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电站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点名”,为何是合肥都市圈?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06:46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 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杭甬温及合肥都市圈等 试点期限为两年 [1] - 2024年这10个试点地区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经济总量的1/4 [1] 合肥都市圈战略定位 - 合肥都市圈是唯一以"都市圈"命名的试点单元 试点范围包括合肥市全域及周边多个县市 形成经济互补 协同发展的区域格局 [2] - 合肥都市圈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安徽省区域经济核心板块 其发展规划于2024年2月获国家发改委函复 正式晋级国家级都市圈 [2] - 合肥被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西部腹地区域中心城市 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功能性中心城市 [4] - 合肥都市圈空间范围经过多轮调整优化 进一步体现了其作为长三角西部腹地中心城市及链接中部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枢纽门户的功能 [4] 经济发展与产业优势 - 2024年合肥都市圈GDP达1.66万亿元 以全省17.8%的国土面积和24.5%的常住人口 贡献了全省33%的经济总量 [3] - 同期南京都市圈GDP达5.44万亿元 是合肥都市圈的3倍 [3] - 合肥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国家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在新型显示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显著集群效应 [3] - 作为新能源汽车之都 合肥推动人工智能与新型能源融合发展具有独特优势 [8] 科技创新实力 - 合肥人工智能产业2024年总营收达949.91亿元 智能算力超7100P 规模居全国前列 [7] - 合肥在AI领域布局深厚 从1999年中科大孕育科大讯飞 到2019年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2021年建立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 2022年智能语音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6] - 通过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改革等措施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动力 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0] 能源与数字化建设 - 截至2024年6月底 合肥地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624.34万千瓦 占地区电源总装机容量54% 新能源已成为合肥电网第一大电源 [9] - 合肥利用AI算法 5G通信和区块链技术 将分布式光伏 充电桩 空调 储能等资源聚合成"虚拟电站" 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成为全国虚拟电厂建设重要范本 [9] -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7年要形成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 夯实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 [7] 区域协同发展举措 - 实施方案聚焦新型能源 人工智能等新业态 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5] - 合肥与六安 淮南 滁州 安庆等市建立线上招商项目信息共享渠道 共同打造合作园区 协同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9] - 合淮合作区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其建设模式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案例 [9] - 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和区域壁垒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合肥都市圈有望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