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反导系统

搜索文档
战场消耗大、产能跟不上,美媒哀叹“萨德”导弹“库存见底”
环球网· 2025-08-21 01:09
美军反导系统库存危机 - 美军"萨德"反导系统拦截导弹库存低得令人无法接受 可能使美军在未来大规模冲突中变得脆弱[1] - 以伊12天冲突期间 美军"萨德"系统消耗近1/4拦截导弹 约150枚 相当于总库存的1/4[2][3] - 每枚"萨德"拦截导弹采购价约1300万美元 美军总订单量为646枚[3] 反导系统产能不足问题 - "萨德"拦截导弹补充速度缓慢 2026财年仅计划采购37枚 需约4年时间才能补充以伊冲突期间的消耗[3][4]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全速生产每年可交付96枚"萨德"拦截导弹 2026财年预计增至144枚[8] - "标准-3"导弹年产量仅几十枚 以伊冲突中美军发射约80枚 几天就能打完一年产量[6] - "标准-6"导弹生产缓慢 5年625枚合同截至2024年仅交付一半[6] 反导系统性能与成本对比 - "萨德"系统最大拦截高度超过150公里 可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导弹 美军现役8套 每套配备48枚待发拦截导弹[2] - "标准-6"导弹最大射程240公里 可拦截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 单价约430万美元[6][7] - "爱国者-3"MSE导弹年产量达500枚 单价420万美元 与"标准-6"成本相当但产能更高[7] 全球冲突对弹药消耗的影响 -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超过500枚弹道导弹 向美军基地发射十几枚 导致反导系统弹药供应紧张[2] - 美军向乌克兰提供大量"爱国者"拦截导弹 因弹药储备过低一度暂停援助[7] - 俄罗斯2024年弹道导弹产能较前一年增加一倍 加剧导弹防御压力[8] 行业产能与需求矛盾 - 反导作战需多枚拦截导弹对付一枚来袭导弹 成本不划算但需求量大[8] - 美军长期投资不足 面临中东、欧洲和太平洋地区多重威胁[8] - 导弹防御局近期公布20.6亿美元合同采购更多"萨德"拦截导弹[8]
“金穹”细节曝光,如何从PPT成为现实变数不少
环球网资讯· 2025-08-14 22:59
系统架构与技术细节 - 由4层拦截系统组成 包括天基系统和地基系统[1] - 天基系统由大量卫星组成 用于导弹预警 跟踪和拦截[1] - 地基系统包含导弹拦截器 雷达阵列和可能配备的激光武器[2] - 上层防御系统采用洛克希德·马丁的下一代拦截器(NGI) 与萨德及宙斯盾系统协同作战[2] - 计划在美国中西部新增第三发射阵地 补充现有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发射场[2] 研发进展与参与方 - 最终建成期限设定为2028年[1] - 未提及SpaceX参与情况 但该公司曾参与竞标[2] - 美国政府有意减少对SpaceX依赖但成效不佳[2] - 系统整合涉及国防支持计划系统 天基红外系统等现有及研发中卫星系统[1] - 五角大楼称在早期阶段公布更多信息"不明智"[3] 资金投入与成本估算 - 特朗普估计系统总耗资1750亿美元[3] - 美国国会已通过税收和支出法案拨款250亿美元[3] - 2026财年总统预算申请中专门拨款453亿美元[3] - 国会分析小组预估仅天基部分未来20年成本超5000亿美元[3] - 特朗普要求加拿大支付610亿美元弥补资金缺口[3] 实施挑战与不确定性 - 协调不同国防承包商系统间的通信是关键瓶颈[3] - 基本架构仍存在不确定性[3] - 所需发射器 拦截器 地面站和导弹发射场数量尚未确定[3] - 天基系统研制进展不顺利[2] - 系统设计远比过去类似防御系统复杂[1]
特朗普政府推“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洛克希德马丁(LMT.US)有望从5420亿军备蛋糕中获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3:45
