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厂商品牌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共谋货架和谐:2025年自有品牌与厂商品牌全球展望
尼尔森· 2025-06-09 06: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得益于偏见的逐渐消退、价值主张的日益凸显以及需求的持续增长,自有品牌产品正迈向新的高度;消费者期待契合他们需求的品牌(包括自有品牌)能够在日常频繁使用的各种渠道中与他们“不期而遇”;通过联合促销提升消费者流量,同时在零售渠道组合中降低内部竞争,可确保所经营的各个品牌相互协作,共同拓展品类的发展空间 [11][43][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亚太地区自有品牌与厂商品牌销售情况 - 亚太地区年度销售额同比增长9.6%,领先于全球4.3%的增长步伐 [5][6][7] - 亚太地区自有产品销售额领先全球,消费者对自有品牌产品接受度逐渐提高 [7] - 亚太地区快速消费品类别中,厂商品牌平均售价比自有品牌高出24%,全球高出26% [21] 亚太地区消费者对自有品牌与厂商品牌的态度 - 54%的亚太地区消费者购买自有品牌产品可能比以往更多,且认为自有品牌是知名品牌的良好替代品 [7][9][41] - 67%的亚太地区消费者认为自有品牌物有所值,60%表示若自有品牌产品种类更丰富会购买更多 [9][10] - 亚太地区消费者决策主要由功能原因驱动,选自有品牌看重支持本地及易买到,选厂商品牌优先考虑质量 [16] - 69%的亚太地区消费者会购买熟悉并信任的知名品牌,57%认为知名品牌值得支付更高价格 [34][36] - 37%的亚太地区消费者将情感联系作为购买知名品牌的重要驱动因素,知名品牌在“情感连接”方面占主导 [37][38] 厂商面临的挑战 - 性价比方面,消费者认为性价比关键,为自有品牌带来机会,92%的亚太地区消费者将“可负担的”列为驱动品牌选择因素之首 [25][26] - 货架空间上,零售商掌控货架空间,品牌需努力合作确保优先陈列位置和分销渠道,51%的亚太地区消费者反映部分喜爱的知名品牌缺货 [27] - 质量认知上,超半数亚太消费者认为自有品牌质量与知名品牌不相上下,质量担忧逐渐消退 [28][29] 零售商面临的挑战 - 年轻消费者对知名品牌忠诚度高,虽对自有品牌开放但选择挑剔坚定 [35] - 亚洲市场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买单,认为厂商品牌“物有所值” [36] 对零售商的启示 - 增强品类流量,确保知名品牌和自有品牌显著陈列,满足多样化客户群体,最大化品类流量和增长潜力 [46] - 避免内部竞争,将自有品牌定位为“明智之选”,满足不同需求,最大化增长潜力 [46] - 开发联合促销计划,激励“全品类购买”,购买知名品牌可为自有品牌提供折扣或激励(反之亦然) [46] 对厂商的启示 - 坚定自身价值,打造清晰自信的独特价值主张,证明高端定价,强调自有品牌无法比拟的独特性 [50] - 与零售商合作,共创消费者购物旅程,提升整体品类销售,突出品牌品质、口感或体验 [50] - 创新激励计划,为联合品牌营销、货架陈列等提供激励,共同打造统一品牌故事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