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肽可电离脂质(PIL)
icon
搜索文档
Nature Materials:程强/魏妥团队开发新型LNP,将mRNA精准送达肺/肝/脾/胸腺/骨骼,实现器官精准先导编辑
生物世界· 2025-09-02 04:03
技术突破 - 开发新型多肽可电离脂质(PIL)材料,结合多肽和可电离脂质优势,拓展可电离脂质化学设计空间[4][8] - 建立多肽可电离脂质驱动的器官靶向平台PILOT,实现器官特异性和可调控mRNA递送,靶向肺、肝脏、脾脏、胸腺和骨骼[4][9] - 采用固相支持合成(SPSS)方法模块化合成了120多种结构多样的PIL,由天然氨基酸与人工烷基化可电离Fmoc保护氨基酸(AIFA)组成[9] 性能表现 - a12Dab4 PIL向肝脏递送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DA批准的LNP中使用的可电离脂质ALC-0315,高mRNA剂量下安全性相当[9] - 肝脏PILOT LNP和肺PILOT LNP分别实现肝脏13.1%和肺部7.4%的先导编辑效率[13] - 构效关系分析表明烷基链类型、AIFA模块数量、侧链长度及N端/C端修饰对PIL效力和器官选择性具有调控作用[10] 靶向策略 - 赖氨酸/精氨酸修饰实现mRNA肺靶向递送[11] - 半胱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修饰实现mRNA肝靶向递送[11] - 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修饰及Nα-乙酰化赖氨酸/精氨酸修饰实现mRNA脾脏特异性递送[11] - 赖氨酸-酪氨酸二肽加入显著提升mRNA胸腺靶向递送[11] - 阿仑膦酸(Ale)加入显著提升mRNA骨骼靶向递送[11] 行业意义 - PILOT平台提供可预测方法学用于理性设计器官/组织特异性靶向LNP,改进基于mRNA的基因编辑疗法开发[5][15] - 清华大学团队同期开发多肽编码器官选择性靶向(POST)方法,通过多肽序列与血浆蛋白结合亲和力力学优化实现靶向调控[16] - 该技术突破解决LNP全身给药后肝脏积聚问题,突破肝外组织递送瓶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