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块化集成建筑(MiC)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模块化建筑革命:MiC建筑如何重塑现代建造业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传统建筑模式面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1] - 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对更快速度、更高品质和更可持续建筑方式的需求 [1] MiC技术定义与特点 - 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将建筑拆分为独立模块 在工厂完成全部工序后现场吊装拼接 [1] - 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建造方式 从工地施工转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工厂生产 [1] - 施工精度可达毫米级 大幅提升建造效率和质量可控性 [1] MiC技术核心优势 - 高度工业化与标准化 模块可并行生产且不受天气影响 [1] - 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湿作业 显著降低噪音、粉尘和建筑垃圾 [1] - 有效避免传统施工中常见的误差和返工问题 [1] 全球应用现状 - MiC技术在保障性住房、应急医院和学生公寓等项目中展现巨大潜力 [2] - 新加坡、英国和美国已广泛采用MiC建造公共住房 [2] - 中国在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进程 [2] 中建海龙项目案例 - 启德世运道简约公屋项目为香港迄今规模最大的简约公屋工程 [2] - 项目采用中建海龙MiC技术 仅用19个月完成3栋17层住宅主体结构建设 [2] - 约70%建造工序在珠海、江门智能工厂完成 通过标准化生产保障品质 [2]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项目地处前启德机场旧址 地质复杂且文物保护要求高 [2] - 采用"非撞击式打桩"与"撞击式打桩"结合方案 [2] - 创新应用"铁模加铝模混搭"工艺优化施工流程 [2] 可持续发展价值 - MiC模块支持100%拆卸与重复利用 极大减少建筑废弃物 [3] - 为香港探索循环建筑体系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可复制样板 [3] - 为全球高密度城市住房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3] 技术发展趋势 -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MiC深度融合 推动建筑全过程全面数字化 [3] - 工厂端采用BIM设计和机器人焊接等技术 [3] - 工地端应用智慧管理平台 提升建造效率、灵活性和环保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