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甲骨文广播体操
icon
搜索文档
甲骨文在香港“舞”起来
河南日报· 2025-07-20 23:39
甲骨文广播体操在香港的推广 - 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厅举办了"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18名香港小学生表演了甲骨文广播体操,将19个甲骨文字通过体操动作展现出来[1] - 甲骨文广播体操由安阳师范学院跨学科团队于2022年开发,历时一年完成[1] - 该体操已在安阳市所有学校大课间和各单位工间操中普及,全国7个省(区、市)的200多万名学生也在跳操[1] - 甲骨文广播体操已推广至韩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1] 香港学校的反响与计划 - 香港信义会信爱学校自6月引入甲骨文广播体操后,学生不仅爱上了体操,还爱上了甲骨文[2] - 计划今年9月组织更多香港学生学习甲骨文广播体操,并将"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部分内容引入香港高校巡展[2] - 香港小学生通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能够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具象肢体语言,在运动中传承文化[2]
穿越三千余年,古老文字更鲜活(文化中国行·感知文化里的中国·关注冷门绝学)
人民日报· 2025-07-20 22:12
甲骨文数字化研究 -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1985年成立殷商文化研究班以来,持续推动甲骨文数字化研究,2000年研发甲骨文输入法,2021年招收文物与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2024年组建数字甲骨共创中心并实施甲骨文全球数字化回归计划 [7] - 实验室开发的"殷契文渊"平台于2019年开放,包含单字5086个、字形6234个,甲骨文研究文献3万余篇,是目前全球资料最齐全的甲骨文数据平台 [11] - 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研发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已成功缀合甲骨碎片120组,并计划建设"甲骨文全信息模型" [11] 甲骨文全球数字化回归计划 - 实验室联合腾讯SSV、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等机构发起"甲骨文全球数字化回归计划",对国内外收藏的甲骨进行全信息采集,包括高清拍摄、微距拍摄、三维建模等技术,每片甲骨拍摄150余张照片 [12] - 目前已从韩国带回8片甲骨的数字化全信息,计划2024年完成法国4家博物馆及德国400多片甲骨的数字化采集 [12] - 安阳殷墟发现的近16万片甲骨分散在全球180余家机构,数字化保护是当务之急 [12] 甲骨文活化应用 - 实验室开发甲骨文广播体操,以19个甲骨文字为基础结合多学科元素,已推广至北京、广州、成都等地 [14] - 推出"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包含"每日一字"栏目,通过互动形式展示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 [8][14] - 实验室青年学者占比71%,团队曾获第二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致力于甲骨文破译与殷商史研究 [14]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擦亮新地标 且看大咖“支招”
河南日报· 2025-06-11 00:34
殷墟文化定位与建设 - 殷墟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是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于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3] - 专家建议将甲骨文作为安阳城市文化符号打造,营造浓厚殷商文化氛围,类似西安主打大唐文化、杭州主打南宋文化的定位[3] - 殷墟博物馆新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等已建成开放,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进展积极[8] 甲骨文研究与数字化 - 目前尚有三分之二的甲骨文字未释读,研究存在明显短板[6] - 建议实施"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对甲骨进行高质量数字化采集,助力缀合、释读和研究工作[6][10] - "殷契文渊"平台是世界上现有资料最齐全、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已启动第五期建设[8] 文化推广与活化利用 - 河南日报社打造"了不起的甲骨文"文化IP,推出AI技术产品如《对话"数智人"妇好》、"甲骨文十二生肖表情包"等[7] - 甲骨文广播体操发布地方标准,通用教材被3000余所学校使用[8] - 建议依托甲骨文构型开发文创产品,如书法作品、表情包、盲盒等,并利用元宇宙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12][13] 学术活动与国际影响 - 连续举办九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五届国际汉字大会,"甲骨之约"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近年频频"出圈"[8] - 发布"数字甲骨国际共创计划",加快"甲骨文数字回归"[8] - 联动15个省市发起"博'骨'穿今·'字'敬中华"国际传播活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