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NICE技术体系

搜索文档
天大实现大尺度人类DNA精准合成组装
中国化工报· 2025-07-14 02:02
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了Mb尺度人类基因组的从头合成组装、跨物种转移与功能重塑。SynNICE方法 具有双重价值:首次揭示了合成基因组在进入受体细胞后被细胞环境识别和重塑的过程,为研究表观遗 传修饰的的从头建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为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未来有望发 展出针对染色体疾病的创新性治疗方案,并推动其向临床应用转化。 链接 自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染色体测序以来,研究人员便开始追求"从头书写"基因组的能 力。基因组合成有助于揭示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利用测序技术"读取"遗 传信息,到主动地"编写"生命密码,有望在生物医药、人类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等领域开辟变革性的应用 前景。我国在基因组合成领域进行了超前布局,2015年天津大学元英进团队成功完成了酿酒酵母5号和 10号两条染色体的化学合成,开发了高效的染色体缺陷靶点定位和精准修复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于2017 年发表在《科学》期刊后,就致力于突破人类基因组合成的关键技术。 为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治疗开辟新思路 中化新网讯 7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天津大学了解到,该校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 ...
天大元英进院士团队:开发兆级别人类基因组DNA合成和跨物种转移新技术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1 15:57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 - 合成生物学使命为"合成生命和设计生命",2010年J Craig Venter研究所首次实现丝状支原体基因组的全化学合成并创造自我复制的人造生命细胞,证明生命可通过人工设计创造[1] - 高等生物基因组合成面临两大挑战:超过50%的复杂重复序列合成与组装困难,以及超大片段DNA跨物种转移技术瓶颈[1] SynNICE技术体系 - 天津大学元英进团队开发SynNICE技术,首次实现1 14Mb人类Y染色体AZFa区域(含69 38%高度重复序列)的精准合成组装,将DNA拆解为233个5 5kb片段分三步逐级拼接[3][5] - 创新性提出"酵母核载体"策略,通过NICE方法分离直径1微米的完整酵母细胞核,维持染色体高级结构并可冷冻保存6个月以上[5] - 实现合成基因组向小鼠早期胚胎的高效递送,首次观察到从头DNA甲基化建立模式,证实表观遗传修饰对调控基因转录的关键作用[3][5] 技术双重价值 - 揭示合成基因组在受体细胞中被识别和重塑的过程,为研究表观遗传修饰从头建立提供新手段[7] - 为染色体异常疾病治疗开辟新思路,未来有望发展染色体疾病创新治疗方案并推动临床转化[7][9] 专家评价与行业意义 - 该技术突破哺乳动物合成基因组学三大挑战:重复序列精准组装、跨物种递送效率、外源DNA表观重塑机制[13] - 酵母核载体系统具备可扩展性,可承载更大DNA片段,推动哺乳动物人工染色体合成发展[11] - 潜在应用包括降低猪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强度,使异种器官功能维持时间从2-3年延长至数十年[8][9]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及四大应用领域[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