系统架构 - 四层防御系统包含一层天基系统和三层陆基系统 [1] - 天基层兼具导弹预警追踪和拦截功能 陆基层由拦截导弹、雷达阵列及可能的激光武器构成 [1] - 计划在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共部署11套发射装置 [1] 部署计划 - 或将在中西部新建大型导弹基地用于部署洛克希德马丁研制的"下一代拦截弹" [1] - 新基地将成为高空防御层重要组成部分 与"萨德"反导系统及"宙斯盾"协同作战 [1] - 最末端的低空层和有限区域防御层将配置新型雷达、现有"爱国者"系统及通用型拦截发射装置 [1] 项目进度 - 方案文件上周已向3000家承包商展示 [1] - 要求体系在2029年1月前全面投入运行 [1] 成本预算 - 特朗普政府预估项目耗资1750亿美元 [2] - 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总成本可能攀升至5420亿美元 [2] - 国会已在税收与支出法案中为项目拨付250亿美元专项资金 [2] 技术特点 - 借鉴以色列"铁穹"系统设计理念但防护国土面积大幅扩容 [2] - 具体需要多少发射装置、拦截弹和地面站尚不明确 [2]
五角大楼: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再获20亿美元生产拦截导弹
快讯· 2025-07-29 07:17
国防合同增加 - 美国国防部增加"萨德"反导系统生产合同20亿美元 [1] - 合同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1] - 相关工作将在多个州进行 [1] - 预计完成时间为2029年12月1日前 [1]
沙特正式启用“萨德”反导部队
快讯· 2025-07-03 11:50
沙特"萨德"反导部队启用 - 沙特皇家防空军正式启用首支"萨德"反导部队 [1] - 该部队启用属于"萨德"反导系统防御项目的一部分 [1] - 项目旨在提升沙特防空部队战备能力 [1] - 加强沙特在保卫领空和关键设施方面的能力 [1] - 保障沙特的国家战略利益 [1]
以“箭-3”导弹防御系统将耗尽?美媒:美正加紧强化以色列防御,增派驱逐舰赴东地中海
快讯· 2025-06-21 01:40
军事防御部署 - 美国向中东增派具备拦截弹道导弹能力的军舰 包括20日抵达东地中海的驱逐舰 与此前三艘地中海驱逐舰及两艘红海驱逐舰形成协防 [1] - 美国为以色列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补充陆基拦截器 [1] - 美国军舰部署位置距离以色列足够近 可拦截伊朗发射的导弹 [1] 以色列防御系统状况 - 以色列高端"箭-3"反导拦截弹库存可能在几周内耗尽 若伊朗持续发射导弹 [1] - 缺乏"箭-3"系统将使以色列只能在导弹飞行末段实施拦截 反应时间大幅缩短 [1] - 以色列军方拒绝评论防空导弹库存 仅表示已做好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 [1]
再过10-12天,以军将耗尽反导系统
观察者网· 2025-06-18 09:30
以色列反导系统状况 - 以色列反导系统将在10至12天内耗尽拦截弹,若伊朗保持当前攻击强度 [1] - 以色列已实施"导弹配给制",被迫选择性拦截目标,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 [1][5] - 每晚导弹防御成本高达10亿谢克尔(约2.85亿美元),主要依赖单价300万美元的"箭"导弹系统 [4][6] - 拦截伊朗单枚高超音速导弹需消耗12枚防空导弹,成本达1.44亿美元 [4] 伊朗导弹储备与攻击策略 - 伊朗初始导弹库存约2000枚,已发射400枚,损失三分之一(约520枚被摧毁) [1][3] - 攻击强度显著下降:首日发射150枚,后续单次攻击降至10枚 [3] - 采用"消耗战"策略,以老旧导弹消耗以色列防空资源,为后续大规模袭击铺垫 [4] - 导弹生产成本悬殊:伊朗"法塔赫-1"单价20万美元,远低于以色列拦截成本 [4] 军事动态与装备对比 - 以色列建立多层防空体系,但"铁穹"对伊朗重型导弹无效 [5][6] - 伊朗导弹发射速度无法实时补充库存,面临弹药短缺压力 [3][4] - 以色列宣称已取得对德黑兰的空中优势,可限制伊朗发射能力 [3] - 约半数伊朗导弹仍完好,部分可能隐藏于地下仓库 [3]
升级!美军出动,战机升空!伊朗:击中超150个以色列目标
券商中国· 2025-06-14 09:29
