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oid robots

搜索文档
Tesla's Q3 will be the last good one for a while, says The Westly Group's Steve Westly
Youtube· 2025-09-26 19:55
Is Tesla on pace to soar to new highs in the year ahead. Well, joining me now right here on set is Steve Wesley, the founder of Wesley Group and a former Tesla board member. It's so great to have you here in person. >> Great to be here.>> All right, so what do you think is is is this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chapter for Tesla. >> Well, I think it's a tale of two cities. Look, I think they're going to post a solid Q3, 465,000 vehicles, about 25 billion for the year. They're going to be a little up in China, ...
The 13th China (Mian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Opens, Showcasing Mianyang's Strength in Sci-Tech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Globenewswire· 2025-09-26 12:44
MIANYANG, China, Sept. 26, 2025 (GLOBE NEWSWIRE) -- The 13th China (Mian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Expo") opened on September 26. This year's event highlighted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and features, for the first time, a "Specialized Industrial Products Exhibition and Sales Zone" to facilitate the transition of innovations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marketplace. A Media Snippet ...
7 AI Startups Backed by Jeff Bezos — Should You Invest?
Yahoo Finance· 2025-09-22 15:00
Jeff Bezos, founder of Amazon, has a track record of spotting big opportunities before the crowd. He was an early investor of Google, X, Airbnb and Uber — companies that went on to redefine entire industries. He’s now turning his atten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AI-powered robotics. For You: If Bezos’ Wealth Was Evenly Distributed Across the US, How Much Would We Get? Try This: 9 Downsizing Tips for the Middle Class To Save on Monthly Expenses In 2024 alone, Bezos inves ...
Figure reaches $39B valuation in latest funding round
Yahoo Finance· 2025-09-16 16:49
Humanoid robotics company Figure raised its largest round of funding yet, a sign of growing investor interest in robots designed to work alongside humans in warehouses, factories, and other settings. San Jose, California-based Figure announced on Tuesday that it raised a Series C funding round that values the company at $39 billion. The round, which “exceeded $1 billion,” said Figure, was led by Parkway Venture Capital with participation from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Nvidia, and Intel Capital, among ...
If You'd Invested $500 in Tesla 5 Years Ago, Here's How Much You'd Have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9-14 10:25
公司历史表现 - 特斯拉推动电动汽车成为主流产品 成功颠覆全球汽车市场 [1] - 过去五年股价累计上涨185% 500美元投资可增值至1,424美元 [4] - 尽管当前股价较2024年12月峰值下跌28% 但股东仍获得显著回报 [4] 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销售设计精良且技术先进的电动汽车产品 [5] - 2024年8月在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降至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 [6] - 近期面临收入下滑和利润率承压的经营困境 [6] 市场预期与估值 - 投资者对公司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未来商业化前景持乐观态度 [5] - 当前市盈率达201倍 反映市场预期未来数年完美执行能力 [6] - 股价被普遍认为存在高估现象 尽管存在业务执行不确定性 [6]
Tesla offers massive $1 trillion pay package to Elon Musk
Fox Business· 2025-09-05 14:35
薪酬方案核心条款 -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价值1万亿美元的新薪酬方案 若达成市值8.5万亿美元等目标 CEO马斯克将获得12%公司股票[1][2] - 方案包含2035年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 商业化运营100万辆机器人出租车等运营目标[7] - 需达成4000亿美元调整后EBITDA目标 较2024年166亿美元实现大幅增长[8] 方案制定背景 - 董事会认为马斯克的独特愿景对公司应对关键转折点至关重要[5] - 自2018年3月以来公司市值增长超20倍 但马斯克自2017年后未获得实质性报酬[6] - 方案旨在激励并保留关键领导层 推动公司成为史上最有价值企业[5][6] 股权结构与市场反应 - 马斯克现持有特斯拉13%流通股 新授予股份为限制性股票 不可立即出售[2] - 公司同时授予290亿美元临时奖励 包括960万股新股 作为对2018年500亿美元薪酬被法院否决的善意补偿[11][13] - 薪酬方案公布后特斯拉股价上涨 当日收盘报338.53美元 涨幅1.33%[10][13] 行权条件与领导层承诺 - 马斯克需继续担任高管职务两年且法院未恢复2018年薪酬方案方可获得临时奖励股份[14] - 公司明确马斯克将在未来数年继续领导这家电动汽车巨头[11][14]
毛宁:我看了相关视频,确实很有意思
