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M6

搜索文档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比亚迪回应
观察者网· 2025-09-22 03:07
投资退出事件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2024年9月21日确认已完全清仓对比亚迪的股权投资 [1] - 自2022年8月起伯克希尔开始持续减持 截至2024年6月持股比例降至流通股5%以下 [1][5] - 伯克希尔能源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将比亚迪投资列为零 发言人确认清空全部持股 [5] 历史投资背景 - 2008年巴菲特以2.3亿美元购入比亚迪2.25亿股 投资决策受查理·芒格推动 [3] - 持有期间比亚迪股价累计上涨3890% 芒格曾称赞公司及创始人王传福为"该死的奇迹" [3] - 2022年第二季度伯克希尔持仓价值达到90亿美元(约640.3亿元人民币) [5] 公司回应与评价 - 比亚迪集团高管李云飞回应称减持属正常投资行为 感谢伯克希尔17年来的投资与陪伴 [1] - 巴菲特2023年接受采访时肯定比亚迪是"非凡的公司" 由"非凡的人"经营 [7] - 巴菲特表示出售原因是希望找到与钱相关的"更好的事情" 但未详细解释具体动机 [7]
杀疯了!中国车企狂攻日系腹地,最后堡垒要被击穿
凤凰网财经· 2025-05-26 14:16
中国车企在东盟市场的崛起 - 中国车企在泰国车展遭遇"潜规则",因大订单可能超越丰田而被主办方拒绝更新销量数据,背后反映日系车企对中国品牌崛起的抵制[2] - 东盟汽车市场年销350万辆,中国车企正快速蚕食日系车份额,电动车领域占比达45%[4][8] - 具体市场份额变化:印尼从2019年不足2%升至2024年6%,泰国从几乎为零升至12%,马来西亚从17%升至23%[5][6] 日系车企的市场溃败与战略收缩 - 日系车份额显著下滑:印尼从95%降至89%,泰国从87%降至76%,马来西亚从77%降至73%[9] - 日产关停曼谷一家工厂并裁撤1000人,销售网络从200家萎缩至140家,销售人员减少80%[10] - 本田合并泰国两家工厂并腰斩产能,铃木和斯巴鲁直接退出泰国生产[11][12] 中国车企的竞争策略 - 通过本土化建厂(比亚迪、长城、上汽等)利用政策红利,如泰国电动车补贴最高15万泰铢/辆,消费税从8%降至2%[15][16] - 凭借电池技术和全产业链优势降低电动车成本(电池占价格40%),比亚迪电动MPV售价较丰田混动车型低20%[16][19] - 挖角日系经销商网络,如泰国暹罗汽车结束与日产60年合作转投比亚迪[21] 日系车企的反击措施 - 打破传统降价促销:丰田皮卡起售价降至9.2万元,本田思域HEV降价6000元[21] - 利用政商网络施压,如泰国出台电动车电池赔付比例递减政策,日本保险公司停止电动车承保[22] - 联合投资43亿美元在东盟生产电动车,丰田、本田等计划五年内布局[23] 东盟市场的战略重要性 - 东盟经济体量3.8万亿美元(全球第五),人均GDP达5518美元,电动车销量2024年同比增长超50%,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13%[24][26] - 泰国计划2030年新能源车占比30%,新加坡2040年淘汰燃油车,中国将东盟作为"一带一路"出海支点[25][26] - 中日车企视东盟为战略决战场,日本需保住最后控制力市场,中国将其作为全球化跳板[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