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尔康

搜索文档
跨国药企投资逻辑生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13:00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中美上海施贵宝股权 - 百时美施贵宝将出售中美上海施贵宝60%股权给高瓴资本关联公司 交易预计2026年初完成 具体金额未披露 [1] - 出售资产包括Baraclude(博路定)、Bufferin(百服宁)、Theragran(施尔康)、Monopril(蒙诺)和Velosef(先锋霉素Ⅵ)等仅在中国大陆市场制造和销售的关联产品 [1] - 资产剥离有助于百时美施贵宝集中资源于核心领域并优化业务布局 [1] 中美上海施贵宝历史与市场地位 - 中美上海施贵宝成立于1982年 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药企 [3] - 公司曾带来国内第一个普利类降压药卡托普利片、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抗乙肝药物恩替卡韦片博路定以及维生素片施尔康、感冒药加合百服宁等OTC药物 [3] - 中美上海施贵宝是第一个通过FDA认证并将西药制剂出口到美国的合资企业 [3] 中美上海施贵宝业绩表现与挑战 - 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47.2亿元 销售收入和利润指标创历史新高 [4] - 近年来业绩下滑 主因核心产品陆续集采及同业竞争加剧 [4] - 2020年第三批集采中卡托普利和二甲双胍仿制药价格降至一分钱一片 原研产品未中标 [4] - OTC和保健品领域面临国内药厂及其他跨国巨头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 [4] 百时美施贵宝整体业绩与转型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收入234.7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240.66亿美元同比下降2.48% [4] - 业绩下滑主因成熟产品组合受仿制药竞争加剧和美国医保政策调整影响 [4] - 出售合资公司股权是百时美施贵宝转型计划的一部分 [4] 跨国药企在华战略调整趋势 - 随着中国创新药崛起和政策环境变化 跨国药企重新审视在华业务布局 [3][6] - 合资企业历史使命已完成 逐步退出成为趋势 [3] - 企业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等方式适应市场变化并提升竞争力 [6] 拜耳在华创新投资布局 - 拜耳Co.Lab创投联盟于2024年9月落地上海浦东 致力于打造覆盖多元技术平台与前沿创新的生态集群 [6] - 平台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认定 [6] - 创投联盟首批合作方为上实资本、君联资本、IDG资本和康君资本 帮助入驻企业连接国际领先投资机构并加速对接全球投融资网络 [6] - 拜耳Co.Lab在中国已迎来7家初创企业加入 包括益杰立科、伊米诺康、锐正基因等 [7] 默沙东终止英国研发项目 - 默沙东终止在英国早期药物研发项目并撤销投资10亿英镑建设伦敦研发中心的计划 原定2027年启用的园区不再推进 [9] - 业务调整将裁撤125个岗位 公司计划年底前撤出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实验室 [9] - 决策主因英国政府在生命科学领域投资不足且未合理评估创新药物及疫苗价值 [9] - 默沙东将相关研发业务转移至美国现有办公地点 [9] 英国药品定价机制影响 -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通过支付返点方案控制高药价 制药企业需按销售额向政府按比例回款 [9] - 定价机制给予制药企业自由定价空间 但定价越高则返点比例越高且逐年调整 [9] - 赛诺菲成为继默沙东、礼来、阿斯利康之后最新一家暂停英国研发投资决策的药企 [9] - 英国政府与制药行业围绕创新药定价与支付的谈判陷入僵局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