券商中国· 2025-08-19 15:00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生活,中国近期举办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活动,展示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成果 [1]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5个国家的国际机器人队伍参与亮相,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1] - 评论认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展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国正在中美科技竞争中抢占领先优势 [1] - 中方愿意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让科技创新的成果为全球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赋能 [1] 行业活动与平台 - 中国近期相继举办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活动 [1] - 这些活动为世界搭建了前沿科技交流与未来产业对话的平台 [1]
外交部回应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9 07:44
行业活动与创新展示 - 北京举办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吸引来自15个国家的国际机器人队伍参与亮相 [1] - 中国近期相继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机器人大会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活动 展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创新成果 [1] - 活动为世界搭建前沿科技交流与未来产业对话平台 [1] 技术发展进程 - 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生活 [1] -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展现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1] - 评论认为中国正在中美科技竞争中抢占领先优势 [1] 国际合作与开放态度 - 中方始终认为只有开放合作 科技才能创新 人类才会进步 [1] - 愿意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 让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赋能 [1]
看见机器人更多新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0:41
行业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吸引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下全球同类展会之最 [1] - 机器人产业正经历深刻范式变革,由人工智能驱动、以通用化和人形化为重要特征的"具身智能"新时代加速到来 [1][2] -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 [1] 市场表现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5.6万套,较2015年3.3万套大幅增长,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 [3] -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能为结构复杂的人形机器人提供成本可控、供应稳定的全套产业链支持 [3] 技术发展 - 机器人正从简单"搬运—焊接"任务向高精度"装配—检测"升级,推动机器人视觉、力控等技术突破 [3] - 高性能伺服电机、高精度减速器、先进传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自主可控水平有待提升 [4] - 需大力发展机器人操作系统与专用AI大模型,构建自主核心软件与算法生态 [4] 应用场景 - 仓储物流领域海量包裹处理需求催生从分拣到派送的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 [3] - 民生服务领域如养老陪护和家政服务为人形机器人融入日常生活描绘商业路径 [3] - 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和多样化应用场景为机器人提供丰富"试验场" [2] 产业优势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新赛道上抢占先发身位,得益于丰富应用场景和完整产业链条双重优势 [4] - 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极大缩短"从图纸到产品"周期,为技术快速产品化和商业化按下"加速键" [3] 发展建议 - 产业发展需强化场景驱动,打造"杀手级"应用而非单纯技术炫技 [4] - 需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培养AI、软件、硬件复合型人才 [4] - 必须持续筑牢技术根基,攻克"卡脖子"难题,将先发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4][5]
21社论丨看见机器人更多新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0:35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核心观点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吸引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全球同类展会之最 [1] - 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一系列科技创新突破,2024年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 [1] - 人工智能驱动、以通用化和人形化为重要特征的"具身智能"新时代正加速到来 [1] 机器人产业范式变革 - AI能力快速迭代推动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但技术需转化为市场接受的产品才能形成产业 [2] - 真实应用场景的反馈和制造业能力迭代变得更重要,中国市场的优势在于庞大需求和多样化应用场景,为机器人提供丰富"试验场" [2] 中国机器人产业竞争力 - 机器人应用场景多元化:高端制造业向高精度"装配-检测"升级,仓储物流领域催生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民生服务领域为人形机器人融入日常生活描绘商业路径 [3]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2015年为3.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 [3] - 中国拥有完整产业链:从零部件到系统集成,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缩短产品化周期 [3] 中国机器人产业挑战与机遇 - 需持续攻克"卡脖子"难题:高性能伺服电机、高精度减速器、先进传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自主可控水平有待提升 [4] - 需在"大脑"层面下功夫:大力发展机器人操作系统与专用AI大模型,构建自主核心软件与算法生态 [4] 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 - 产业发展必须强化场景驱动,打造"杀手级"应用而非单纯技术炫技 [5] - 需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生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培养AI、软件、硬件复合型人才 [5] - 中国需抓住战略机遇,夯实技术基础,深化应用落地,将先发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