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庙黄金与五月天联名饰品
icon
搜索文档
化流量为增量 演艺经济撬动多元消费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19:12
演唱会市场热度与规模 - 截至9月3日全国演出市场票房达201.47亿元 观演人次超4066万[9] - 演唱会品类吸引超2300万人次入场 票房超过165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四成[9] 跨城观演与文旅消费拉动效应 - 2024年大型演出跨城观演比例超60%[11] - 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约60%观众为外地观众[11] - 演唱会对当地消费拉动比为1:4.8 即门票消费1元带动周边消费4.8元[12] - 时代少年团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酒店总营收环比增长75% 徐家汇商圈客流量近200万人次 总营收超1.45亿元[11] 多元化演出形态发展 - 2025年上半年音乐剧票房同比增长15.1%[14] - 剧场类演出16.05万场 票房收入54.02亿元 观众2055.01万人次[14] - 猫眼娱乐地方曲艺/休闲展览/脱口秀等品类GMV增长均超80%[14] - 沉浸式演艺秀受欢迎 上海千古情位列最受欢迎演艺类项目第二[14] 企业参与与产业链延伸 - 豫园股份旗下老庙黄金推出五月天联名饰品 豫园商城开展快闪活动[7][11] - 东方明珠通过广播电视塔及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参与演艺产业链延伸[15] - 企业通过联名产品/快闪展陈等形式吸引粉丝打卡消费[7][11] 消费行为特征演变 - 消费呈现情感性/兴趣型/沉浸式/交互性/社交性新特征[7] - 粉丝文化推动消费成为交流认同方式 衍生"礼物社交"等行为[9][10] - 跨城观演成为重要趋势 观众为演唱会专门规划行程[9][11]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需推动大型演出从"流量爆点"转化为"消费起点" 通过业态融合/UGC传播延长消费链[15] - 面临票务销售规范/活动秩序维护/公共服务承压等运营挑战[14] - 观众多元化需求对高质量演艺作品提出更高要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