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元 590 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40岁,身家1600亿,寒武纪创始人凭什么?
商业洞察· 2025-08-31 09:22
公司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公司股价盘中大涨近10%达到1464元/股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2] - 公司市值达到5740亿元 [2] - 公司股价从2023年不足50元/股飙升至超过1400元/股最大涨幅超过25倍 [3] - 2024年公司股价上涨387%市值涨幅超过2000亿元 [17] 创始人持股情况 - 创始人陈天石持股28.63%按5740亿元市值计算身家超过1600亿元 [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6年2020年登陆科创板 [2] - 2016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仅90万元 [9] - 成立半年后获得科大讯飞等三家机构5000万元投资估值达5亿元 [12] - 2018年1月估值达45亿元 [12] - 2019年9月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获得17.5亿元投资估值达220亿元 [13] - 从2016年到上市前净资产从90万元增加到46亿元 [13] - 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从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仅用116天上市首日市值突破千亿元 [13] 财务表现 - 2020年至2023年归母净亏损分别达6.59亿元11.11亿元15.79亿元10.43亿元 [1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1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净利润3.55亿元 [19]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19]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2024年推出思元590芯片采用7nm工艺应用ASIC架构支持512TOPS算力 [16] - 思元590在推理场景能效比上超越国际巨头支持所有国内主流大模型 [16] - 百度测试显示思元590在大模型训练任务表现接近英伟达A100芯片整体性能达A100的80% [16] - 2025年4月通过DeepSeek兼容性测试成为国内唯一支持FP8精度格式的芯片厂商 [16] - 芯片已应用于字节跳动百度阿里云等企业的云端大模型训练及省级智算中心项目 [16]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 [25] - 研发团队规模792人占员工总数77.95%其中80.18%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26] - 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其中境内专利1783项境外专利690项PCT专利301项 [26] - 累计获授权专利1599项包括1526项发明专利拥有65项软件著作权及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26] 市场机遇与行业背景 - 地缘政治背景下公司"英伟达平替"价值被市场重新发现 [17] - 2025年8月DeepSeek-V3.1发布提及新精度格式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被市场解读为直接利好公司 [20] - 2025中国算力大会信息显示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21] - 高盛将公司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股基于中国云服务商增加资本支出芯片平台多元化需求及研发投资获批 [22] 融资计划 - 向交易所提交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申请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9.85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6]
40岁,身家1600亿,寒武纪创始人凭什么?
36氪· 2025-08-28 13:35
公司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股价盘中大涨近10%达到1464元/股,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最高企业,收盘市值达5740亿元[4] - 股价从2023年不足50元/股飙升至超过1400元/股,最大涨幅超过25倍[5] - 2024年股价上涨387%,市值涨幅超过2000亿元,获得"2024年股王"称号[23]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创立 - 创始人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取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10] - 2010-2015年就职于中科院计算所,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算法[10] - 2016年与中科院下属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科寒武纪,注册资本90万元[12] - 公司取名"寒武纪"寓意人工智能未来的生命大爆发时代[13] 融资历程与发展 - 成立半年后获得科大讯飞等三家机构5000万元投资,估值达5亿元[16] - 2018年1月国投基金领投时估值达45亿元[16] - 2019年9月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17.5亿元,估值达220亿元[17] - 净资产从2016年90万元增加到上市前46亿元[17] - 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突破千亿元[17]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2015年研发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11] - 2024年推出思元590芯片,采用7nm工艺,支持512TOPS算力,推理场景能效比超越国际巨头[20] - 