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交液冷超节点
icon
搜索文档
恒为科技并购数珩信息:A股首例AIRaaS并购案,AI行业从“卖算力”转向“卖结果”|最前线
36氪· 2025-09-27 03:04
行业竞争逻辑转变 - AI行业竞争正从算力比拼转向应用落地 恒为科技收购数珩信息75%股份成为A股首例上市公司并购AIRaaS标的案例 [1] - 单纯算力供给无法满足企业客户深层需求 企业更关注AI能否直接解决业务问题并带来可量化收益 [1] - 随着DeepSeek R1等头部推理模型开源 AI技术平权加速 算力竞争难以形成壁垒 [4] 恒为科技战略转型 - 公司原AI布局聚焦硬件端 核心产品覆盖算网可视化与算网基础架构 推出基于国产GPU的AI一体机及正交液冷超节点硬件方案 [1] - 通过收购从低附加值的硬件销售转向高毛利的服务收益 解决仅靠硬件难以触达客户核心业务价值的问题 [1][3] - 自9月17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交易细节如业绩对赌和整合方案尚未披露 [4] 数珩信息业务模式 - 成立于2017年 核心能力在于将大模型技术与行业场景绑定 通过自研S-GPT AI引擎和Langtree模型编排平台实现全流程闭环 [2] - 服务覆盖快消 汽车 金融等行业数十家品牌 近三年营收与利润均保持快速增长 [2] - 采用AIRaaS模式以可量化业务成果为核心 只有达成约定结果如降本比例或效率提升幅度才收费 [3] AIRaaS商业模式创新 - 与传统按软件授权或人力投入收费模式不同 采用包工包料包结果的AI包工头模式 通过退款承诺和效果保障条款与客户绑定风险 [3] - 传统数字化服务仅覆盖企业1%-2%收入 而AIRaaS可切入占企业营收20%-60%的核心利润池 价值空间相差20-60倍 [3] - 该模式使数珩信息在AI应用企业普遍亏损背景下实现盈利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AI应用竞争核心将从算力比拼转向场景落地能力 更考验企业对行业需求的理解及模型与业务适配效率 [4] - 大模型训练达到一定规模后 每单位算力投入带来的性能提升开始放缓 [4] - 不同行业对AI需求呈现精细化差异 需要跳出唯参数论深入业务场景 [4]
并购上海数珩 恒为科技打响AI应用“卡位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4:22
核心观点 - 恒为科技宣布停牌筹划收购上海数珩75%控股权 旨在通过并购实现AI战略向应用领域延伸 并把握AI RaaS商业模式先机[1][2][5] 收购方案 - 公司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数珩75%股份 同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 - 标的公司上海数珩成立于2017年 2022年率先训练可本地部署的S-GPT大模型 2023年3月完成本地化部署[2] 业务协同 - 恒为科技专注AI软硬件基础设施 包括昇腾 沐曦 昆仑芯的AI一体机 云合智网智算交换机及正交液冷超节点产品[2] - 上海数珩专注AI工程化与场景化落地 拥有从基础模型到实际应用的产业链全阶段能力[2][4] - 双方合作实现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能力融合 优势互补推动AI应用领域延展[2][6] 标的公司竞争力 - 数珩信息已实现规模性盈利 近三年营收 利润及人均利润均快速增长[3] - 公司创新采用AI RaaS商业模式 仅在实际达成约定结果时收费 收费比例从传统1%-2%提升至20%以上[3] - 基于自研大模型开发数智人 AI陪练 启明星 明思 明悉 明图和明镜等系列AI应用[2][4] - 已为快消 汽车 金融 教育和人力资源等数十家品牌公司提供服务[4] 商业模式优势 - AI RaaS模式对客户业务目标负责 将产品价值从"买工具"转变为"买收益"[3] - 突破传统数字化利润池限制 进入人力资源 资产 供应链等核心利润池[3] - 深度嵌入客户生产系统 替换成本远超技术价值 可构建可持续竞争壁垒[6] - 预计2025年起"数据-业务-模型"三角循环飞轮效应显现 实现营收增长与成本降低[4] 战略意义 - 本次并购是A股上市公司并购AI RaaS标的首次案例 具有行业卡位意义[1][5] - 先发者在垂直行业数据积累 客户黏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6] - 符合国家"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战略 推动AI技术在2B 2G市场应用落地[6] - 通过融合硬件基础设施与AI RaaS模式 共同探索AI应用蓝海市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