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视手术
icon
搜索文档
贩卖焦虑夸大宣传 “低龄整形热”背后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01:23
暑期学生医美消费趋势 - 高考后学生整形需求激增 多地医院和民营机构迎来高峰期 手术量增加三成以上 [1][3] - 学生成为医美消费主力 咨询量达平日3-4倍 手术排期已满 需提前预约 [3] - 家长主动支持子女整形 数万元"变美套餐"成为高考奖励 包含近视手术/双眼皮/隆鼻等项目 [2] 医美机构营销策略 - 机构推出针对性促销活动 "暑你最美"优惠提供八折折扣 介绍同学可减免500-1000元 [3] - 采用"限时秒杀""早做早美"等宣传话术 提前增加医生和手术室资源应对客流高峰 [3] - 连锁机构推出学生特惠套餐 注射类与光电项目同步热销 [3] 青少年整形行为特征 - 艺术类院校学生更早接触医美 高二阶段为艺考进行双眼皮手术较为普遍 [2] - 消费项目呈现多元化 包含抽脂/纹眉/微调注射等 部分学生通过节食攒钱进行消费 [2] - 出现跨境医美消费趋势 家庭条件优越者选择赴韩国边旅游边整容 [2] 行业潜在问题 - 存在夸大宣传和审美绑架现象 单一审美标准加剧青少年外貌焦虑 [1][6] - 社交媒体网红内容强化"白瘦幼"审美标准 经美化处理的图像与现实产生巨大落差 [6] - 部分机构针对学生群体进行定向营销 存在制造焦虑的促销行为 [7] 医疗专业观点 - 专家明确不建议未成年人接受医美手术 因生理发育未成熟可能影响健康 [4] - 双眼皮手术存在出血/感染/瘢痕增生等风险 严重时可能影响眼部功能 [4] - 3-6个月恢复期内可能出现线条不对称/肉条感/紧绷感等术后问题 [4] 心理影响分析 - 整形低龄化反映青少年过度自我关注 易引发进食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等心理问题 [5] - 将人际关系问题归因于容貌缺陷 导致情绪波动/自我否定/回避外出等心理危机 [5] - 部分患者存在病态追求完美倾向 即使容貌良好仍要求多次整形 [6]
深读10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2:43
暑期经济消费趋势 - 高考后超长假期催生多元消费领域包括升学宴、毕业旅行、室内滑雪、艺术培训、医美整形、考驾照、近视手术及音乐节 [1] - 消费分层现象明显带动多产业发展 [1] 公交物流合作模式 - 多地公交公司与顺丰等快递企业合作开展"公交+快递"模式 [1] - 模式可盘活公交闲置运力与场站资源并弥补快递配送短板 [1] - 合作或成公交公司新收入来源且发展潜力待进一步挖掘 [1]
毕业季也是消费季,这八大“暑期经济”火了
36氪· 2025-07-28 04:12
升学宴市场 - 高考报名人数近二十年呈上升趋势 庞大考生群体为升学宴市场提供消费基础 [2] - 一线城市升学宴单桌价格普遍突破千元 对场景布置和菜品创意要求显著高于其他时段 [2] - 低线城市及县域市场传统流水席单桌成本约400-500元 酒店消费渗透率提升推动质量升级 [4] - 酒店餐饮企业推出定制化升学宴套餐 形成从场地布置到流程策划的完整服务链条 [5] 毕业旅行 - "毕业旅行"相关搜索热度环比激增3倍 高中毕业生预订热度同比暴涨137% [6] - 毕业旅行呈现长线化与主题化特征 55%用户倾向2-3人结伴出行 [6] - 免签政策红利推动出境游 6月出境机票价格较暑期高峰降低10% 热门境外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涨幅超六成 [8] - 景区推出优惠措施 如河北野三坡面向全国高考生实行免票政策 [8] 室内滑雪 - 冬奥会后冰雪运动热情提升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单日客流量峰值达1.2万至1.3万人次 [9] - 商家推出学生专属折扣门票和一站式套餐 带动装备购置和异地滑雪旅行等衍生消费 [11] - 室内滑雪打破季节界限 形成反季节经济新增长点 [11] 艺术培训 - 暑期艺术培训市场火爆 民族乐器销售比平日多30% [15] - 短期集训课程为期两周到一个月 考级辅导班价格普遍在千元上下 [13] - 消费分层明显 高收入家庭倾向一对一私教 中产家庭看重考级辅导 [12] 医美整形 - 预计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增长至3529亿元 暑期学生消费高峰数量比平时接近翻番 [16] - 轻医美项目契合暑期时间窗口 医美机构推出暑期焕颜专享套餐 [16] - 家长支持率达78.92% 带动医疗器械制造和美容护理产品等上下游产业 [18] 考驾照 - 7-8月C1/C2驾照报名量占全年总量22%-25% 远高于其他月份 [19] - 驾校推出学生专属优惠 如凭学生证享受几百元学费减免 [19] - 部分驾校引入VR模拟+AI机器人+人工教学模式 提升学员实战反应力 [21] 近视手术 - 6月近视眼手术搜索量环比增长251% 全飞秒类产品订单量环比增加103% [22] - 全飞秒手术费用约1.4万至1.8万元 晶体植入手术费用约3万元 [24] - 暑期眼科医院推出优惠套餐和快速通道服务 刺激消费 [22] 音乐节/演唱会 - 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 8月和9月为全年峰值 [25] - 跨城观演比例高达64.2% 带动高铁航空及周边酒店预订量 [27] - 宁波陈奕迅演唱会跨城歌迷占75% 直接带动约6亿元文商旅综合消费 [27]
高考结束后,准大学生们挤爆眼科门诊
36氪· 2025-06-20 09:43
近视手术市场趋势 - 中国近视手术人群以20岁以下为主 手术高峰期在夏季 高考后门诊量同比大幅增长[1] - 中国每千人中1.5人进行近视手术 人群平均年龄24.7岁[13] - 近视手术正成为高考后"三件套"之一 与配眼镜形成互补选择[13][16] 行业竞争格局 - 爱尔眼科旗下机构从2014年71家增至2024年974家 增长超10倍[17][19] - 华厦眼科资产从2021年9.53亿元增至2024年38.72亿元[19] - 除连锁机构外 小型诊所通过个性化服务占据细分市场[20] 手术技术与价格 - 主流手术分为角膜激光(1.5-3万元)和晶体植入(1.5-3万元)两类[15][16] - 全飞秒(SMILE)和半飞秒(FS-LASIK)是最常见术式[15] - 97%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预期效果[24] 营销乱象与监管 - 部分机构过度宣传手术效果 隐瞒潜在风险如畏光/眩光等[25] - 市场监管总局明令禁止"近视治愈"等误导性宣传[28] - 近视防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存在虚假宣传现象[27] 消费行为变迁 - 眼镜行业从暴利转向透明化 价格战加剧[10][11] - 近视医疗消费从单一配镜扩展到手术/防控等多元形态[7] - 消费者认知提升推动行业从信息不对称走向服务竞争[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