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分散液

搜索文档
天奈科技,10万吨碳纳米管正极材料项目
DT新材料· 2025-09-22 16:05
天奈科技碳纳米管正极材料项目 - 公司正在实施年产10万吨碳纳米管正极材料项目 首期2万吨产能建设中[2] - 项目结合碳纳米管制备技术与正极材料复合工艺 计划分阶段实现产能布局[2] - 产能规划显示公司有意在产业化初期建立体量优势 首期2万吨产能可在两到三年内达到主流动力电池供应链门槛[3] 碳纳米管技术应用演进 - 碳纳米管在负极应用已成熟 特别在硅碳负极体系中解决体积膨胀与界面不稳定问题[2] - 正极应用长期受限于复合均匀性 成本与规模化因素 现因高倍率快充需求成为解决高镍三元与高电压正极瓶颈的潜在路径[2] - 公司从导电剂供应商转型为复合材料体系解决方案供应商 通过"材料+导电"方式切入正极复合[3] 市场驱动因素与技术优势 - 高镍三元体系在高压环境下存在电子传输效率不足和结构稳定性问题[4] - 碳纳米管可构建均匀稳定导电网络 改善界面阻抗与电子迁移效率 支持15分钟充至80%的快充需求[4][5] - 技术同时适用于固态电池 锰基高电压正极等新兴体系[5] 行业竞争格局 - 贝特瑞布局碳基材料涵盖石墨烯 碳纳米管及多孔碳 重点在导电剂和负极复合材料 正拓展至高镍三元适配研究[5] - 杉杉股份与国际碳纳米管供应商合作 已在负极快充性能提升方面实现量产应用 并尝试向更广泛电池材料环节延伸[5] - 日韩企业如LG Chem已布局碳纳米管导电剂量产 指出其可提高电池容量和寿命[6] 产业化挑战 - 成本控制是关键 碳纳米管价格仍高于传统炭黑 石墨等导电剂材料[6] - 工艺适配性问题包括分散性与团聚控制 若不当可能导致浆料均匀性不足影响电池一致性[6] - 市场培育周期长 动力电池客户验证流程通常长达两年以上[6] 碳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拓展 - 锂电负极涉及石墨 硅碳等材料 使用天然石墨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等原料[12] - 钠电负极使用硬碳/软碳 原料包括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煤炭及生物质碳源[12] - 气体扩散层(碳纸)使用短切碳纤维 导电炭黑 丙烯睛 原丝 树脂等材料[12] - 液流电池使用碳纤维电极碳毡 超级电容器使用生物质碳源制成的电容炭[12] 产业链设备支持 - 碳材料生产设备涵盖粉碎机 混合设备 造粒设备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石墨化炉等[13] - 电极制造需砂磨机 湿法造粒机 干燥机 裁切设备等[13] - 高端材料加工涉及三维编织设备 CVD炉 浸渍设备 等静压成型设备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