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话剧《树魂》
icon
搜索文档
被唤醒的价值认知
人民日报· 2025-06-25 22:21
话剧《树魂》主题分析 - 核心观点:话剧《树魂》通过林守根一家三代与山林的命运交织,揭示了人与自然从对抗到共生的过程,展现了生态伦理与文化寻根的深刻主题 [1][2][3] 剧情内容 - 剧情主线:林守根因红军号手的牺牲而承诺守护山林,日复一日植树造林,最终形成大片林地,展现了对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1] - 冲突点:速生林被出售时,林守根痛心疾首,体现了他对树木的生态自觉与情感依赖 [1] - 角色转变:次子林长茂从“背叛者”转变为生态经济推动者,象征生态意识的觉醒与乡土精神的回归 [2] 艺术与思想深度 - 意象系统:军号意象既是革命历史的回响,也是生态觉醒的号角,与山林、亲情等共同构建了剧作的象征意义 [2] - 生态反思:剧中探讨“树的价值”与现代文明价值观的冲突,质问为何活生生的树木抵不上一纸合同 [2] - 文化传承:林守根的守林行为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长子林长青则在经济压力下平衡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 [2] 现实意义与影响 - 生态文明演进:从毁林教训到生态经济共赢模式,《树魂》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的演进轨迹 [3] - 结局寓意:结尾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场景,象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3] - 观众影响:话剧唤醒观众对生态价值的认知,而非简单的环保意识 [3]
一家三代接力守护绿水青山,沪闽合作《树魂》在国话连演三场
央视网· 2025-06-09 09:58
话剧《树魂》创作背景 - 话剧以福建宁德周宁县造林大王黄振芳家庭林场为原型 讲述一家三代人坚守40余年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历程 [1] - 作品由上海戏剧学院与福建宁德市联合出品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和宁德市政协副主席刘国平担任编剧 [1] - 总导演为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教授 作品融合生态文化 红色文化 畲族文化和乡土文化 [1] 剧情内容与结构 - 通过《毁林》《造林》《守林》三幕展开 讲述金鼎山林场主人林守根一家经历山林破坏后投身植树造林事业的故事 [1] - 剧中与县委书记共同种下见证树 解困树和未来树 带领全村建设生态低碳绿色宜居家园 [1] - 剧情明线为生态线 同时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和人文风土安排三条暗线构成故事框架和人物冲突 [2] 艺术特色与文化元素 - 总导演卢昂用辽阔 深情 诗意而明媚八个字概括整体风格 舞台着力刻画万亩林海的辽阔意象 [2] - 融入畲族采茶队 盘歌和特色服饰等元素 宁德市作为全国最大畲族聚居地占全国畲族人口四分之一 [2] - 畲族元素自然融入种茶采茶桥段 畲族歌舞起源于祭祀 当代提炼劳动场景进行艺术化提升 [2] 演出成果与国际影响 - 2024年首演以来先后在第九届福建艺术节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节展演 [2] - 荣获第九届福建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在国内获得广泛好评的同时受到国际戏剧界高度关注 [2] - 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昂科尼称赞该剧讲述中国故事和全球性主题 主创团队做了了不起的工作 [2]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启幕,北京乐山双城联动打造戏剧盛宴
新京报· 2025-04-26 23:03
活动概况 -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于4月25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开幕,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主办,乐山市政府、中央戏剧学院特邀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原创戏剧,时代共鸣",宗旨为"重视原创、紧跟时代、艺术精湛、服务人民" [2] - 展演分为"北京主单元""乐山展演月""高校展演月"三大板块,4月至9月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 [2] 展演内容 - 从全国报名剧目中遴选出15部大剧场剧目和10部小剧场剧目 [2] - 开幕大戏为国家话剧院经典剧目《大宅门》,该剧将70多集电视剧浓缩为2个半小时话剧,本轮演出8场 [3] - 北京主单元其他大剧场剧目包括《春逝》《树魂》《烟火人间》等9部作品 [4] - 小剧场剧目包括《爱情失格》《万火关》《裁·缝》等,展现小剧场话剧的独特魅力 [6] 活动规模与影响 - 十年来共有124个参演团体、238个剧目参与,线下演出915场,线上演播671场,受众达360余万人次 [3] - 活动被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风向标",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3]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有五六部作品参演,认为该平台为国内原创作品和创作者提供了良好交流机会 [5] 创新与拓展 - 首次采用双城举办模式,新增乐山展演月,时间为5月10日至6月10日 [7] - 乐山展演月将上演《四世同堂》《水生》《了不起的你》等5部作品 [7] - 举办"戏剧普及工作坊",国家话剧院艺术家将深入校园和群众开展培训 [8] - 组委会将举办专题研讨会探讨双城互动办展模式 [8] 特色活动 - 北京主单元期间举办"十周年海报回顾展",展示历届参演剧目海报 [6] - 西城区文化馆原创话剧《京报》将在北京与乐山两地上演 [9] - 策划"我与大师零距离"演后谈、大师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等公益活动 [9] - 推出多场"学生公益专场"演出,坚持惠民票价原则 [10] 高校参与 - 新增高校展演月活动,中央戏剧学院作为特邀主办方深度参与 [11] - 9月将上演中央戏剧学院创排的话剧《告别》和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11] - 中央戏剧学院和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话剧《北上》将作为闭幕演出 [11] - 活动旨在深化高校与行业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新时代戏剧人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