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毯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灭火毯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灭火毯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8.79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1:17
行业概述 - 灭火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 能起到隔离热源及火焰的作用 可用于扑灭油锅火或披覆在身上逃生 具有无失效期 无二次污染 可重复使用的优势 [3] - 按基材分为纯棉灭火毯 石棉灭火毯 玻璃纤维灭火毯 高硅氧灭火毯 碳素纤维灭火毯 陶瓷纤维灭火毯等 按用途分为家庭用灭火毯和工业用灭火毯 [3] 政策环境 - 2025年3月发布《家庭安全应急重点产品行业规范条件(2025版)》 提出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引导家庭安全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4] - 2025年7月发布《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整治工作方案》 将灭火毯列为重点整治产品类别 各地可结合当地消防产品质量状况确定重点产品 [4] 市场需求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火灾55.2万起 其中户外火灾29.6万起占比53.6% 建构筑物火灾21.1万起占比38.3% 交通工具火灾4.5万起占比8.1% 火灾次数增加推动灭火毯需求上升 [5][6] - 家庭用户将灭火毯作为消防安全应急工具应对厨房火灾 工业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制造车间 锂电池生产企业 核电等对灭火毯需求增加 公共场所如商场 学校 医院根据消防法规要求需配备灭火毯 [6] 市场规模 - 2020年中国灭火毯行业市场规模达10.44亿元 2024年增长至18.7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5.8% [1][8] - 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消防需求上升 为灭火毯市场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1][8]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耐火纤维 阻燃剂及其他 耐火纤维如玻璃纤维 玄武岩纤维是核心材料 其性能直接影响灭火毯的耐高温 隔热性能 [6] - 玻璃纤维纱具有高强度 耐温 耐腐蚀 电绝缘性及不燃性等特点 2024年中国玻璃纤维纱产量达756万吨 同比增长4.6% 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7] 竞争格局 - 国外企业如霍尼韦尔 泰科国际等外资企业在高端灭火毯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9] - 国内大型企业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生产规模占据市场份额 中小企业通过专注细分市场和提供差异化产品取得竞争优势 [9] - 主要企业包括常熟市耀星玻纤绝缘制品有限公司 浙江东安消防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江荆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政安消防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居安特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等 [2][9][10] 企业分析 - 常熟市耀星玻纤绝缘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 专业生产防火 灭火 保温及特殊耐高温类产品 生产无碱玻璃纤维布 灭火毯 防火布等30余种特种玻纤制品 产品应用于航天 兵器 船舶制造等领域 并出口至美国 澳大利亚 日本等国家 [9] - 浙江东安消防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 集研发 制造 销售为一体 生产消防防护服装 个人防护装备 自救呼吸器 救生器材 灭火器材等 产品应用于消防救援 石油 化工 电力 矿业等行业 销往中国各大城市及海外地区 [10] 发展趋势 - 应用领域从传统家庭 厨房 公共场所延伸至新能源 化工 电力等高精尖及高危行业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消防关键装备 部分车企将灭火毯纳入车辆标配安全设备 在化工 电力行业用于控制火势防止蔓延 在户外探险 野外露营等场景成为重要安全装备 [11] - 行业向环保 可持续方向转型 传统石棉材质被玻璃纤维 玄武岩纤维等环保型材料取代 这些材料具备优异防火性能且对环境危害小 生产环节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三废排放 [12] - 定制化需求增加 工业领域如化工企业需要耐化学腐蚀 抗高温辐射的特性 电力企业要求良好电气绝缘性能 公共场所要求外观美观大方 尺寸便携便于存放和快速取用 [13]
2025年中国消防器材行业产业链、发展背景、市场规模、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未来趋势研判:国家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推动消防器材市场蓬勃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7 01:37
行业概况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防器材市场之一,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375.7亿元,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1][18] - 行业受益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投入增加及政策法规完善,呈现迅猛发展态势 [1][18] - 全球消防器材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10亿美元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2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89% [1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灭火剂等,其中中国铝合金产量从2017年792.2万吨增至2024年1614.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0.7% [11][13] - 中游为消防器材生产制造,下游应用涵盖房地产、工业建筑、公共设施等领域 [11] - 灭火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从2020年63.86亿元增至2024年79.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52% [20] 技术发展 - 行业从基础设备向高科技、智能化转型,20世纪80年代后技术显著提升 [9] - 灭火方法主要包括冷却法、隔离法和窒息法 [7] - 未来趋势聚焦智能化(实时监测、自动报警)、多功能化及专业化细分市场 [29][30]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领先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布局中高端市场 [23] - 代表企业包括青鸟消防(2024年消防安全产品收入46.36亿元)、理工光科(消防报警服务收入1.98亿元)等 [24][25][27] -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提升竞争力 [23] 需求驱动因素 - 2024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接报火灾90.8万起,直接损失77.4亿元,建构筑物火灾占比43.1% [15] - 政策法规推动行业规范化,如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和产品认证标准升级 [31][32] - 家庭及商业场所消防意识提升带动灭火器等基础设备普及 [20] 产品分类 - 主要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消火栓、防烟面罩、报警类产品(探测器/报警器)等 [3][4] - 火灾类型决定器材选择,如固体火灾用水型灭火器,带电火灾用卤代烷型灭火器 [5] - 新兴产品如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装置渗透率逐步提升 [29] 历史发展 - 行业起源于20世纪初,1932年改装首辆国产消防车,1983年东风底盘消防车推动装备普及 [9] - 21世纪后政策支持加速产业升级,部分产品实现出口 [9] - 技术演进路径:手动设备→自动化系统→物联网集成解决方案 [9][25]
用石头织成烧不破的布 能抵挡千度高温灼烧
长江日报· 2025-04-27 00:56
玄武岩纤维材料特性 - 玄武岩纤维能在-260℃~700℃极端温度下长期使用,并能抵御1000℃以上的短时高温[1] - 实验显示1200℃火枪喷射10秒后布料仅轻微发黑,下方皮肤或模拟手臂完好无损[1][5][10][14] - 材料具备天然防火、耐高低温、耐酸碱腐蚀、电绝缘、抗辐射等特性[1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武汉纺织大学团队研发"转芯纺"技术,用柔软纱线包裹玄武岩纤维,解决脆性高、难纺纱的问题[6][13] - 纤维直径可拉至5微米,单根长度达10万米,实现轻薄柔软与强韧耐用的结合[19] - 该技术使布料兼具防护功能与舒适性,已应用于防火服和日常服饰[6][13] 产品应用与商业化 - 当前产品包括防火毡、汽车刹车片、防弹衣、炮筒隔热罩等工业用途[1] - 与安踏等品牌合作开发衣帽鞋履,防火服、防火包等产品已进入消防部门验收阶段[18][19] - 玄武岩纤维布料制作的"月面国旗"于2024年登月,未来或用于航空服及月面建造[13][18] 市场竞争力 - 玄武岩纤维防火布熔点达1600℃,远超传统消防服550℃的耐热极限[13] - 生产成本绿色环保,单价仅为芳纶的30%、碳纤维的10%[13] - 企业反馈产品在消防部门验收中反响优异,被誉为"铁布衫"[19] 行业评价 - 专家指出该技术突破玄武岩纤维应用痛点,打开纺织新世界[19] - 产品性能经对比实验验证:芳纶布10秒即烧穿,玄武岩布料20秒仍无破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