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螯螯虾
icon
搜索文档
青岛莱西创新路子做强支柱
经济日报· 2025-09-16 03:29
核心观点 - 莱西市通过党建引领和强村共富公司模式整合乡村资源推动产业振兴实现集体经济高速增长和农民增收[2][5][8] 组织架构创新 - 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自然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拔致富带头人等进入村党组织班子[2] - 开展村庄建制调整行政村数量从861个精简至111个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2] - 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主导成立强村共富公司包括3家市公司11家镇公司83家村公司形成分层运营网络[5] 集体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姜山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600万元小龙虾产量60吨大闸蟹产量100吨[2] - 2024年水集街道产芝湖新村集体经济收入580万元建成4个千亩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 - 夏格庄镇西夏格庄村集体收入突破150万元院上镇岘沽新村集体收入300万元葡萄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3] - 2024年全市11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5] 产业运营与市场拓展 - 强村共富公司对接盒马百果园京东美团等20余家平台农产品溢价率超10%年营收超3000万元[6] - 马连庄镇秋月梨通过公司统一收购地头价达4.5元/斤较个体销售溢价0.5元/斤[3][6] - 招募400余名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和1500余名最美乡村设计师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6] 资源整合与项目孵化 - 姜山新村整合河湖资源发展南虾北养南蟹北养项目并清收闲置工业用地360亩引进工业项目[2] - 强村共富公司孵化共富夜市富民生态园等20多个项目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联动文旅品牌举办活动10余场[3] - 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如马连庄镇盆栽蓝莓产业园使户均年增收5万元[7] 收益分配与民生反哺 - 盈余全部归集体或按股权比例分配村民通过保底+分红机制分享增值收益[7] - 产业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投资120万元硬化道路1万平方米及支付村民物业费[8] - 建设助老大食堂和助老洗浴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获得感[7]
驻东源仙塘帮扶工作队:“三管齐下”打造乡村振兴“仙塘样板”
南方农村报· 2025-06-05 14:34
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落地 - 省科技厅、省贸促会、广东工业大学、广晟控股集团等组团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并推进红螯螯虾养殖基地、产学研小院等项目正式落地 [4][5] - 工作队确立"科技赋能、经贸促进、高校助力"帮扶思路,实施"兴农强村、暖企强工、助学强教"三项行动 [9][10] - 形成以红螯螯虾养殖、五指毛桃加工、太空莲种植三大产业为主,科普、电商等N个特色产业为辅的"3+N"多业态发展格局 [11]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 红螯螯虾养殖基地占地33亩,投放首批13000尾虾苗,包含10个标准化养殖水塘和稻虾共养试验田 [14][15] - 红螯螯虾产学研小院由省科技厅和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建设,构建"科研+养殖+示范"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16][17] - 预计仙塘村螯虾养殖基地亩产400至500斤,每亩年净利润约5000元 [22][23] 特色农产品加工升级 - 河源五指毛桃年产量超4万吨,工作队建立加工基地并研发汤料包、代泡茶等新产品提升附加值 [27][28][30] - 引进太空莲产业,连片打造太空莲景观并推进种植加工基地建设 [34] 经贸促进与市场拓展 - 发挥省贸促会职能作用,探索借助国际经贸网络扩大东源农产品国际销售渠道 [39][40][41] - 组织东源县3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链博会、世博会等国际展览平台 [43][44][45] - 组织40多家企业和单位组成代表团赴东源考察,召开招商投资推介大会 [49][50] 高校资源整合助力 - 广东工业大学通过师生力量、智力资源等协助夯实乡村内生型发展基础 [56][57] - 学校相关人员赴仙塘镇考察对接达300余人次,完成主题墙绘创作和村歌制作等活动 [60][61][62] - 成立乡村振兴仙塘服务站、"艺术乡建"实践基地等平台提供文化人才支撑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