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Find X7

搜索文档
散热黑科技,能稳住OPPO的价格吗?
格隆汇· 2025-07-19 10:50
新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OPPO将于7月21日发布K13 Turbo系列新机,主打主动散热风扇设计,显著提升散热效率以保障处理器性能[1] - 游戏爱好者对主动散热设计表示期待,但部分消费者担忧首发购入可能面临价格跳水风险[2][3] - Find X8 Ultra首发价6499元,上市不到一个月第三方渠道价降至5399元,降幅达1100元[4] 价格跳水现象与历史 - Find X6上市半年降价近千元,Find X7系列两个月内部分机型降幅超600元[5] - Find X8系列因价格快速下跌被消费者称为"年度跳水王"[5] - 专卖店负责人称OPPO新品价格破发仅需三五天[6] 价格跳水原因分析 技术创新不足 - 高端旗舰卖点仍聚焦拍照、屏幕等供应链技术,缺乏高附加值[8] - 自研芯片计划随哲库科技解散而失败,系统优化差异化逐渐趋同[10] - AI技术投入虽大但成果传统,如小布实时翻译功能难以支撑溢价[10] 渠道控制问题 - 下沉市场依赖数十万家"夫妻店",导致渠道价格混乱[12][13] - Find X8 Ultra发布不足月即有线下店降价700-1000元[14] - "窄门店"战略面临购物中心资源有限挑战,浙江市场华为体验店数量达OPPO三倍[15][16] 内部品牌竞争 - 一加与Find系列产品同质化严重,未能形成互补[17] - 消费者认为一加旗舰可完全替代Find系列,削弱品牌差异化[17][18]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Q1全球出货量2350万部,同比下滑170万部,市场份额降6.8%[19] - 国内高端手机市场(600美元以上)份额仅3%,远低于苹果43%和华为38%[26] 研发投入与转化 - 2025年新增222项发明专利,5G标准必要专利全球第八[24][25] - 哲库芯片团队投入超100亿,最终未能产出自研芯片[33][34] - AI中心成立后宣称"投入无上限",但尚未出现划时代技术突破[36][37] 专利纠纷影响 - 与诺基亚持续3年专利诉讼,2024年达成全球交叉许可协议[38] - 2025年与松下达成协议后又面临Celerity IP新诉讼[39] - 欧洲折叠屏市场份额下滑63%,专利纠纷被认为是主因[40] 战略困境 - 面临"机海战术"基本盘与"高端化转型"的资源分配矛盾[20] - 专利技术未转化为产品差异化或品牌溢价能力[26][27] - 营销能力存在短板,技术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品牌认知[28][32]
手机智能体“无障碍”通行,你做好“直播生活”的准备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0 02:25
AI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 - AI智能体已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 具备感知环境 自主决策和执行任务的能力 与简单对话的聊天机器人有本质区别 [1] - 手机厂商自2023年起争相接入大模型 将语音助手升级为全能智能体管家 可实现"一句话点2000杯咖啡"等复杂操作 [2] - 实测6款主流AI手机显示 当前智能体虽未实现"全自动驾驶"理想形态 但已具备基础任务执行能力 [2] 无障碍功能的安全隐患 - 无障碍功能拥有系统最高权限 可获取屏幕所有信息并模拟用户操作 存在银行卡密码等敏感数据泄露风险 [3] - 黑灰产已开始滥用该功能实施信息窃取 315晚会曝光的数据黑产案件涉及20亿条精准用户画像 [3] - 除华为外 所有测试手机智能体均调用无障碍功能 荣耀用于点外卖 小米用于打车 三星在对话时自动开启 [4][5] 厂商合规管理问题 - 功能管理混乱:荣耀任务结束后自动关闭 小米持续开启 vivo输入法则全程开启无障碍权限 [7] - 权限管理分散:部分厂商原生智能体未出现在系统无障碍功能列表 如vivo和OPPO [8] - 授权机制缺失:仅小米会弹窗通知 荣耀和三星直接静默调用 vivo在特定场景才触发"一键识屏"提示 [9] 行业规模与监管建议 - 全球智能手机用户超40亿 中国约10亿 Counterpoint预测2027年AI手机渗透率达40% 出货量5.22亿部 [13] - 倡议加强权限管理 包括强制列入功能列表 单独弹窗风险提示 实时显示操作状态 提供快捷关闭开关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