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下黄河第一村文旅综合体
icon
搜索文档
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丨黄河岸边的幸福经济学
内蒙古日报· 2025-08-23 15:03
项目背景与转型 - 画匠营子村从两年前断壁残垣的空心村转型为"天下黄河第一村"文旅综合体[2] - 项目以"以画为魂、以河为脉"为开发理念 设计团队经历4次方案汇报和10次实地调研[2] - 当地财政累计投入1.45亿元支持黄河文旅项目建设 另获自治区旅游专项资金750万元用于提档升级[4] 项目规模与设施 - 改造2万平方米闲置村落 包含特色商业街 黄河文化民俗展览馆七大展厅 漂流水上基地等设施[2] - 配套建设投资1.27亿元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内含黄河博物馆和观景塔等设施[3] - 黄河文化民俗展览馆系统展示黄河文明脉络 靳尚谊艺术创意空间提供艺术创作场所[1][2] 运营数据与经济效益 - 黄河博物馆上半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 营业收入突破百万元[3] - 黄河开河观凌周期间吸引50万人次游客 带来1100万元旅游收入 其中24万外地游客贡献超30%消费额[4] - 炸糕铺日均收入超千元 带动近30户村民就业增收[3] 产业融合与延伸 - 景区作为"千万工程"示范点 将周边农田渔场打造成直采基地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2] - 黄河谣文化园4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成为自治区文旅融合典范[4] - 博物馆引入华莱士体验店 猪迪克儿童乐园等商业业态 延伸产业链价值[4] 文化传播与科技应用 - 通过VR设备展示湿地修复 互动沙盘演示小浪底工程将泥沙含量从27.5公斤/立方米降至5.76公斤/立方米[3] - 黄河文化民俗展览馆与靳尚谊艺术创意空间共同构成文化传播载体[1][2] - 汉服取景 非遗糖画制作 奶皮子酸奶等传统文化元素吸引年轻客群[1][2] 区域协同与发展模式 - 项目与15分钟车程外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成协同效应[3] - 包头模式通过文化基因激活闲置资源 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4] - 与青海 甘肃等黄河流域地区形成差异化发展策略 突出文旅特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