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学画

搜索文档
250多年前有人做了“中国植物笔记” 还是双语版?一探究竟
央视网· 2025-08-23 20:06
中国园林博物馆展览 - 展览主题为"东方有嘉木——中国植物的力量" 聚焦中国植物对世界的影响[1] - 中国植物总数达39000多种 占世界植物总数十分之一[5] - 通过五色土装置展示中国不同地区土壤 体现植物多样性源于地貌特征多样性[5] - 18世纪《盎格鲁——中国花园》系列铜版画首次国内亮相 展现中国风对欧洲园林美学的塑造[7] - 植物装载箱技术提高海上运输存活率 解决植物经一两个月颠簸存活少的问题[3] - 原生植物传播墙展示柿子/月季/玉兰/栀子花/山茶/银杏等物种[4] 植物文化交流 - 中国古籍《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为西方植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知识来源[1] - 1767年英国商人布莱克在中国助手帮助下绘制大量植物写生图册 采用植物科学画技法[9][11] - 记录荔枝等四种植物 详细描述药学应用和经济价值 成果丰富西方植物学研究[13][15] - 中国植物纹饰瓷器漆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掀起18世纪欧洲中国风潮流[1] 红山文化特展 - 展览主题为"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 探索龙文化起源[16] - 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 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学文化[17] - 覆盖燕山南北和西辽河上游20多万平方公里区域 呈现信仰统一/礼制初成的古国轮廓[21] - 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构成中华文明起源[21] 文物与考古发现 - 展出12件玦形玉龙 其中4厘米双龙首玉璜需放大镜观察细节[23][25] - 1984年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玦形玉龙 确立其与红山文化的年代关联[29] - 展出蚌质龙形遗物 尾部断裂处刻有鳞片[27] - 展厅采用中轴对称设计 理念源于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建筑格局[31] 文化特征与影响 - 以"坛/庙/冢"礼制建筑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31] - 石人像造型奇特表情生动 人形陶壶具质朴可爱特征[33] - 女神庙代表祖先崇拜 多人像呈现双手交叠胸腹部的统一手势[35] - 红山文化被确认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