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临床超高场5T磁共振uMR Jupiter

搜索文档
国产医疗设备聚焦移动化和智能化,但AI临床落地仍有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9-15 11:04
行业趋势 - 移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国产医疗设备研发重点 多款搭载AI功能的国产医疗影像设备近期获批上市[1] - AI医疗影像设备研发获国内外企业重点投入 包括GE医疗 西门子医疗 飞利浦等跨国巨头及联影 迈瑞等国内企业[3] - 政策支持医学人工智能发展 上海市提出推动医学影像设备等创新医疗器械向智能化 精准化 个性化方向发展[5] 技术进展 - 深至科技子公司推出移动式头部MRI成像系统 赛诺威盛推出超大孔径站立位全身螺旋CT 均融入AI技术并打破传统设备使用壁垒[1] - 西门子医疗三年前推出AI加速磁共振扫描功能 可提高图像质量并减少噪声 已应用于多款中国上市设备[3] - 西门子医疗AI心血管超声系统获美国FDA批准 基于20亿张心脏影像数据库训练 提供5600多项AI自动化测量[4] - 联影医疗展示世界首款全身临床超高场5T磁共振uMR Jupiter 飞利浦推出搭载AI功能的超高端科研型3.0T磁共振[3] 应用场景 - 新型AI医疗影像设备为急诊 重症 基层医疗及床旁诊断等多场景提供影像支持[1] - AI在影像医学应用涵盖数据采集 图像后处理 病灶检出与鉴别诊断 疗效评估 术前规划及自动出报告等多个环节[5] - AI功能可提升诊断效率 减少不同年资医生检查差异性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4][5] 市场挑战 - 大部分AI医疗影像设备仍以科研为主 主因搭载AI功能的医疗设备收费尚不明确[4] - AI医疗服务目前均不能收费 医院采购后实际无法产生收益[4][5] - AI医疗设备临床推广受限于医疗模式及医保报销体系 中国与美国在落地方面存在差距[6]
智慧医疗成果加速落地 服贸会为全球医疗企业搭台
贝壳财经· 2025-09-15 10:27
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4日在北京闭幕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以"智领未来 健康生活"为主题 设置专题展并举办近20场会议论坛及配套活动[1] -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率达54% 国际化率达53% 爱思唯尔 天津鹏瑞利医院 纳通科技等企业首次参展 GE医疗 西门子医疗 迈瑞医疗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参展[1] - 服贸会为企业提供对外交流窗口 多项智慧医疗成果加速落地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步伐加快[1] 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创新 - 鹰瞳科技与同仁医院合作研发"AI眼底相机" 通过视网膜图像对高血压 糖尿病 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进行风险评估 实现"一张眼底看全身"[2] - 产品已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认证 覆盖北京市海淀区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同仁医院 北大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3] - 清华长庚医院与清医华保研发AI肝胆超级医生智能体"融融" 集成董家鸿院士团队30年临床经验 覆盖肝胆疾病智能问诊 评估 分诊及肝癌筛查 手术规划等功能[3] - 首期项目在昌平区三家基层医疗机构试点 未来将推广至全市 通过AI赋能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3]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 北京市在服贸会期间启动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由中国联通旗下北京医疗健康大模型公司承接运营[4] - 中试基地集中发布14个共性服务能力和31个人工智能场景应用 打造"需求验证—产品研发—应用推广"全流程服务体系[4] - 面向生物医药制造 中试基地构建"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上市审批"全流程服务体系 助力药物研发智能化转型[4] 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成果 - 联影医疗产品进驻美国 日本 意大利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全球15300多家医疗机构 2020-2022年海外收入实现3.5倍增长[5] - 2024年海外业务营业收入22.66亿元 同比增长35.1% 从4000万元到突破20亿元仅用7年时间[5] - 迈瑞医疗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40个国家设有62家境外子公司[6] - 强联智创获得印尼医疗器械注册证 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稳步推进 预计2026年全面完成[7] 服贸会对企业国际合作的促进 - 本届服贸会吸引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800位中外嘉宾参会 推动服务开放合作与贸易互利共赢[5] - 服贸会提供供需对接 贸易匹配 洽谈签约等服务 帮助企业展示产品技术 提升品牌影响力[6] - 通过展会平台 企业与上下游企业 科研机构 投资机构建立业务联系 加速拓展国内外市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