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格光储充一体机
icon
搜索文档
储能巨头港股上市掀热潮,5月储能指数上涨4.87%
搜狐财经· 2025-06-11 14:47
储能指数表现 - 五月储能指数宽幅震荡,月中高点超过24年924行情峰值,月底收于1381.79点,本月上涨4.87%,同期创业板指数上涨2.32% [1] - 2025年前五个月储能指数累计上涨6.94%,创业板指数同期下跌6.93% [1] - 相较2021年初指数创立时,储能指数累计上涨38.18%,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32.81% [1] 宁德时代H股上市 - 宁德时代H股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募集资金410亿港元(52.2亿美元),创年内港股最大IPO记录,募集资金90%用于匈牙利电池工厂建设(投入约相当于匈牙利GDP的2%) [4] - 本次发行采用"仅设定价格上限"定价方式,价格上限较A股收盘价零折扣,上市首日开盘价29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55%,较A股溢价12.55% [4] - 5月底宁德时代港股收盘价303.4港元(折合人民币277.79元),A股收盘250元,港股溢价11.16% [4] A/H股溢价现象 - 比亚迪港股5月底收盘价392.8港元(折合人民币359.65元),A股收盘352.3元,港股溢价2.09% [4] - 同期A/H两地上市公司平均A股溢价率为41%,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呈现反向溢价现象 [4] - 外资与中东资金对宁德时代H股实现数倍超额认购,行业龙头有望纳入MSCI和恒生指数,带来更多外资配置动力 [6] 港股市场变化 - 传统H股折价原因包括市场流动性差异(港股换手率不足A股1/4)、投资者结构差异(A股散户占比高)及股息税率差异(港股通投资需额外承担10%预扣税) [5] - 2024年南向资金净买入超6000亿港元,国际资金从美股转向港股,港股日均成交额大幅提升,市场从"价值洼地"转向"成长+价值"双核模式 [5] 储能企业赴港上市潮 - 除宁德时代外,已有比亚迪、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和正力新能四家锂电池企业在港交所挂牌 [7] - 亿纬锂能拟发行H股,募集资金用于海外工厂建设(匈牙利、马来西亚和美国工厂总投资近174亿元) [8] - 双登股份3月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建设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72亿元、42.6亿元和45亿元 [8] - 南都电源4月启动赴港IPO,业务覆盖160个国家和地区,已在欧美等多地建立本地化销售服务中心 [9] - 海辰储能2024年营收129.17亿元,海外收入从2023年1.01亿元增至2024年37亿元,占比从1%提升至28.6% [9] - 思格新能源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7亿元,光储充一体机产品贡献超90%收入 [10] - 果下科技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2亿元、3.14亿元和10.26亿元,募资将用于研发和海外网络建设 [10]
储能巨头港股上市掀热潮,5月储能指数上涨4.87%
储能指数表现 - 五月储能指数宽幅震荡,月中高点超过24年924行情峰值,月底收于1381.79点,本月上涨4.87%,同期创业板指数上涨2.32% [1] - 2025年前五个月储能指数累计上涨6.94%,创业板指数下跌6.93% [1] - 自2021年初指数创立以来,储能指数累计上涨38.18%,创业板指数下跌32.81% [1] 宁德时代H股上市 - 宁德时代H股于5月20日港交所上市,募资410亿港元(52.2亿美元),创年内港股最大IPO记录,90%资金用于匈牙利电池工厂(投入约等于匈牙利GDP的2%)[4] - 发行采用"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价格上限较A股收盘价零折扣,上市首日开盘价29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55%,较A股溢价12.55% [4] - 5月底宁德港股收盘价303.4港元(折合人民币277.79),A股收盘250元,港股溢价11.16%,同期A/H两地上市公司平均A股溢价率为41% [4] H股溢价逻辑演变 - 传统H股折价原因:港股流动性低(换手率不足A股1/4)、机构主导估值保守、外资占比高受全球风险影响、股息税差异(港股10-20%,A股机构通常免税)[5][6] - 2024年南向资金净买入超6000亿港元,国际资金从美股转向港股,带动日均成交额大幅提升,市场转向"成长+价值"双核模式 [6] - 宁德时代H股获外资与中东资金数倍超额认购,行业龙头地位有望纳入MSCI等指数,反向溢价或推动更多A股龙头赴港上市 [6] 储能企业赴港上市潮 - 除宁德时代外,已有比亚迪、中创新航、瑞浦兰钧、正力新能4家锂电池企业在港上市 [7] - 亿纬锂能拟港股募资推进匈牙利/马来西亚/美国工厂建设(总投资174亿元)[7] - 双登股份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40.72亿→45亿),募资主要用于东南亚锂电产能建设 [8] - 南都电源港股IPO聚焦160国储能业务布局,已在欧美日韩等地建立本地化销售网络 [8] - 海辰储能2024年营收129.17亿元,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1%提升至2024年28.6%(37亿元)[9] - 思格新能源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亿元,光储充一体机贡献超90%收入 [9] - 果下科技2022-2024年营收从1.42亿元增长至10.26亿元,募资用于海外网络建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