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修复服务

搜索文档
看“文物医生”的工作日常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2 01:00
博物馆文物保护创新展示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建成可视化库房 展示760平方米空间内百余件明清家具及6000块清乾隆《大藏经》木版[2] - 通过电子触摸屏提供3D扫描高清文物图像 包含材质、年代、规格等详细信息[2] - 综合修复室设置实时显示屏 放大呈现文物修复细节画面[2] 传统书画修复技艺 - 书画修复采用"洗、揭、补、全"四道工序 清洗环节需针对不同污渍材质采用淋洗、吸污、浸泡等多种方式[3] - 使用莜面粉与甘油混合面团进行除尘 莜面弹性黏性优于普通面粉且不易残留[4] - 揭裱工序需用水长时间浸润画心 手工捻搓揭除老化命纸和浆糊[4] 生物科技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 创新研发生物揭展剂 通过生物酶精准分解浆糊淀粉转化为无黏性葡萄糖和水[4] - 分离力低至13毫牛(约0.013牛顿) 相当于绒毛划过手心触感[4] - 解决传统手工揭取可能损伤画心的行业难题 实现高活性、专一性、低温活性操作[4] 文物保护展示规划 - 当前开放书画与纺织品等有机质文物修复展示区[5] - 后续计划开放金属、陶瓷等无机质文物保护修复展示[5]