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息超表面
icon
搜索文档
OLED与全息超表面首次结合,新研究解决全息技术普及难题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09:19
技术突破 - 圣安德鲁斯大学研发出新型光电子设备 将全息超表面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结合 未来或改变智能设备、通信、游戏及娱乐行业形态[1] - 全息超表面由尺寸约头发丝直径千分之一的"超原子"构成薄平面阵列 专门调控光特性 应用覆盖数据存储、防伪、光学显示及传感领域[2] - 新技术采用OLED与全息超表面组合方案 相比传统激光技术流程更简便、设备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解决了阻碍全息技术大规模普及的核心难题[2] 技术原理 - 通过对每个"超原子"形状精细设计 使其控制穿过自身光束特性 成为全息超表面的单个"像素"[4] - 光线穿过全息超表面时特性在每个像素位置发生细微改变 结合光干涉原理可在超表面另一侧呈现预设图像[4] - 传统OLED显示屏需数千像素呈现简单图像 而新方法仅用单个OLED像素即可投射完整图像[4] 应用前景 - OLED作为薄膜器件已广泛用于手机屏幕和部分电视彩色像素 其平面面光源特性适用于光无线通信、生物光子学及传感新兴领域[2] - 技术突破为OLED开辟新方向 推动全息显示架构升级 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应用带来质的飞跃[4] - 研究扫除了超材料进入日常应用的技术障碍 为研发小型化、高集成度超表面显示器提供可行路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