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脑起搏器’

搜索文档
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走向临床 受试者体验如何?
央视网· 2025-09-21 17:20
技术突破 - 我国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成功帮助偏瘫患者恢复部分运动功能 通过颈部血管微创手术将搭载电极的钛合金支架导入脑区血管壁采集脑电信号 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且电极比头发丝更细小[1][2] - 介入式方案融合多项核心技术 包括皮下无线传输设备实现脑电信号无线通信 智能算法解码患者运动意图 电刺激训练促进神经突触再生提升恢复效率[4][5] - 介入式脑机接口无需开颅 通过颈部静脉血管微创介入提取颅内脑电信号 信号识别精度和稳定性介于侵入式与非侵入式之间 减少手术风险[6][8] 临床应用进展 - 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已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纳入科技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未来可为脑卒中、截瘫、渐冻症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全新治疗方式[5] - 深圳完成首例基于新型"脑起搏器"的脑机接口手术 植入电极具备蓝牙感知功能 可读取帕金森病患者特征性脑电信号实现精准神经调控 未来将进一步应用于癫痫、疼痛、精神病等治疗[10][12]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听觉智能评估系统 通过脑电帽提取脑电信号准确检测婴幼儿及老人听力受损程度 已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开展临床测试[13][15]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产业化绘制具体路径 国家医保局新增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新技术价格项目 为临床应用和规范收费做准备[9][15] - 脑机接口产业链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需从全链条角度布局 包括电极采集、信号放大芯片、算法计算及系统集成等环节 核心器件、算法标准及伦理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