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银理财安愉五年封闭1号固收类养老理财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理财公司出手打新!
中国经营报· 2025-09-02 03:10
理财公司IPO网下打新参与动态 - 宁银理财8月连续参与2只IPO网下打新 兴银理财同步加入打新阵营[1] - 宁银理财和兴银理财3只产品参与艾芬达IPO报价 均实现有效报价:兴银理财安愉五年封闭1号报价28.01元申购600万股 宁银理财两只产品报价27.81元各申购600万股[2] 打新策略与收益表现 - 理财公司普遍采用"固收+打新"策略:以低风险固收资产为底仓 通过A股或港股IPO增厚收益 可结合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2] - A类账户5亿元规模2025年7月打新收益率0.257% 全年累计收益1.000% C类账户同期收益率0.238% 累计收益0.908%[2] - 中性假设下2亿元A/B类账户2025年打新收益预计达4.54%/3.69% 5亿元账户收益2.97%/2.42% 10亿元账户收益1.69%/1.38%[3] 行业发展趋势与动力 - 低利率环境压制信用债票息及非标收益 推动理财公司通过"固收+"策略拓展收益来源[3] - IPO打新成为权益投资重要抓手 可通过优先配售或港股基石投资布局优质企业 把握短期溢价及长期成长空间[3] - 收益优势叠加政策红利释放 预计更多理财机构将入场参与打新[3] 理财公司定价能力现状 - IPO承销新规落地以来3家理财公司参与网下配售:光大理财参与2家报价1家有效 兴银理财参与1家报价1家有效 宁银理财参与5家报价全部有效[4] - 理财公司权益投研积淀较浅 报价区间选择处于劣势:低价可能无法入围 高价可能被监管剔除[4] - 权益投研团队规模偏小成熟度欠缺 导致企业尽调深度 基本面研判精度 资本流动跟踪能力存在明显短板[4][5] 能力建设与风险管控方向 - 需系统化构建IPO资产筛选与风险评估框架 深化企业尽调 基本面研判 资本流动跟踪及行业趋势把握能力[5] - 严格执行分散化投资原则 控制单一个股及细分行业配置集中度 管理个股或行业风险暴露[5] - 优化产品设计强化流动性管理 采用"长周期资产+高流动性储备"策略 例如港股基石投资搭配货币市场工具及短期债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