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服务

搜索文档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团委:三维赋能激活力 青春护航展风采
中国民航网· 2025-09-11 04:21
核心观点 -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团委通过思想赋能铸魂、技能赋能强基、平台赋能拓界三维协同模式 提升青年员工使命认同感与专业技能 强化国门安检服务能力 [1][3][4][5][6] 思想赋能铸魂 - 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结合进京赶考历史场景与入团誓词重温 强化国家安全无小事责任感 [3] - 建立红色溯源+使命联结+精神传承立体路径 使青年从被动听理论转为主动悟使命 [3] - 将守护国门日常工作与国家发展宏大叙事关联 深化岗位价值认知 [3][6] 技能赋能强基 - 构建骨干带教+场景实训+以赛促学培养体系 将主题团日转化为实战练兵场 [4] - 整合全国民航技术能手 民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技能标杆组成青年先锋导师团 [4] - 通过安检技能大比武竞技机制 提升旅客安检 货物查验 应急处置等核心岗位能力 [4] 平台赋能拓界 - 建立团校企社警多方协同的国门青年成长联盟 整合外部优质资源 [5] - 联动高校与行业资源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 联合大兴机场管理部 南方航空地勤部开展空地一体保安全主题团日 [5][6] - 联合公安民警学习反诈技巧 识别虚假航空客服诈骗等航空信息诈骗手段 [6] -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通过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向旅客演示安检流程 传播航空安全理念 [6]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全力护航暑运返程高峰
中国民航网· 2025-08-22 08:43
核心观点 -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通过专项培训、技术应用和流程优化全面强化暑运返程期间的安全保障与服务效率 [1][2][3] 安全保障措施 - 组织全体员工开展暑运返程安全专项培训与学习研讨 强化安全隐患零容忍意识 [1] - 加密执行双重预防机制频次 完成对安检设备、人员资质、现场环境等关键环节的全方位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 [1] - 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精准预测旅客流量与行李安检风险点 提前调配资源优化安检流程 [1] - 鼓励员工通过安全随手拍功能上报安全隐患 对有效上报者给予奖励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氛围 [1] 运营管理优化 - 各级管理人员加大跟班作业力度深入安检现场 实时掌握动态并快速响应问题 [2] - 党员示范通道、志愿服务岗位与青年突击队协作 加强客流疏导与特殊旅客帮扶 [2] - 建立信息共享与应急协同机制 针对航班延误等紧急情况迅速响应形成合力 [2] 旅客服务提升 - 扩充橙马甲志愿者团队规模 提供全程引导和行李搬运服务 [2] - 升级爱心传递贴与移动移交员服务 确保特殊旅客与无人陪伴儿童得到妥善照顾 [2] - 创新推出可视化宣传物料 以图文形式展示安检新规减少旅客过检时间延误 [2] 未来工作方向 - 继续秉持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不断细化保障方案并严守空防安全底线 [3] - 以专业高效贴心的服务保障旅客平安顺畅返程 [3]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暑运服务提质升级 护航旅客顺畅出行
中国民航网· 2025-07-25 02:00
暑运客流应对措施 -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话暑运,规范悦旅途"专项服务活动,通过精准举措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与便捷 [1] - 在待检区域配备身着"夏款橙马甲"的维序员,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优先过检服务,橙色马甲成为暑运期间的"暖心标识" [1] - 统一检查动作标准与应答话术,针对旅客携带较多的防晒用品强化分类查验流程,确保安全同时减少误会 [1] - 优化升级易安检通道与首乘旅客专属标识,提供"一看就懂"的指引,方便亲子家庭、学生群体快速找到对应通道 [1] 特殊旅客服务优化 - "家庭旅客服务专区"持续运营,配合"6+1流动服务"模式强化待检区引导,主动为带娃家庭提供贴心帮扶 [1] - "安检优排计划2.0"服务举措为需临时外出办理托运或快递的旅客发放专属标识,缩短二次等待时间,实现"快速折返过检" [1] 服务话术与培训体系 - 模拟旅客过检场景打磨服务话术,将"必须拿出来"等指令转化为"麻烦您配合取出"等更亲和表达 [2] - 利用"首安课堂"开展线上全员培训,结合班前会、班后会常态化线下练习,及时复盘优化话术细节 [2] 暑运服务成效 - 通过规范操作、人文关怀、能力提升与高效响应等实招硬招,实现暑运安检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2]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未雨绸缪织防线 护航运行筑平安
中国民航网· 2025-06-17 08:12
