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M制氢技术

搜索文档
九雄聚首,共克绿氢制取四大技术壁垒
势银能链· 2025-08-20 04:09
制氢技术市场概况 - 2025年H1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公开招采规模达323.8MW [1] - ALK技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在招采订单中占比89% [1] - PEM技术以"ALK+PEM"混合形式及独立形式分别占比8%和2% [1] ALK技术特性与挑战 - 技术成熟度高且成本较低 在工业制氢领域应用广泛 [1] - 存在碱性隔膜易受电解液侵蚀问题 导致气体阻隔性下降和离子传导效率衰减 [1] - 镍基催化剂存在催化活性不足问题 导致电解槽能耗偏高 [1] - 结构设计难以快速响应电力波动 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场景中稳定性受限 [1] PEM技术特性与挑战 - 具有效率高和响应速度快的技术优势 [1] - 成本控制是主要难点 特别是铱、钌等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 [1][3] - 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的耐久性与化学稳定性需进一步优化 [3] - 对水质要求极高 金属离子等杂质会影响膜性能与催化剂寿命 [3] AEM技术发展现状 - 兼具ALK与PEM技术优势 目前处于发展初期 [3] - 2025年已有部分企业开启示范应用 [3] - 面临阴离子交换膜性能不稳定问题 碱性环境下易发生降解 [3] - 电极反应动力学较慢 阳极氧气析出反应过电位较高 [3] SOEC技术特性 - 利用高温余热提高制氢效率 适合与工业余热或核能结合 [4] - 面临高温环境下材料腐蚀问题 电极和电解质易发生性能退化 [4] - 系统集成难度大 需要精准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 [4] - 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 短期内难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4] 行业会议与参与企业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于8月27-28日在无锡举办 主题为"以高可靠、高效制氢产品,破局绿氢发展卡点" [4][5] - 设立系统及电解槽专场 吸引阳光氢能、翌晶能源、三一氢能、中船派瑞氢能等领先企业参与 [4] - 会议涵盖四大技术路线专题讨论 包括ALK大标方发展、SOEC技术创新、PEM产业化实践等议题 [6][7][8] - 力源科技在会议期间发布PPS复合隔膜+方形电解槽新品 [6]
AEM 制氢困局:供应链短板待补齐
势银能链· 2025-05-13 03:19
AEM制氢技术发展现状 - AEM制氢技术作为第三代电解水制氢技术,兼具ALK与PEM技术优势,近年来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相关产品和技术在氢能展会上大量涌现 [1] - 当前技术仍处于发展前期,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供应链体系薄弱等核心挑战,规模化生产推进困难 [1] 供应链瓶颈分析 - 核心材料(膜、催化剂、电极、扩散层、双极板)普遍存在供应不足或垄断问题,专业化BOP供应链缺失 [1][2] - 膜材料国产化面临恶性循环:市场需求少→缺乏扩产动力→成本高→性能不足→价格高昂,破局需提升寿命并降低价格 [2] - 双极板缺乏专业生产商,多由燃料电池/PEM电解槽企业"兼职"生产,难以满足AEM特殊需求 [2] - 部分企业被迫全栈自研BOP组件,导致物料成本高企,电解槽整体成本居高不下 [4] 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障碍 - 技术处于实验室向商业应用过渡阶段,百千瓦级产品开发难度指数级提升,兆瓦级相对容易但需实证稳定性与寿命 [6] - 2024年示范项目多为企业试水性质,市场短期内将维持小规模体量,需通过工程验证和技术优化才能起量 [6] - 行业现阶段应聚焦技术痛点:风光波动适应性、设备降本、寿命延长,避免盲目投资 [6] 外部政策影响 - 美国贸易政策可能通过技术管制和供应链限制推高制氢设备价格,加剧技术封锁风险 [8] - 外部压力倒逼国内加速自主研发,促进供应链本土化,推动中国电解槽企业全球化布局 [8] 产业发展建议 - 需构建完整供应链生态,通过材料/技术/应用平衡实现商业化,呼吁更多企业入场推动降本增效 [10] - 政策层面建议通过补贴或专项扶持加速关键材料国产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成熟度 [10] - 行业需加快百千瓦级项目落地验证,积累工程经验为规模化铺路 [10]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7月16-17日在无锡举办,聚焦AEM制氢发展并颁发产业创新奖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