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GOTM外骨骼软壳裤

搜索文档
80元租“机械腿”火遍景区,外骨骼机器人开启掘金时代?
36氪· 2025-05-12 01:28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外骨骼机器人从专业医疗和工业领域向消费级市场拓展 主要受益于技术迭代 规模应用和核心部件成本下降 [1][3][4] - 全球外骨骼机器人产业产值预计从2020年3.92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3% 出货量从2025年10.7万件增至2028年30.1万件 [7] - 消费级市场增长动力来自老龄化社会辅助设备需求 户外运动爱好者及运动损伤年轻人群的现实需求 [1][7] 产品商业化与定价策略 - 景区租赁模式大幅降低体验门槛 泰山景区执行80元/3小时 恩施大峡谷98元/3小时 华山景区200元/天 [2][3] - 消费级产品售价显著下探 深圳肯綮科技产品售价6000-8000元 杭州程天科技推出2599元个人用户产品 傲鲨智能推出千元级产品 [4] - 成本下降主要依赖轻量化材料应用 驱动电机性能升级和智能控制系统优化 [4] 企业战略与资本布局 - 多家企业调整产品方向聚焦消费级市场 傲鲨智能推进B端市场C端化 程天科技首次推出个人用户产品 [6] - 户外品牌跨界布局 始祖鸟发布动力外骨骼软壳裤 探路者与迈宝智能联合开发登山外骨骼 [6] - 资本市场热度提升 傲鲨智能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长沙优龙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5] 技术进展与用户体验 - 产品轻量化成效显著 景区投放设备总重约1公斤 具备感知穿戴者动作并适时助力的功能 [1][5] - 用户体验存在技术瓶颈 设备与人体动作节奏不匹配可能破坏平衡 长期使用可能削弱身体自我感知能力 [7][8] - 舒适性有待改善 长时间穿戴导致绑定位置出汗和疲劳感 行业缺乏安全规范与标准 [9] 市场推广挑战 - 当前产品仍被定位为辅助行动的电子设备而非医疗康复产品 需使用者具备一定控制力 [8] - 行业缺乏明确安全性 可靠性及健康影响评估标准 仅靠降价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