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应用开发

搜索文档
毫厘之间逐梦 技能兴陕报国
陕西日报· 2025-09-28 22:42
天地之中,黄河之滨。9月19日至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郑州举行。在这场 被誉为我国职业技能竞技的"全运会"上,116名陕西选手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决战"技能之巅", 展示了陕西技能人才的风采。 此次大赛,陕西选手参加全部106个赛项,选手包括职工和学生,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44岁。 陕西代表团获得2枚银牌、1枚铜牌。 "站在这里,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期待这一天很久了!"参加物流与货运代理赛项的陕西选手马玲娜说,每一位拿到全国技能大 赛"入场券"的选手,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参加国家级的比赛,既是挑战,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 会。" 参加本届大赛的陕西选手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初露锋芒的新星,无一不怀揣热爱,为攀登 技能高峰不懈努力。 来自西安航天技工学校的数控车赛项选手马周怡常为了一个零件的加工精度反复调试数据。高温 下,她快速往返于操作台与数控机床之间,追求着精准与效率。 技能在传承中不断进步,也在沉淀中愈发娴熟。第二次参加比赛的陕西选手张成成状态明显稳了许 多:"通过上次的比赛,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经过刻苦训练,希望能将自己的短板变为长处,把 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
构建“四链”融合发展机制 创新产学研共同体模式
经济日报· 2025-06-25 22:32
产学研协同育人理念 - 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打破产、学、研壁垒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1]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以"四链"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教育链为根基、产业链为支撑、创新链为动力、人才链为牵引的产学研"共同体"生态 [2] 融合发展机制 - 建立4大机制保障产学研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参与动力机制(资源互补共创共享)、组织运行机制(院董会共建共管)、利益共享机制(投入产出科学评估)、协调保障机制(战略协议与联席会议) [3] 现代产业学院模式 - 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与中国邮政、海水稻研发中心、中软国际等合作组建智慧农业、人工智能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2个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 [4] - 以院董会为管理核心,企业高管、学院管理者与教育专家三方协同决策,精准匹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 [4] 课程共建模式 - 联合华为云、海信等企业开发"鸿蒙应用开发""智能仓储系统设计"等近百门校企融合课程,动态优化课程体系 [5] - 实施项目制教学,年均引入元宇宙、360网络攻防等2-3个真实项目案例,同步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挂职+技术骨干导师) [5] 平台牵引模式 - 与青岛特锐德、国合公司共建8个"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联合恒星集团打造创新孵化与就业服务综合平台 [6] - 协同华为云、海尔、海信等企业建成鸿蒙开发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27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 [6] 项目驱动模式 - 年均引入企业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真实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0余项 [7] - 通过"四真"教学场景(真实市场环境、岗位、项目、实岗真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术应用与团队协作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