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心脏电生理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心血管疾病相关医疗器械行业报告:心血管行业空间广阔,集采助力国产替代
西部证券· 2025-09-27 11:33
好的,我将根据您的要求,对提供的行业研报进行总结。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心血管医疗器械行业,以下是我的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前次评级亦为“超配”,评级变动为“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心血管疾病相关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多个细分领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集采政策正助力国产替代进程[1][2][13] 细分市场前景总结 心脏电生理市场 - 中国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2021年达65.80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157.26亿元(2021-2025年CAGR 24.34%),2032年进一步达到419.73亿元(2025-2032年CAGR 15.06%)[1][15] - 全球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2021年为70.13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44.91亿美元(2021-2025年CAGR 19.90%),2032年达324.50亿美元(2025-2032年CAGR 12.21%)[1][18] - 全球心律管理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97亿美元增至2021年106亿美元(CAGR 1.8%),预计2030年达128亿美元(2021-2030年CAGR 2.0%)[1][19] - 全球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3597.4百万美元增至2030年4224.9百万美元(CAGR 1.8%),中国市场增长最快(2021-2030年CAGR 5.7%)[1][23] 冠状动脉疾病市场 - 中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预计从2022年2662.6万增至2030年3166.7万(2026-2030年CAGR 2.0%)[2][24] - 全球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从2017年1.9亿人增至2021年2.1亿人(CAGR 2.8%),预计2025年达2.3亿人(2021-2025年CAGR 2.3%),2030年达2.5亿人(2025-2030年CAGR 1.7%)[27] 主动脉支架市场 - 2021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量49,217台(胸主动脉32,526台,腹主动脉16,691台),市场规模24.0亿元[2][28] - 预计2030年中国主动脉支架型腔内介入手术量达18.04万台,市场规模增至43.1亿元[2][28] 心脏瓣膜市场 - 中国TAVR手术市场规模2021年911.5百万元,预计2025年达4862.9百万元(2021-2025年CAGR 52.0%),2030年达11359.7百万元[35] - 全球TAVR手术市场规模从2017年3473.5百万美元增至2021年6085.2百万美元(CAGR 15.0%),预计2025年达9956.1百万美元,2030年达15892.0百万美元(2025-2030年CAGR 9.8%)[37] - 中国二尖瓣反流手术数量预计从2021年约200例增至2025年10,600例(CAGR 173.2%),2030年达54,100例(2025-2030年CAGR 38.6%)[38] - 中国经导管三尖瓣手术数量预计从2023年约600例增至2030年200,900例(2023-2025年CAGR 232.2%,2025-2030年CAGR 97.1%)[41] 重点公司分析 微电生理(688351.SH)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1.41亿元增长至4.13亿元(CAGR 30.77%),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5.51%[49] - 2025H1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2.80%),归母净利润3267万元(同比增长92.02%)[49] - 2024年销售毛利率58.73%(同比下降4.78pct),2025H1净利率14.60%(同比增加6.03pct)[54] - 已开发全面涵盖心脏电生理手术的产品布局,围绕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形成30余款注册证产品[56] 佰仁医疗(688198.SH)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1.82亿元增长至5.02亿元(CAGR 28.88%),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5.41%[68] - 2025H1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30.0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02.90%)[68] - 2020-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稳定在88-89%左右[70] - 已获批22项Ⅲ类医疗器械产品,其中10项为国内首个获准注册的国产同类产品[73] 健世科技(09877.HK) - 围绕结构性心脏病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产品覆盖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心衰治疗[79] - 重点产品LuX-Valve系列(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置换)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注册临床试验[82] - Ken-Valve产品(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置换)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正在推进商业化[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