了篮球运动在吕城镇及周边地区的普及与发展 [2] 赛事特色 - 吕城镇有"篮球之乡"称号,村BA乡镇篮球邀请赛为一年一度举办 [2] - 赛事丰富了当地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2] - 参赛球员表示通过比赛收获了宝贵经验并结识志同道合朋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