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OR超级复合体

搜索文档
因涉嫌性骚扰被开除,mTOR研究先驱远走捷克从新建立实验室,如今再发Nature
生物世界· 2025-08-21 08:00
David Sabatini科研生涯与学术成就 - 因发现mTOR蛋白和揭示其为雷帕霉素直接作用靶点而闻名世界[3] - 1997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Whitehead研究所并建立实验室 2006年获终身教职 2008年入选HHMI研究员 201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3] - 发表超过200篇论文 其中70余篇发表于Cell/Nature/Science 总被引次数超19万次 H指数达160[3] 职业争议与变动 - 2020年10月被指控性骚扰 2021年8月从Whitehead研究所辞职并被HHMI解雇[4] - 2022年5月纽约大学拟聘用但因抗议未果 2023年11月接受捷克科学院职位并建立新实验室[5] mTORC1机制研究突破 - 研究解析氨基酸动态调控mTORC1的结构基础 发表于2025年8月20日Nature期刊[5] - mTORC1是由mTOR/Raptor/mLST8/PRAS40/DEPTOR组成的蛋白复合体 核心功能为调控细胞生长/代谢/生存[7] - 氨基酸通过Rag GTP酶激活mTORC1 其活性受GATOR超级复合体(含GATOR1/KICSTOR/GATOR2)调控[7] GATOR2结构与调控机制 - GATOR2形成八角形笼状结构 WD40结构域β-螺旋桨可与GATOR1/亮氨酸传感器Sestrin1-2/精氨酸传感器CASTOR1相互作用[8] - 冷冻电镜解析显示传感器占据独特且不重叠的结合位点 破坏位点会选择性损害mTORC1对特定氨基酸的感知能力[9] - 研究揭示两级调控机制:别构信号传递(氨基酸信号经传感器至GATOR2)和结构驱动激活(GATOR2构象变化激活mTORC1)[12] 技术局限与未来方向 - AI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尚无法模拟营养传感器在配体或GATOR2结合时的构象变化[14] - 需通过实验结构测定GATOR复合体(包括KICSTOR和SAMTOR)以揭示调控逻辑并指导药物设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