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ulizumab

搜索文档
Zura Bio (ZURA)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4 19:45
**Zura Bio 公司及管线概述** * Zura Bio 是一家公开交易的生物技术公司 于2023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自上市以来已筹集2亿美元资金并获得了三个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授权[2] * 核心领先资产是 tibulizumab (ZB-106) 这是一种结合了抗IL-17和B细胞活化因子(BAFF)拮抗剂的双特异性抗体 目前正在进行两项II期研究 分别针对系统性硬化症(SSc)和化脓性汗腺炎(HS) 预计在明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获得顶线数据[2] **Tibulizumab (ZB-106) 在化脓性汗腺炎(HS)中的开发策略与依据** * 其IL-17组分基于ixekizumab 对IL-17A和IL-17AF具有领先的亲和力 且不抑制IL-17FF 这被认为具有临床优势[4] * 选择靶向BAFF的依据在于 HS患者的皮肤分析显示BAFF表达上调 且在引流隧道中BAFF和自身抗体高表达 同时已有CD20抑制剂、fostamatinib (BTK抑制剂)和inebilizumab (抗CD19)的数据提供了一些支持性证据[9] * II期TibuSHIELD研究设计为16周 包含低剂量和高剂量两个活性组 主要终点是脓肿和结节(AN)计数的变化 次要终点包括HiSCR 50、HiSCR 75、IHS和DLQI 公司特别关注对引流隧道的影响 认为这是B细胞/BAFF可能发挥更重要作用的领域[11][12] * 公司未明确给出期望达到的HiSCR 75具体数值 但强调需要看到比现有IL-17抑制剂更强劲、更广泛、更深的疗效 特别是在现有疗法效果有限的引流隧道方面 目标是超越目前最佳案例约35%的HiSCR 75应答率[15][16] * 剂量选择基于POPP/PKA模型 低剂量略高于100毫克 高剂量略低于300毫克 两个剂量在受体占据率上相似 高剂量可能更快达到治疗浓度并有更好的皮肤分布 但最终剂量选择需等待II期数据[23][26] **Tibulizumab (ZB-106) 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的开发策略与依据** * 在SSc中 IL-17A是驱动系统炎症和纤维化的关键因子 主要支持数据来自brodalumab (抗IL-17受体)的一项III期研究 该研究在24周时显示了改善 但最终因监管要求更多数据而撤市[28][29] * II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24周时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的变化 次要终点包括用力肺活量(FVC)、HAQ、患者总体评估、医生总体评估和改良CRISS 同时将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来评估对肺纤维化的影响[34] * 研究采用与HS试验相同的高剂量组 并包含负荷剂量 公司表示该研究有80%的效力检测到mRSS 3-4分的差异 若成功将是重大突破[37] * mRSS通过捏压评估17个身体区域的皮肤厚度 评分范围0-51分 是SSc的关键评估指标[38] **其他管线资产与战略调整** * 资产ZB-168 (crebankitug, 抗IL-7/TSLP) 在看到外部溃疡性结肠炎(UC)、特应性皮炎(AD)和斑秃(AA)的读出数据后 未发现令人信服的信号 已决定暂停开发 转而基于遗传学数据聚焦于气道疾病(哮喘/COPD) 正在进行小鼠屋尘螨模型实验 结果预计第四季度获得 这将决定是否推进至人体试验[39][40][43] * 资产torudokimab (抗IL-33) 由于外部III期数据冲突且事件发生率低于预期 前景高度不确定 公司正在探索其在某些罕见病中的潜力 以吸引外部合作伙伴 目前资源集中于核心项目[47][48] **公司财务状况与未来发展** * 截至第二季度末 公司拥有现金1.55亿美元 预计足以支持两个II期研究及开放标签扩展部分 资金可维持至2027年底 即数据读出后还有4-5个季度的现金缓冲[49] * 季度烧钱峰值预计约为1500万美元[49] * 推进HS的III期研究预计需要6亿至11亿美元资金 而SSc的III期研究因规模较小(250-300名患者) 成本相对较低 约为2.5亿至3亿美元[50][52][53] * 数据读出后的融资能力将取决于数据能否产生足够的投资者信心 公司同时评估合作开发、美国以外地区授权许可等多种融资方案[50][55] **预期里程碑与时间表** * 预计在第四季度末提供关于研究入组速度的更新 关键取决于欧洲研究中心的表现[56] * HS的顶线数据预期在明年第三季度读出 SSc数据随后读出 这将为公司提供两个潜在的融资拐点[49][52]
Zura Bio (ZURA)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9-02 22:00
现金及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Zura Bio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545亿美元,预计可支持运营至2027年[10] - 第二季度运营费用为1810万美元[121] - 第二季度运营中使用的现金为1610万美元[121] - 发行在外的股份总数为6210万股[121] 产品研发与临床试验 - Zura Bio的主要产品候选药物tibulizumab正在进行两项全球第二阶段临床研究,分别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公布顶线结果[10] - tibulizumab是一种潜在的首创双通路生物制剂,旨在靶向IL-17A和BAFF[10] - 目前正在进行的TibuSHIELD全球二期试验针对中重度HS,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公布顶线数据[74] -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AN计数在16周内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HiSCR50、HiSCR75、DLQI、HS-PGA和皮肤疼痛NRS[69] - 计划招募约180名参与者,分为高剂量、低剂量和安慰剂组[68] - 正在进行的TibuSURE全球二期试验预计在2026年第四季度公布初步数据[118] 市场与竞争环境 - Zura Bio面临的风险包括尚未完成任何临床试验,且没有产品获得商业销售批准[4] - Zura Bio预计未来将继续面临重大亏损,且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4] - 目前没有针对系统性硬化症(SSc)的全面治疗,约有30万人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受到影响[80] - 目前仅有两种药物获批用于SSc-ILD的严重肺部并发症,但没有针对多脏器系统的治疗[81] 管理团队与战略 - Zura Bio的管理团队和董事会在自身领域内拥有广泛的经验,尤其是在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的药物开发方面[10] - tibulizumab旨在减少自反应性B细胞存活、抗体产生和促炎介质[22] - IL-17A和BAFF驱动的炎症循环可能导致病变加重、纤维化和慢性疾病[65] - 临床研究显示,IL-17A抑制剂可减少HS病变,但仍需更广泛的治疗策略以应对不完全反应[52] 其他重要信息 - Zura Bio的产品管线包括三种来自领先制药合作伙伴的产品候选药物,均显示出支持的第一阶段/1b临床数据[10] - tibulizumab是目前唯一在临床试验中靶向BAFF和IL-17A的双特异性抗体[12] - 皮肤厚度评分(mRSS)的总分范围为0至51,分数越高表示皮肤受累程度越大[101] - 量化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qHRCT)能够检测到小至2%的肺部变化[107] - 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间质性肺病(ILD)与系统性硬化症(SSc)密切相关[106] - 公司正在开发的tibulizumab可能影响皮肤和肺部表现[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