为全力筑牢 2025 年度雷雨季节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大兴机场平稳运行,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以下简 称:安保公司)在大兴机场立足职责使命,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各项防汛工作,全面提升极 端天气下的安全保障能力。 强化责任落实机制 织密安全防护网络 为压实防汛责任,安保公司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双人双岗,确保信息畅通、 响应迅速。各级管理人员充分发挥 "头雁效应",带头开展 "走动式" 巡查,聚焦工作人员通道、货检通 道、机坪卡口等重点区域,以及开机、开包等关键岗位,同步加强安检设备、监控系统、排水设施等防 汛相关设备设施的专项排查。通过对 X 光机电路防水性能、监控摄像头防雨密封性能等指标的细致检 测,确保设备在极端天气下稳定运行,做到隐患排查 "零死角""零盲区"。 依托气象预警系统,实时跟踪天气变化趋势与航班动态,建立 "公司 - 部门 - 班组" 三级信息通报机 制,确保降雨预警、航班调整等重要信息第一时间精准触达各岗位,为科学决策和快速处置提供有力支 撑。同时,针对设备设施隐患整改情况纳入防汛工作监督检查范围,对责任落实不到位、设备隐患整改 不及时的部门和个人严肃问责,以强有力 ...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王贺:在安检岗位上书写青春担当的“多面手”
中国民航网· 2025-05-20 04:53
职业发展 - 从安检新人成长为高级安检员,历经物业保安科、门禁科、特检科、东区二科、行检科等多个科室,累计服务旅客超百万人次,参与重大保障任务30余次 [2] - 18年一线经验使其成为科室业务"活字典",擅长化解旅客误解、排查安全隐患、优化流程及行李检查技巧 [2] - 从一线安检员转型为培训教员、宣传骨干和党建先锋,实现多岗位能力跃升 [1][6][7] 培训与团队建设 - 担任中级培训教员,设计立体化培训方案,建立"能力档案"并制定个性化计划,近三年开展专项培训48场,一对一辅导60余人次 [3] - 创新"微课堂+实操擂台"模式,利用航班间隙进行15分钟案例分享,每月举办防爆检查、证件识别等实操竞赛 [3] - 通过培训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筑牢安检专业防线 [3] 宣传与品牌影响力 - 自学掌握10余种软件工具,累计撰写宣传报道2500余篇,作品在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民航网等媒体刊登 [5] - 报道《胡巨鹏: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安检卫士》获1.7万次阅读,多篇稿件被集团公司转载,传递"安检温度" [5] - 连续4年获公司优秀宣传报道员一等奖,成为科室宣传主力 [5] 党建与创新成果 - 作为党员辅导员推行"五个一"工作模式,促进党建与班建融合,担任组织员、协调员、安全员、宣讲员四重角色 [6] - 主导的《无感式防爆安全检查》《兴安检・心服务》等作品获民航系统创意大赛优秀奖、全国品牌故事大赛三等奖 [6] - 推动《电子巡更系统》《"智联巡检"安防巡视体系建设》等创新项目获集团公司管理案例三等奖 [6] 行业价值 - 通过18年坚守体现安检行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成为基层员工成长范本 [7] - 创新培训与宣传模式为行业人才建设提供参考,党建融合案例具有示范意义 [3][6] - 多岗位经验积累展示安检工作专业化、多元化发展路径 [2][7]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造“旅橙”平安路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08:59
服务举措升级 - 公司以"安心守护·旅'橙'平安"为主题推出系列安检服务保障举措,旨在打造安全、友好、高效的出行体验 [1] - 通过"班前五分钟"常态化学习强化员工服务规范,包括"十要十不要""五要五不要"等标准化操作理念 [1] - 建立管理人员区域责任制和快速响应机制,提升旅客咨询处理效率 [1] 客流高峰管理 - 依据客流趋势和行李特点动态调整安检通道布局,安排"橙马甲"维序员提供"一对一"引导服务 [1] - 联动航空公司开设"家庭旅客服务专区""6+1流动服务",优化团队旅客和特殊旅客过检流程 [1] - 实施"优排计划"优化往返托运流程,并通过捡拾物品联动机制提升遗落物品找回率 [1] 安检知识普及 - 设置"违禁品实物展台"开展互动科普,通过对比展示讲解刀具、液体等禁限带物品法规 [2] - 推出"闯关积分制"答题活动,涵盖锂电池携带、液体容量限制等实用知识,积分可兑换定制礼品 [2] - 活动采用扫码问卷和手卡形式,增强旅客参与度与安检知识普及效果 [2] 服务成效反馈 - 系列举措获得旅客广泛好评,提升首都机场安检服务整体形象 [2] - 活动增强旅客出行满意度,公司计划将"橙马甲"服务打造成航空安保品牌名片 [2]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五大举措”齐部署 五一保障更有力
中国民航网· 2025-04-29 08:26
安全保障措施 - 公司部署五大举措确保五一假期旅客出行平安顺畅,包括强化走动式管理、提升安检技能、隐患排查、创新服务和设备维护 [1] - 通过召开动员会强化员工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要求管理人员深入一线加强协调和质量监察 [2] - 开展安检技能专项培训,重点提升人身检查和开机操作能力,对技能短板员工进行闭环考核和跟踪验证 [3] 隐患排查与整改 - 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原则,对验证台、X光机等重点区域进行全覆盖排查,立即整改并分析原因 [4] - 对已入库风险隐患开展"回头看",持续追踪整改情况,确保风险可控 [4] 服务创新 - 推出"三个前置"服务举措(宣传、引导、识别),加强对首乘和无障碍旅客的帮扶 [5] - 线上线下结合宣传禁限带物品,转变旅客从"被动接受检查"到"主动自查"模式 [5] 设备与技术升级 - 全面维护保养安检设备,确保X光机、安全门等关键设备运行稳定和检测精准 [6] - 优化安检现场布局,利用AI复检、CT判图等科技手段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安检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