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心灵工坊
icon
搜索文档
疗愈不等于“买了即治愈”
人民日报· 2025-06-09 07:30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追求身心健康,疗愈经济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缺乏市场 准入和行业监管标准,一些疗愈项目收费高但效果存疑、滋生乱象,亟待加以规范。 (责任编辑:李安宁) 面对疗愈经济的乱象,消费者需要增进对疗愈本质的理解,少一些对速效的期待,多一些对成长的耐 心。另一方面,应尽快从政策层面加以规范,建立完善资格认证机制,设置行业准入标准,加强市场监 管,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此外,还可推动成立国内专业协会,订立行业公约,强化行业自律;引入公 开透明的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帮助消费者提高甄别能力。 疗愈经济,既要呼应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需警惕过度商业化背离本质。在经济发展与心灵关怀 的坐标系中找到平衡点,既为经济带来蓬勃活力,又提供有价值的精神滋养,才能契合社会所需、实现 健康发展。 (摘编自《福建日报》,原题为《疗愈经济岂能有经济无疗愈》) 从芳香精油到冥想APP,从心灵工坊到治愈系玩具,针对一些人的精神需求,商家推出多元化疗愈产品 和服务。在某平台,声音疗愈的话题播放量超35亿次,心灵疗愈、催眠、颂钵疗愈话题播放量也超亿 次。吸引消费者的,不只是产品和服务,还有其背后的情绪价值。 某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