百度测试显示思元590在大模型训练任务表现接近英伟达A100芯片,整体性能达A100的80%[22] - 2025年4月通过DeepSeek兼容性测试,成为国内唯一支持新一代FP8精度格式的芯片厂商[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5]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净利润3.55亿元[26] 市场机遇与利好因素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25] - 2025年8月DeepSeek-V3.1发布提及新精度格式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市场解读为直接利好[28] - 2025中国算力大会释放加快算力平台建设信号,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29] - 高盛将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股,理由包括云服务商增加资本支出、芯片平台多元化需求和研发投资获批[30] 研发实力与专利储备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33] - 研发团队规模792人,占员工总数77.95%,其中80.18%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34] - 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已获授权专利1599项,包括1526项发明专利,拥有65项软件著作权和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5] - 提交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申请,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9.85亿元用于大模型相关芯片平台项目和软件平台项目[3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竞争激烈,英伟达等国际巨头仍占据主导地位[32] - 面临供应链稳定、毛利率波动、行业竞争等风险[32] - 光子芯片、量子计算可能颠覆现有架构[32] - 西方发达国家酝酿对中国进行新一轮芯片出口管制,需突破先进制程封锁[32] - 动态市盈率约280倍,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2]
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
浦发银行· 2025-08-01 07:08
行业投资评级 - 绿色算力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我国算力总规模近5年平均增速近30% [7] -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2024年占全球总用电量1.5%,预计2030年将达945太瓦时 [85] - 我国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特征显著,平均PUE降至1.46,超140个算力中心达到4A级绿色标准 [7][67] 核心观点 算力设备绿色化 - 我国算力设备效能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存力总规模约1580EB,先进存储占比超28% [7] - AI服务器成为能耗核心驱动力,GPT-4训练单次耗电达千兆瓦时级,预计2026年全球AI服务器电力需求将达165-325TWh [20][49] - 芯片工艺与架构创新显著降低功耗,英伟达Blackwell芯片较前代性能提升50%且能耗下降40% [54][55] 算力载体绿色化 - 全球数据中心向大型化集约化发展,2024年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达1136个,平均PUE降至1.56 [64][66] - 液冷技术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冷板式液冷PUE可降至1.15,浸没式液冷PUE最低达1.05 [57][74] - 模块化建设加速交付,预制化数据中心工期缩短60%,浪潮信息方案实现3个月建成 [80] 算能协同绿色化 - 我国数据中心2024年用电量达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68%,通过绿电直供等技术推动减排 [9][93] - 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占全球新增超50%,15省区新能源装机超火电 [94][96] - 微电网技术规模化应用,腾讯怀来项目实现95%绿电消纳率,形成源网荷储智能体系 [103] 算用协同绿色化 - 绿色算力深度赋能传统产业,中央企业上云覆盖率超86%,22个省级行政区推出算力券政策年发放额达15.3亿元 [9] - AI大模型推动算力需求爆发,GPT-4o处理速度较前代提升200%,成本下降50% [78] - 算力调度平台建设加速,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实现算力资源互通互联 [9][31] 目录总结 宏观政策环境 - 全球政策趋严,欧盟CBAM机制覆盖云计算碳足迹核算,美国俄勒冈州实施清洁算力阶梯税制 [29] - 我国政策聚焦"算效-算电-算用"协同,2025年要求数据中心PUE≤1.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10% [30][31] - 东西部差异化布局,东部侧重算效提升(如北京要求智算中心PUE≤1.35),西部重点发展算电协同(如内蒙古要求PUE≤1.2) [35][36] 中观产业动态 - 上游硬件厂商突破技术瓶颈,华为昇腾芯片市场份额达23%,中际旭创1.6T光模块量产供货微软 [39] - 中游液冷服务器市场高速增长,IDC预计2023-2028年CAGR达45.8%,中国移动液冷方案PUE压降至1.15 [41] - 下游AI应用催生新业态,MaaS市场规模2024年达2.5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38亿元 [42] 微观企业实践 - 国际巨头加速碳中和,微软部署智能电网项目,Google实现数据中心每小时100%清洁能源运行 [44] - 国内运营商深化绿色转型,中国电信提出"1335"算电协同架构,中国联通三江源项目采用AI优化温控 [45] - 科技企业创新实践,腾讯建成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微电网,万国数据上海项目PUE达1.13 [4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