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 S4

搜索文档
美国建厂一年就关门!摩托罗拉前高管:美国人不习惯打螺丝
观察者网· 2025-08-11 07:52
摩托罗拉美国制造尝试 - 摩托罗拉2013年在德克萨斯州生产Moto X旗舰手机 旨在与iPhone和三星Galaxy竞争[1][5][6] - 因销量不佳 Moto X合约价从200美元降至100美元 第三季度销量仅50万部 同期三星Galaxy S4单月销量超1000万部[5] - 工厂于次年关闭 放弃美国组装计划[1] 美国制造业劳动力挑战 - 面临技能缺口和工厂岗位填补困难 员工更倾向选择零售或餐饮服务[6] - 智能手机组装涉及数百个精密零件 需专项培训 但美国劳动力普遍不适应此类工作[6] - 2023年6-7月美国制造业减少1.1万个岗位 5-6月减少1.5万个 制造业成裁员最严重行业之一[8] 中美制造业规模对比 - 中国2023年制造业就业人数达1.23亿人 为各行业最高[8] - 中国拥有完整智能手机供应链 熟练劳动力 强大供应商网络和数字化基础设施 成本比地区竞争对手低20%-50%[11] - 苹果CEO库克称中国劳动力兼具工匠技能 精密机器人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优势[12] 当前美国制造政策动向 - 特朗普政府向苹果三星施压要求在美国生产移动设备 否则面临25%关税[5] - 特朗普集团推出T1智能手机 最初宣称"美国制造" 后改为"基于美国价值观设计" 售价499美元[11] - 专家质疑美国制造零部件竞争力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11] 技术规格数据 - Moto X采用安卓系统 Core i5-10600处理器 1.7GHz速度 16GB内存 4.65英寸屏 720x1560分辨率[3]
倾转旋翼eVTOL加速商业化落地
2025-08-05 03:1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低空经济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领域,涉及技术路径比较(轻转旋翼/复合翼/多旋翼)、商业化落地及政策环境[1][2][3] - 公司案例包括朱比嘉(Joby)、AutoCraft、卧飞长空(A200)、实际科技等,重点关注技术性能、试航认证进度及市场定位[10][13][15] 核心技术与性能对比 **轻转旋翼技术优势** - 速度与航程:巡航速度达250公里/小时(最快400公里/小时),显著高于复合翼(160-180公里/小时)和多旋翼(航程有限)[12][9] - 载重与经济性:有效载荷更大,电机负载少导致整机成本更低,运营效率更高(测算显示100公里速度差可提升单日飞行频次4次)[12][7] - 全球趋势:轻转构型产品占比达350个(复合翼172个,多旋翼284个),技术路径获行业共识[10] **复合翼与多旋翼局限性** - 复合翼:两套动力系统导致载重比低、成本高,适用中速中航程场景(速度<140公里/小时,航程<100公里)[7] - 多旋翼:无机翼设计致飞行速度低、航程短,应用场景狭窄[6] 商业化与市场定位 **目标场景** - 核心市场:30-100公里短途旅游及城市交通(如景区接驳、城市拥堵缓解),定价策略参考10分钟300元的高端旅游需求[17][15] - 非核心场景:医疗救援/应急响应因悬停续航不足、市场空间有限被排除[16] **出海挑战** - 合规壁垒:需依托双边试航协议及本地国资合作方推动认证(如阿联酋、马来西亚案例)[4][5] - 企业能力要求:国际化团队、政府资源整合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红筹架构企业更具融资优势[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内政策:2023年起低空经济进入"黄金十年",地方政府与民航局协同推进法规修订(如上海红潮机场试点)[18][19] - 认证进度:轻转旋翼试航标准与复合翼一致,国内企业取证进度滞后海外1-3年[10][13] - 技术标准整合:民航局参考Joby等头部企业标准,即将发布统一市场标准以加速认证[13][19] 技术路线争议 - 有人驾驶为主:现阶段无人驾驶因安全风险被否定(需飞行员辅助),欧美市场同样排斥无人方案[21][22] - 电动vs混动:混动方案依赖燃油发电,载人场景适用性差;未来固态电池技术或改变格局[22][23] 风险提示 - 商业化落地依赖政策驱动与基础设施配套(如空域管理、充电网络)[14][20] - 技术迭代风险:固态电池等突破可能颠覆现有路径[23] 注:所有分析基于公开电话会议记录,不构成投资建议[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