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

搜索文档
电力“跨省拼单” 破局能源“时空错配”
中国电力报· 2025-07-16 08:51
省间市场作用与必要性 - 我国能源资源逆向分布 90%煤炭 85%太阳能 80%风能和水能集中于三北和西南 70%能源需求在东部发达地区 需通过省间市场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3] - 新能源装机达16.5亿千瓦 但存在极热无风 极寒故障 晚峰无光等问题 对晚高峰负荷保障能力不足[3] - 空调负荷 采暖负荷快速攀升 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持续增长 电网峰谷差逐年加大 需通过省间互济平衡供需[3] 跨区电力交易现状与构成 - 今夏达成跨区电力交易1.65亿千瓦 其中1.22亿千瓦来自华北 东北 西北 西南大型煤电 风光新能源基地及大型水电站 占总量的3/4[4] - 0.43亿千瓦来自能源富集地区电厂通过省间市场化交易外送 占总量的1/4[4] - 华东区域夏季高峰负荷超4.4亿千瓦 跨区送华东最大电力约7900万千瓦 用电高峰时段每6千瓦负荷中至少有1千瓦来自外地能源基地[4] 中长期交易机制创新 - 按工作日连续运营机制优化交易流程 每月初发布交易日历 工作日收集需求次日完成交易 省间中长期交易成交1499笔同比增35.7% 电量1.4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5%[5] - 创新省间交易优先级机制 基于交易周期 交易品种等6方面规范输电通道秩序 解决通道堵车问题[5] - 开展多输电通道集中竞价 按月 周打包通道剩余空间集中撮合 截至6月底超7000家主体达成19.92亿千瓦时交易 度夏期间增加跨区最大电力184万千瓦[5] 市场体系结构与协同机制 - 省间市场建立中长期为基础 现货余缺互济 应急调度救急的市场化模式 2024年三者电量占比分别为94.84% 5.13% 0.03%[6] - 中长期市场覆盖年度 月度 月内交易 确保长期供需平稳 发挥保供压舱石作用[6][7] - 现货市场反映短期供需 发挥价格指南针作用 通过日前和日内交易实现短期互济[6][7] 未来发展规划 - 扩大交易范围 完善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 实现全国电力及绿电资源优化配置[8] - 延伸交易周期 推动多年期交易稳定供需 扩大多年期绿电交易 提高多通道滚动撮合交易规模和频次[8] - 服务沙戈荒大基地联营不联运模式 由风光火储组成联营体与消纳省协商交易 挖掘电源群内部调节潜力[8] - 提高多通道集中交易比例 开展年度集中竞价形成有效价格信号 创新抽水蓄能 需求侧等调节性资源共享机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