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简称 NSS)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Arm神经技术,打造移动端图形性能新标杆
半导体芯闻· 2025-08-21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 Arm通过推出神经技术(Arm Neural Technology)和专用神经加速器,旨在将PC级别的AI图形性能首次引入移动设备,显著提升移动端图形处理能力和AI计算效率,同时通过开放开发套件赋能开发者生态,推动端侧AI图形技术的创新和应用[3][6][10][23] Arm技术发展历程与布局 - 公司持续推动移动端图形性能突破,2022年推出光线追踪和可变速率着色功能,2023年引入延迟顶点着色技术,2024年进一步强化性能与功能表现[1] - 近期推出Arm精锐超级分辨率技术(Arm ASR),通过基于着色器的高效算法为现有移动设备提供高质量优化升级[1] - 公司始终致力于通过提升计算着色器性能来增强GPU的AI能力,并积极布局技术创新以应对行业挑战[3] Arm神经技术核心创新 - 为GPU增添专用神经加速器作为硬件核心组件,针对AI工作负载优化,可紧密集成到GPU着色器核心中实现高效AI计算[7] - 该技术通过硬件与软件深度融合,填补移动端高质量AI图形处理的市场空白,使开发者能轻松集成AI技术到图形应用中[6] - 测试数据显示,专用神经加速器可将GPU工作负载减少多达50%,同时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和处理速度,使移动设备实现PC或高端游戏主机级别的图形效果[10] - 技术不仅适用于游戏领域,还对神经摄像头工作负载等应用产生实质影响,支持画质优化升级和路径追踪等端侧用例[10] 开发套件与生态赋能 - 同步推出针对神经技术的开放开发套件,包含虚幻引擎插件、Vulkan PC仿真环境、示例代码和文档等资源,帮助开发者快速集成和优化AI图形应用[12] - 通过GitHub和Hugging Face提供完全开放的模型,并推出面向Vulkan的Arm机器学习(ML)扩展,引入专为神经网络推理打造的图管线(Graph Pipeline),使AI能作为图形管线的原生部分整合到移动端渲染[13][14] - 公司选择在硬件上市前发布技术,以鼓励开发者基于该技术进行创新,并已与Enduring Games、网易游戏、Sumo Digital、腾讯游戏和Traverse Research等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神经图形开发套件[12][23] 神经超级采样技术应用 - 作为神经技术的首款应用,神经超级采样(NSS)融合超分辨率技术与AI神经网络,在保持高质量视觉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GPU工作负载[16] - 技术通过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利用AI神经网络预测并补充细节信息实现分辨率提升,能在每帧4ms延迟下将分辨率从540p提升至1080p并接近原生画质效果[18] - 与传统超分辨率技术相比,NSS能消除动态模糊,同时提升图像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在游戏场景中可通过降低GPU负载来提升帧率、增强特效或优化其他性能指标[18] 未来技术规划与行业影响 - 公司计划未来推出神经帧率提升(NFRU)和神经超级采样与降噪(NSSD)等应用,进一步扩展神经技术应用范围[19] - NFRU技术通过分析连续视频帧并利用AI生成中间帧实现帧率翻倍,NSSD技术专注于提升实时路径追踪的图像质量,通过减少光线投射数量并利用神经技术填补细节信息来降低计算成本[22] - GPU内置神经加速器将在2026年的Arm GPU产品中实现,搭载该技术的设备预计于2026年底上市,有望推动游戏、元宇宙和其他图形密集型应用领域的视觉体验升级[23][25] - 公司采用全面开放策略,提供重新训练模型所需的完整模型架构、权重参数及工具链,允许开发者针对独特工作负载进行深度适配优化,区别于封闭的桌面端生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