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乐器“达比亚”
icon
搜索文档
云端上的村庄:唱起“哦得得” 过上好日子
中国青年报· 2025-07-25 02:31
文旅产业发展 - 云南老姆登村通过"非遗+民宿"模式将怒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打造独特文旅体验[2] - 该村2024年旅游收入达800多万元,从人均耕地仅0.76亩的贫困村转型为热门旅游目的地[5] - 村民郁伍林2001年开办村里第一家农家乐"怒苏哩150客栈",带动全村发展40多家民宿[3][5] - 民宿从最初简陋的通铺发展为能容纳100多人就餐、80余人住宿的规模,经历4次升级改造[4][5] - 超过一半村民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5] 非遗文化传承 - "哦得得"作为怒族民歌代表,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 - 通过设立文化展示厅和举办"非遗展演+篝火晚会"活动,让游客深度体验怒族文化[6] - 组建老中青少四代同台的非遗展演队,旺季表演者月增收4000元,单场表演收入达100元/小时[8] - 开设免费传承班教授儿童民歌和民族乐器"达比亚",培养文化传承人[8] - 怒族无文字记载,通过口传方式保存古歌、叙事歌、情歌等多元曲目类型[6][7] 商业模式创新 - 从最初免费接待背包客到形成商业化运营模式,实现从公益到产业的转变[4] - 根据游客需求迭代升级设施,从基本住宿发展到景观房型等增值服务[4] - 通过"非遗+旅游"创新模式,使文化展示获得经济回报,形成可持续机制[8] - 利用茶马古道节点和雪山景观的区位优势,打造"云端村庄"特色IP[4][5] - 表演活动安排在晚间,不影响白天农事劳作,实现时间资源优化配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