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皮大蒜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海东打造高原冷凉蔬菜输出地
经济日报· 2025-09-15 04:18
海东市是全国三大富硒资源富集区,高原冷凉蔬菜总面积达到31.17万亩,约占青海的一半。海东市农 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海东市坚持规划布局,引导"占川、进沟、上山"发展,叶菜类、茄果类、葱蒜类 等花色品种达到284种。强化集中连片基地建设,坚持规模化发展,建立冷凉蔬菜万亩基地1个,千亩基 地4个,百亩基地57个。突出生态绿色发展,打造"黄河彩篮""河湟彩园"两大区域公用品牌,获得国家 有机认证品种9个、国家绿色产品认证105个。 高原冷凉蔬菜赢得了市场青睐。目前海关认证出口蔬菜基地达29个,备案面积5.7万亩,出口量占青海 省的54.3%。 经济日报西宁9月14日讯 今夏以来,青海省海东市冷凉蔬菜喜获丰收,畅销国内外市场。海东打造高原 冷凉蔬菜输出地成效逐渐显现。 在乐都区高店镇大峡村,种植大户巨邦宏指挥工人将一筐筐紫皮大蒜装车发往河南。他随手拿起一头大 蒜,紫红色的外皮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近年来,乐都区立足高原特色农业,将精耕细作理念与现代农业 技术融合,着力发展紫皮大蒜、蒜苗和乐都长辣椒三大优势产业,培育了乐都紫皮大蒜这一国家地理标 志产品。 高原冷凉蔬菜的蓬勃发展,调动了农民和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目前,海东市从 ...
秦岭深处“两山”回响:甘肃徽县以青山为媒邀烟火入席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06:07
带着治理后的清澈河流,徽县开始向青山寻求发展答案。走进嘉陵镇田河村,时间仿佛放缓了脚步。古 树掩映下的村庄静谧祥和,村民们守护着千年古银杏、千年古柏,将传统民居修复改造成特色民宿,推 出农家菜、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 "以前总觉得山清水秀不能当饭吃,现在才明白,这青山绿水就是我们的'聚宝盆'。"村民王莲花的感 慨,道出了许多徽县人的心声。这份心声,正是"两山"理念在秦岭深处最真切的回响。 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徽县以全域旅游建设作出了响亮回应。金秋时节,田河村千年古银杏群 落满地金黄,成为吸引无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三滩片区茂密的原始森林、飞瀑与高山草甸相映成 趣;嘉陵江上可体验激情漂流,沿途古栈道遗迹隐约可见。 当地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环线公路、游客服务中心,培训文旅产业从业人员,峡谷群大景区每 年吸引数十万游客。村民们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真正实现了"守着风景不饿肚,护好生态能致 富"的转变。 中新网兰州9月10日电 (高展 高琼)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西秦岭南麓,洒在嘉陵江清澈的水面上。甘肃 陇南市徽县县城渐渐苏醒,老人们在家门口的绿地广场上打着太极,孩子们在树荫下追逐嬉戏。推窗见 绿,移步 ...
青海海东乐都区:梨花绽放“美丽经济”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05:50
近年来,乐都区积极探索"农业+电商"新模式,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渠道,将沙果、长辣椒、紫 皮大蒜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25年一季度,乐都区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40%,有效拓宽 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优农臻品"品牌门店建成运营,6家本地企业成功入驻832扶贫销售平台,进一 步构建起线上线下(300959)联动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今年的梨花节在延续往届精彩的基础上,创新融入多元体验元素。梨园内,优雅的旗袍走秀与刚柔并济 的太极拳表演相映成趣。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展点亮乡村夜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里,乐都紫皮大 蒜、长辣椒等特产备受游客青睐。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蔬菜采摘、摄影比赛等互动项目,让游客在赏花之 余,全方位感受乐都的独特魅力。 为提升游客体验,乐都区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新建生态停车场、旅游驿站和智慧导览系统,推 出串联梨花节、采摘园、非遗工坊等特色节点的精品旅游线路。在洪水镇李家壕,大樱桃观光旅游采摘 基地吸引着游客体验丰收乐趣;寿乐镇休闲度假区和瞿昙镇卧龙谷的休闲农业项目,让人们在田园风光 中感受农耕文化;成功晋升AAA级景区的卯寨,则结合红色文化和生态资源,推出研学旅行项目,成 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