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研磨抛光和数控拉床设备

搜索文档
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46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概况 - 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拟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为1,040,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55,805,000股的0.67%,为一次性授予且不设预留权益 [10] - 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每股11.46元,定价依据为草案公告前1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22.92元/股的50%或前120个交易日均价21.08元/股的50%中的较高者 [12][13] - 计划已通过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尚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 [14][25][28] 激励对象与资格要求 - 激励对象均为子公司湖南南方机床有限公司核心员工,不包含独立董事、监事、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直系亲属 [8][43] - 激励对象需满足未出现最近12个月内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及《公司法》规定不得担任董高监情形等条件 [8][22] - 任何单一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激励计划获授股票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11] 业绩考核体系设计 - 考核体系分为子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和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子公司层面以南方机床2024年营业收入5,190.18万元为基数 [21]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考核目标分别为不低于30%、60%、100% [21] - 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解除限售条件的依据,公司强调考核指标兼具科学性与约束性 [20][22] 会计处理与合规性 - 限制性股票将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处理,在授予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在限售期内摊销计入成本费用 [18][19] - 公司确认不存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的情形,包括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未按规分红等 [3][4] - 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贷款、担保等任何形式财务资助 [13][14] 实施程序与时间安排 - 股东大会拟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19日,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47][51][54] - 授权董事会办理授予日确定、价格调整、股份登记等事宜,授权期限覆盖整个激励计划有效期 [33][35] - 激励对象名单将通过内部公示不少于10天,并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披露审核意见 [43]
宇环数控: 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7 08:17
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 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授予子公司湖南南方机床有限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总计1,040,000股限制性股票 占公司总股本155,805,000股的0.67% [1][7] - 本次激励计划为一次性授予 不设预留权益 授予价格确定为每股11.46元 [7][8] - 激励计划已通过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 [10] 授予价格定价依据 - 授予价格11.46元/股不低于草案公告前1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22.92元/股的50% [9] - 授予价格同时高于草案公告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21.08元/股的50%即10.54元/股 [9] - 定价方法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9] 业绩考核指标 - 考核体系分为子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和个人层面绩效考核 [14] - 子公司南方机床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 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考核目标分别不低于30%、60%、100% [14] - 营业收入指标被认定为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的重要标志 [14] 激励对象资格 - 激励对象均为子公司南方机床核心员工 无独立董事、监事及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亲属 [6] - 所有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均未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6] - 激励对象资格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 [5][6] 会计处理方式 - 限制性股票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12][13] - 在限售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按授予日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13] - 具体财务影响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为准 [13] 行业地位与业务描述 - 公司是国内精密数控磨床、数控研磨抛光和数控拉床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14] - 专业从事数控磨削设备、拉削设备及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14] - 2024年通过技术和市场客户协同开发 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