中东局势升级 - 美军"爱国者"和"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参与以色列防空行动,海军驱逐舰协助拦截伊朗弹道导弹 [1][3][4] - 美军战斗机在中东巡逻保护人员设施,空军基地加强安全措施 [1][5] - 美国调动军事资源,包括派遣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驱逐舰"托马斯·哈德纳"号至东地中海 [4] 伊朗军事行动 - 伊朗革命卫队称"真实承诺3"行动已击中超过150个以色列目标,无人机实施精确打击 [1][6] - 伊朗计划下一轮袭击使用导弹数量达之前的"20倍",并拟打击中东美军基地 [1][6]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称报复已开始,武装力量将制裁以色列 [8] - 伊朗三波导弹袭击以色列,以军拦截数十次,造成建筑物受损及人员伤亡 [9] 美国与以色列联动 - 特朗普承认美国事先知晓以色列袭击伊朗,并称以色列使用美国武器 [13][15] - 美国务院在袭击前通知中东盟友,警告公民勿前往伊朗 [14] - 以色列军方声明击毙伊朗3名最高级别指挥官,包括总参谋长和革命卫队总司令 [12] 政治表态与威胁 - 特朗普警告伊朗下一波打击将"更残酷",要求其尽快达成核协议 [2][10][11] - 伊朗外交部指责美国支持以色列袭击,称美方行为使核谈判"毫无意义" [1]
“导弹焦虑症”诱发“空中楼阁幻想” 美“金穹”系统遭广泛质疑
央视新闻· 2025-05-22 01:45
天基导弹防御系统规划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规划 计划3年内全面运转[1] - "金穹"系统将与美国现有导弹防御能力整合 目标是拦截全球及太空发射的导弹[2] - 系统核心是由数千颗小型卫星组成的卫星群 包括导弹探测卫星和导弹摧毁卫星[4] 现有导弹防御体系 - 美国现有导弹防御系统针对不同射程弹道导弹 包括陆基中段防御系统 海基"宙斯盾"系统 "萨德"系统和"爱国者"系统[7][10] - 近年来美国政府加强防御非弹道导弹 包括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12] 技术可行性争议 - 专家认为3年内实现"金穹"系统运转技术难度大 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研发测试[13] - 系统核心技术处于概念阶段 天基拦截网络设想未经实践验证[19][21] - 类似冷战时期"星球大战"计划 可能因技术原因失败[22] 预算与成本问题 - 特朗普称系统总成本约1750亿美元 但国会预算办公室预估最高可达5420亿美元[17] - 首笔250亿美元启动资金将纳入2026财年国防预算 该预算可能突破一万亿美元[19] 行业影响 - 军工复合体将从中获益 被视为"支出无上限的超级项目"[25][27] - SpaceX等科技公司可能参与关键部件供应[25] - 系统研发将为国防承包商带来巨大发展机遇[27] 战略背景 - 美国急于构建该系统源于"导弹焦虑症" 常规武器技术优势弱化[14][16] - 试图通过该系统抵消其他国家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技术优势[16]
特朗普突然决定与胡塞武装停火 美媒:看起来是场“烂尾”仗
新华社· 2025-05-13 08:09
军事行动成本与效果 - 30天打击行动耗费超过10亿美元但未能建立绝对空中优势 [2] - 7架单价3000万美元的MQ-9无人机被击落 F-16和F-35战机多次面临被击中风险 [2] - 杜鲁门号航母编队屡遭导弹攻击 两架F/A-18舰载机坠毁红海 [2] 军事资源部署 - 美军投入两支航母编队 B-2隐形轰炸机及爱国者萨德反导系统 [3] - 精确制导弹药特别是远程弹药消耗导致五角大楼担忧库存不足 [3] - 参谋长联席会议担忧兵力被拖住将影响其他地区应急能力 [3] 停火协议内容 - 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互相停止攻击协议 包括不针对红海及曼德海峡美国船只 [4] - 胡塞武装同意停止威胁中东水域航行安全 但未承诺停止袭击以色列目标 [3][4] - 停火基于阿曼斡旋方案 允许胡塞武装继续袭击其认定的以色列关联船只 [3] 行动决策过程 - 原计划8-10个月摧毁胡塞防空系统并实施领导层定点清除 [1] - 国防部与国务院及中东盟国会议未能就后续方案达成一致 [2] - 高级官员对持续行动持疑虑态度 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和国家情报总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