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远镜

搜索文档
“宇宙大片”看到了什么(科技大观)
人民网· 2025-09-25 22:53
COSMOS—Web最令人震撼的发现是宇宙早期存在数量惊人的星系,这颠覆了以往的理论预期。它的观 测数据显示,在宇宙诞生后的最初5亿年内,星系实测数量是基于哈勃数据预测值的约10倍。这一发现 让天文学家深感困惑,因为按照标准宇宙学模型,大爆炸后物质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在引力作用下坍缩 形成恒星和星系。这些早期星系不仅数量惊人,其成熟度也超出预期。许多星系在宇宙年龄仅3亿至4亿 年时就已形成完整结构和成熟的恒星群体,其中一些星系的质量相当于10亿倍太阳质量。凯西认 为:"宇宙过早地产生了太多的光,它只有大约4亿年时间来形成约10亿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我们尚不确 定这是如何实现的。" COSMOS—Web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大量超大质量黑洞在宇宙极早期的存在。这些宇宙"巨兽"通常位于 星系中心,质量相当于数百万至数十亿倍太阳质量。按照传统理论,它们需要数十亿年才能通过吸积物 质缓慢增长到如此规模。然而,COSMOS—Web数据显示,在宇宙年龄不足5亿年时,这些超大质量黑 洞就已经存在,它们与宿主星系共同演化的速度远超理论预期。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黑洞形成理论,也 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星系与黑洞共生关系的本质——是黑洞先于宿 ...
超期服役的哈勃望远镜再续传奇
科技日报· 2025-05-19 22:30
哈勃望远镜35周年成就 - 哈勃空间望远镜已在地球轨道运行35年,开启了空间科学新纪元,其拍摄的图像和科学突破重塑了人类对宇宙认知[4] - 哈勃望远镜独特的紫外光观测能力揭示了火星薄水冰云层等地面望远镜无法捕捉的景象[2] - 35年后哈勃仍在天文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宜居世界天文台"已提上日程[6] 技术优势与科学贡献 - 哈勃轨道高度515公里,避免了大气层干扰,观测清晰度是地面望远镜10倍[7] - 紫外光观测能力使其能研究高温天体(如大质量恒星和黑洞区域),灵敏度达人眼可见最暗恒星的十亿分之一[7] - 累计完成近170万次观测,覆盖5.5万个天文目标,产生超2.2万篇论文被引用130万次[8] - 关键发现包括:深空场星系观测、宇宙膨胀速度测量、证实星系普遍存在超大质量黑洞、首次测量系外行星大气层[9] 运营现状与维护挑战 - 科学家申请使用哈勃的时间是实际可用时间的6倍,数据总量超400太字节[8] - 1993-2009年间经历5次维修升级,但最近一次维护在16年前,目前无新维护计划[8][9] - NASA预算或从248亿美元削减至188亿美元,影响新望远镜发射及哈勃延寿计划[10] - 轨道衰减问题未解决,但科学家希望其能运行至40周年[10] 比较优势 - 相比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哈勃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波段的灵敏度与分辨率仍保持人类最高水平[7] - 行星状星云NGC 2899和棒旋星系NGC 5335的观测成果展示其持续成像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