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alliday AI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AI 创业,增长也是创始人的必修课
Founder Park· 2025-09-07 02:00
创业公司增长挑战 - 创业公司常高薪聘请有大厂经验的增长负责人 但产品处于1.0版本阶段 任务成功率低于50% 服务器仅支持数百用户便会宕机[2] - 创始人忙于管理、招聘、融资和第二增长曲线设计 缺乏时间深入用户社区沟通和访谈[3][4] - 在AI产品成熟度不足的背景下 创始人对用户获取-留存-转化链条认知不足可能导致错误归因[5] 增长研坊活动设计 - 活动于9月20-21日在北京举办 采用限人数研坊模式 早鸟优惠截至下周二[8][9] - 五位专家均服务过出海企业并操盘明星项目 聚焦SEO/GEO实战、红人营销及Discord/Reddit社区运营[11] - 采用分组实战模式 每组8人跨背景混搭 包含技术、产品、增长、硬件和AI基础设施领域专家[16] - 设置组长引导讨论 鼓励携带未解决问题参与 强调失败案例的借鉴价值[16][17] 实战内容安排 - SEO环节包含技术审计实操 大模型内容生成优化及网站问题分析[13] - 红人营销部分拆解底层逻辑和常见误区 分析真实案例[18][44] - 多渠道营销环节设计AI辅助内容生产流程 体验实用工具[18] - Discord社区搭建实战演练 要求提前安装相关工具[37] 特邀嘉宾案例 - 可以科技的宠物机器人Loona在Kickstarter创消费机器人众筹纪录 日本Makuake平台表现突出[21] - 设计类Agent产品Lovart被TheInformation点名 以画布设计交互和视频生成能力快速出海[21] - AI眼镜Halliday在Kickstarter上线24小时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 完成超2000单 覆盖101个国家超1万用户[22] 课程内容体系 - 海外市场趋势洞察涵盖2025年市场预测和Reddit运营策略[38] - AI驱动增长策略包括自然流量增长路线图和内容工程化实践[39] - 广告投放策略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机会和三阶段投放方法[45] - GTM阶段多渠道组合策略和新版本发布方法[46] 参与者收益 - 获得可落地增长实操打法 建立全员协同作战体系 探索小预算渠道验证路径[27] - 通过Open Night开放麦环节自由分享出海经验与教训[19][20] - 链接同行专家资源 建立持续解决问题的网络通路[29] 导师团队背景 - Julia Yin拥有10年美国市场增长经验 专注SEO和用户转化 服务20+中美创业公司[30] - 赵赫专注海外社区运营 曾实现40万用户增长并构建ISV体系[31] - Lysa管理千万美元级KOL营销 服务近百家科技品牌[32] - 韩宗良服务80%AI客户包括MiniMax、美图、智谱AI等 同时为谷歌核心代理商[33] - 叶晨曦Leo运营月发行量6000万的AI Secret Newsletter 服务80多家AI公司包括阿里巴巴、Airtable等[34]
出海就像人生,你要踩的坑,大概率有人也踩过
Founder Park· 2025-09-03 12:21
出海增长的话题,大体上有三个主要问题: 然后还有巨多细节到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小问题。 所有这些,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势所趋,是共性的。 面对共性的问题,我们准备了一个解决方案,Founder Park 的 出海增长研坊 。 我们邀请到行业里最优秀的一线操盘导师,一起打磨了这次的分享内容。几位增长专家不仅有操盘过明 星项目的经验,还都曾深度陪伴创始团队,从 0 到 1 打磨产品并实现商业化。他们懂产品,也懂商业, 知道怎么真正帮助到你。 参加 Founder Park 出海增长研坊具体会有哪些帮助? 超 12000 人的「AI 产品市集」社群!不错过每一款有价值的 AI 应用。 邀请从业者、开发人员和创业者,飞书扫码加群: 搜索优化(以及时下流行的 GEO) 网红 influencer 营销 社区运营 进群后,你有机会得到: 01 理论废话太多, 不如直接拆真实案例 本次邀请的五位增长专家,都服务过大量出海企业,操盘过明星项目,从 0 到 1 的坑,该踩的都踩过, 实时 realtime 还在踩着。 相比过往的公开分享,这次的闭门交流会更聚焦在大家真正在意的痛点:SEO/GEO 实战、红人营销、 还有 Discor ...
直击WAIC:让用户排长队体验的智能眼镜,今年究竟有什么新东西?
36氪· 2025-07-31 11:00
行业融资与市场热度 - 2025年5月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生87个融资事件 其中人工智能硬件赛道最热门 达42个投融资事件[1] - OpenAI以65亿美元全资收购一家AI硬件公司 资本持续关注AI硬件赛道[1] - 2023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34万台 2024年增长至234万台 预计2028年达两千万台量级[4] - 2024年AR眼镜销量28.6万台 预计2025年中国AR眼镜将迎来销量高峰[4] 产品技术发展 - 智能眼镜成为AI硬件核心品类 主要分为两类:替代手机功能型(拍照/音乐/AI语音)和显示功能型[6][8] - 重量控制成为关键竞争指标 李未可产品仅23-38克 Rokid Glasses为49克[12] - 核心部件采用高通骁龙AR1芯片(Rokid/雷鸟/夸克)和索尼IMX681图像传感器(1200万像素)[20] - 显示技术突破包括XREAL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视场角57° 显示面积提升38%)和Halliday的视网膜直接成像技术[13][14][21] - 雷鸟X3 Pro实现全彩Micro-LED显示 搭载安卓虚拟机系统支持抖音/王者荣耀等应用[23] 厂商竞争格局 - 阿里巴巴发布首款自研"夸克AI眼镜" 集成高德导航/支付宝/淘宝比价/飞猪商旅等功能[1][9][10] - 主流厂商包括Rokid(30万台销量)/XREAL(XREAL ONE首发破万台)/李未可/雷鸟/小米(三天销量2万+)/Halliday[28][29] - 国际厂商三星AI眼镜预计2025年9月上市 苹果首代产品预计2026年发布[18] - 行业从AI音频/拍摄眼镜转向AI+AR显示眼镜 强调轻量化/续航/无眩晕等技术指标[19] 商业化与市场表现 - RayBan Meta 2024年销量224万台(占全球总量95.7%)成功因素包括49克重量/时尚设计/3000元价位/摄影+耳机+语音功能[25][26] - 商业化路径主要围绕替代手机功能 控制成本实现亲民价格[28] - 存在退货率问题(小米AI眼镜或达40%)及供应链风险(闪极发货延期)[30] - 同质化现象显现 多数产品采用相似芯片与传感器配置[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