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世说新语》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经典焕新与时代回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1:03
中国戏剧节自1988年创办至今,三十余载栉风沐雨,是我国戏剧艺术领域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盛 会。此次精挑细选下的全景式展现,既包含"经典创新"又尽显"时代回响",其丰富性与生动性尤为凸 显。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经典焕新与时代回响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日前于杭州闭幕。这场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历时21天的国家级戏剧盛 会不仅汇聚了全国42部精品剧目,更以一系列创新探索优化了戏剧创作与传播的路径,为新时代戏剧艺 术的传承与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此次戏剧节,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部精品剧目在杭州各大剧院轮番上演,还有12 台剧目在温州同步进行展演,涵盖了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滑稽戏、木偶戏等 不同戏剧艺术门类,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戏剧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 开幕大戏《北上》的选择颇具深意。这部话剧作品改编自徐则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以京杭 大运河为背景,借历史与当下双线展开叙事,历史线围绕1901年意大利人小波罗与翻译谢平遥沿运河北 上展开,当代线聚焦2014年大运河申遗前后相关后辈的故事,通过古今交织的叙事,让观众在戏剧张力 中触摸运河历史的脉搏,体 ...
把情思化为接通古今的桥梁(艺海观澜)
人民日报· 2025-07-14 22:03
行业现象 - 80后编剧罗周横跨南北5个剧种6部作品晋京展演,包括昆剧《六道图》、扬剧《郑板桥》、闽剧《幻戏图》等,引发业界关注 [1] - 从2007年起罗周有110部剧作搬上舞台,3次获得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6次获得田汉戏剧奖剧本奖 [1] - 2024年底扬剧《郑板桥》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1] 创作理念 - 罗周的历史叙事注重将情思化作接通古今的桥梁,目光始终凝视当代人的心灵 [2] - 昆剧《瞿秋白》通过场景反差展现人物精神高洁与理想坚定,引发年轻观众情感共鸣 [2] - 创作理念源于古典文学研究,强调文学是"人学",通过塑造形象实现情感判断的共鸣 [2] 创作技法 - 罗周从历史缝隙中挖掘新意,如昆剧《六道图》灵感来自唐代笔记《酉阳杂俎》,闽剧《幻戏图》灵感来自故宫藏品《骷髅幻戏图》 [3] - 作品注重雅俗结合,扬剧《郑板桥》展现文人雅趣与民生疾苦的碰撞,越剧《织造府》让曹雪芹化身贾宝玉与红楼人物互动 [3] - 语言艺术上追求古典文雅与通俗性平衡,昆剧《世说新语》中"报药名"段落用中药材双关隐喻治国安邦 [3] 市场反响 - 昆剧《六道图》终场朱砂挥毫的震撼意象满足Z世代对"高燃瞬间"的审美期待 [4] - 作品因对现代审美的敏锐捕捉而受到年轻人喜爱,使传统戏曲呈现青春、时尚、活力的新面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