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全息文物展柜

搜索文档
激扬文明的力量——“文博热”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5-20 00:54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近年来,博物馆正在积极适应变化,用可亲可近的吸引力替代"高冷 范儿",以新面貌、新气象让逛展融入百姓日常。 这是广西民族博物馆日前展出的三国乘骑水鸟饰变形羽人纹铜鼓。新华社记者 覃广华 摄 5月10日,游客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3D复原技术将李白笔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化为可触可感的诗意画卷,声源复原技术更让3000年前巴国的军用打击乐器之音穿越时空。 5月16日,游客在山东省青州博物馆参观游览。新华社发(王继林 摄)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主题展以数字技术为骨架、文物瑰宝为血肉,将长江三峡数百万年的自然与人文历史浓缩于方寸之间。 "这个声音它的提取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当时先复制了一遍,采取声源的复原技术把它提取出来,才能够让我们跨越3000多年听到巴国的声 音。这是我们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的体现。"博物馆解说员唐欢介绍。 这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日前展出的文物。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新推出的AI全息文物展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广西民族博物馆信息技术部主任徐光霁介绍,"它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