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米

搜索文档
中国金属利用(01636.HK)5月23日收盘上涨23.33%,成交6.3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23 08:30
市场表现 - 5月23日港股收盘,中国金属利用股价上涨23.33%至0.37港元/股,成交量18万股,成交额6.36万港元,振幅30.0%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下跌43.4%,年初至今累计跌幅63.88%,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7.37%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68亿元,同比减少44.13%,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减亏19.03%),毛利率-6.57%,资产负债率484.21% [2] - 公司市盈率(TTM)-0.19倍,低于行业平均值-3.69倍和中值-0.1倍,在一般金属及矿石行业中排名第66位 [3]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专业再生铜加工企业,拥有88万吨铜熔融加工、8万吨深加工、50万吨废旧铜标准化年产能,形成"回收-加工-再制造"全产业链 [4] - 产品涵盖铜杆、铜棒、铜排等基础材料及电力电缆等终端产品,市场覆盖全国20余省市,部分出口欧美 [4] - 旗下控股20余家企业,包括铜鑫铜业、博鑫铜业等,建立"互联网+金融+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的金循环电商平台 [4] 技术与研发 - 拥有46项专利技术、9项核心关键技术,3项获省级科技成果认证,科技成果转化率超70% [4] - 采用纯氧燃烧、余热回收等先进工艺,建成省级技术中心和劳模创新工作室,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 [4] - 旗下多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等称号 [4] 战略规划 - 目标打造千亿级企业集团,计划建设50个全国性产业基地,实现年加工100万吨废旧铜、30万吨深加工产能 [4] - 远期规划包括50万吨矿产资源开发能力、100万吨有色金属加工配送能力,目标年税收超60亿元 [4]
中国金属利用—新盘中最低价触及0.29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5-13 09:1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5月13日收盘价0.290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0.95% 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流入37.742万港元 流出33.948万港元 实现净流入3.79万港元 [1] 公司基础信息 - 专业从事再生铜加工 2014年2月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市值120亿港元 [2] - 恒生指数成分股 深港通首批交易股票 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 [2] 产能与产业布局 - 具备铜熔融加工88万吨 深加工8万吨 废旧铜标准化50万吨年产能 [2] - 在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福建等地设有多处产业基地 全资控股20余家公司 [2] - 形成从资源回收到加工再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2] 产品与市场 - 主要产品包括铜杆/铜棒/铜排/铜丝/铜米/电力电缆/通讯线缆 [2] - 销售覆盖全国二十余省市 稳定占据川渝湘鄂陕闽黔区域市场 [2] - 部分产品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 并销往欧美地区 [2] 技术研发实力 - 拥有46项专利技术 9项核心关键技术 3项省级科技成果认证 [2] -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 采用纯氧燃烧/余热回收/天然气还原等先进工艺 [2] - 与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联合研发基地 设有省级技术中心 [2] 人力资源配置 - 员工总数1000余人 含博士5人/硕士12人 高级职称15人/高级技师17人 [2] - 技术研发人员82名 中级职称52人 [2] 企业荣誉资质 - 获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四川民营企业100强 [2] - 多家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质量诚信优秀企业 [2] - 入选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环境服务业试点项目 [2]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打造千亿级企业集团 建设50个仓储物流加工交割基地 [2] - 规划年加工废旧铜100万吨 深加工能力超30万吨 废铜标准化加工100万吨 [2] - 力争实现税收超60亿元 成为产业链完整的铜加工再制造龙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